一、木器漆 A、清漆工藝 1)基層打磨平整,上著色油或調色油(注:僅限于有變色要求的工程,這道工序普通的工程都不需要) 2)刷清漆保護底漆 (注:如果沒有1款工序的話,即這道是第一道工序) TIPS:如果是保持原色進行刷清漆的話,那么在材料購進工地后就必須清潔表面并立即進行第一遍的保護底漆。底漆一般也是使用面漆。需要注意的是清漆面層刷漆必須在墻漆進行之前處理。 3)清理木器表面灰塵和污物。 4)用砂紙把板面或者木線條表面打光。 5)刷第一遍漆。 6)干透后用經過調配的色粉、熟膠粉、雙飛粉調合成膩子把諸如釘眼和樹疤掩飾掉,以使與本色一樣。 7)干透后用細砂紙把色粉粗糙的部分打磨光,這一遍很關鍵,一定要把表面打光。 8)刷一遍漆。 9)干透后打細砂紙磨光 10)刷一遍漆 (注:即一遍漆后加一遍細砂紙打光,如此類推。如果有專用底漆的,把第一遍漆改為專用底漆) 11)先濕布把木器表面抹濕,然后用砂紙濕水后打磨表面,俗稱水磨。 12)刷最后一遍漆。 (注:一般來說,算上最后一道漆,共需要刷面漆約為4至8遍方會有較為優質的效果。面層油漆越多遍越好,但一般不宜超過10遍。 ) Tips:夏季雨水相對較多,特別是梅雨期間,每次下雨后由于水份蒸發空氣濕度特別大,噴涂油漆非常容易發白,硝基漆尤其明顯,這時施工要引起注意,預防方法有二: 1、在調配油漆時加入適量防白水(不超過稀釋劑總量的8%); 2、在刷涂前對施工場所作抽濕處理。 B、混油工藝 1)先清理木器表面灰塵和污物。 2)用豬血灰加雙飛粉拌好滿批木器表面。 3)干透后用砂紙打光 4)刷第一遍漆 5)點補不良處。 6)干透后用砂紙打光 7)刷第二遍漆 8)干透后用砂紙打光 9)刷第三遍漆。 一般來說,混油以二至三遍為宜。 C、套色施工工藝 打磨平整、上兩遍底漆、擦色(底著色、面著色或同時著色)兩底三面、無流痕平整為止。
附:美式涂裝工藝介紹 美式涂裝工藝主要包括基材破壞處理、打底色、涂填充劑、涂底漆、打磨、格麗斯、修色、涂二道底漆、涂面漆、拋光打蠟等工藝。 一、基礎破壞處理 破壞處理是美式家具涂裝過程中仿古效果極強的一道加工工藝,主要是仿造自然風蝕、蟲蛀和人為破壞留下的痕跡,增強仿古效果、掩飾木材的缺陷、提高家具的歷史價值和商業價值,其主要包括以下7 種破壞處理方式。 1)蟲孔 蟲孔是仿造家具長時間使用或存放過程中木材被蟲蝕、蟲蛀后留下的痕跡。通常蟲孔現象多見于家具破損朽爛處、木材邊緣部位。根據木材的年輪紋理特征,木材節疤處和心材都比較硬,蟲孔一般不會出現在以上兩處。蟲孔通常以個別的散落和集體的群聚2 種形式出現。 2)銼刀痕 通過人為的手法,使用銼刀在家具的邊緣銼出不規則的痕跡,仿造家具在使用或存放過程中家具邊緣被擦傷的痕跡。 3)銼痕 用銼子按不同角度敲打家具表面,仿造家具在使用或存放過程中被壓傷或砸傷的痕跡。 4)蚯蚓痕 蚯蚓痕是仿造家具在使用或存放過程中被蛀蟲爬過留下的痕跡。 5)噴點 將透明或不透明的色漆,通過特殊施工方法噴涂在家具上(多為黑色,深咖啡色)。主要是仿造蒼蠅在家具上遺留的排泄物或臟點,是仿古效果較強的一道工序。國外俗稱“蒼蠅黑點”或“蒼蠅屎”。 6)布印 也稱造影,是美式涂裝過程中經常用到的層次感,加深產品的顏色。與層次工藝手法相結合,使產品呈現淺、中、深的顏色立體感。 7)層次 是美式涂裝的一項主要工藝,它是在家具著色過程中鋼絲絨按一定規律抓出一些顏色較淺的紋路或布印后整理出一些顏色較淺的部分,使產品顏色呈現明暗對比的立體感。 二、底材處理 也稱底材調整。由于木材因產地、年代等自然狀況的不同而存在自身顏色的不同。所以在家具制造過程中可通過木材漂白或用修色劑將木材進行統一顏色處理。 三、打底色 打底色也稱著色或素材著色,通過采用噴涂著色劑施工方式,將木材顏色涂成近于樣板顏色,針對產品的不同要求,選擇對應的著色劑進行施工。 四、涂填充劑 利用填充劑來填充木材導管并增加木材紋理鮮明度,同時達到填充與著色雙重目的。填充劑必須注意層間附著,否則會造成涂膜剝落;著色不佳,則會使顏色不均,木材紋理不清晰。 五、涂底漆 底漆也稱頭道底漆或封閉底漆。涂料施工簡單、干燥速度快、適合流水線作業,廣泛地用于美式涂裝。施工固含量在4%~15% 之間,施工黏度8~10 s(涂-4杯),對木材導管進行充分潤濕,并對底材進行封閉,使格麗斯著色均一。 六、打磨 底漆施工干燥后,用320 #~600 # 進口的砂紙順木紋進行打磨處理,清除毛刺,以達到需要的平整度,同時增強下道工序涂膜的附著。 七、格麗斯 格麗斯俗稱仿古漆,是由高沸點溶劑、易于擦涂的油和透明或半透明的顏料共同制成。格麗斯滲透性適中,既可直接擦涂在打磨的木材上或在打磨工藝結束后再施工,不會溶解底漆,但能形成良好的附著。施工主要采取擦涂、刷涂,擦涂時格麗斯原漆用專用溶劑兌稀后使用,根據顏色深淺的需求,靈活地保留格麗斯的殘存量。格麗斯也可直接用毛刷刷涂原漆,造出所希望得到的色彩及紋理效果 ; 在格麗斯施工后,有時需用鋼絲絨或絲瓜瓤順著木紋進行明暗對比處理,以達到顏色柔和、自然的效果,透出古典韻味。 八、涂二道底漆 在完成層次工藝后,干燥30min左右進行二道底漆的涂裝,主要用于保護底漆與格麗斯,并增加涂膜豐滿度及平整度。起到底漆與面漆之間的“架橋”作用,施工固含量在14%~22%,施工黏度16~18 s( 涂- 4 杯),噴涂厚度(25 ± 5)μm。 九、修色 修色是整個涂裝過程最后一道著色工序,應對照標準色板進行修色,可全面噴涂亦可按實際情況進行局部修色,若用醇溶性著色劑修色,修色完成后可用布或鋼絲絨進行明暗處理,以增強木材紋理效果,突顯主體感,達到柔和、自然的感覺。 十、涂面漆 面漆涂裝是美式涂裝中最后一道工序。涂膜的豐滿度、透明性和光澤非常重要,同時漆膜應具有一定的柔韌性、硬度、不回粘; 耐沾污性、耐水性、耐飲料性 ; 附著性好,涂膜在冷熱循環下不開裂等特點,面漆的施工黏度控制在10 ~13 s(涂- 4 杯)。 十一、拋光、打蠟 為使涂膜面更加平滑、增加涂膜的手感及提高涂膜的美觀性,必須進行拋光、打蠟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