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最想要的結果是什么,會很自然地推出下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如何做到”的策略(strategies)。
由于焦點解決取向十分強調目標(goal),“不要沖突”不算目標,它一定是指想要的結果,“大家和樂共事”、“一起努力”也不是目標,因為這出現不了正向的圖景,需要更為具體化、圖像化,因為必須出現正向圖景之后,才容易接著想到達成的策略。
 焦點解決取向非常看重策略和行動。當人能夠開始采取行動,就容易獲得控制感。人如果感覺到:婚姻沒有辦法解決、工作毫無指望、很有可能下一個裁員就是我,就會停留在擔心中,情緒容易擴散。可是當我想到我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即使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開始行動的感覺仍會帶來安定感,繼而激發出新的創造力。  在工作中,當員工遇到問題時,經理人可以特別提醒對方:“你工作這么多年,其實也碰過各色各樣的人,你覺得這種情況怎樣處理比較好、速度快?這樣“例外”的成功經驗探討是十分重要的。與員工探討他個人工作上甚至成長上的經驗,當他們能夠想起來的方式會是他曾經用過的,因為熟悉,解決問題的速度將會變快,而且員工也會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那么差,是有經驗、能力的。因為使用舊的方法會比學新的方法快,畢竟學習新的策略需要花費至少3到6個月的時間予以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