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地 理 千 金 賦

     萬山居子q39btp 2016-03-13

           

    古端州陽春劉若谷著
    (
    韋易勇老師注   萬山居子補釋)

    夫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有待。亦先師所秘而難傳,昧其旨者,著著皆差,得其訣者,頭頭是道。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得龍脈、乘龍氣、識龍意、審龍變、知龍勢、認龍星、察龍咽、辨龍格、詳龍峽
        
    韋易勇老師注(下稱勇注):賦文開張首句為龍法九要,是風水中的精髓,是學尋龍點穴必不可少的,也是很多人不明白。從古至今,學得此秘笈的人很少,都是有緣之人才有所得。先賢說:“點穴要得龍脈,要乘龍氣,要識龍意”。脈、氣、意這三個字,一定要精心審視,如果真以做到得脈、乘氣、識意,就會緩氣鐘靈,陽和毓秀,用收山出煞,挨生棄死的方法。葬大地必定大發(fā),小地必小發(fā),這是百葬百驗之秘訣,若不應驗,就是不得脈不乘氣不識意,使冷氣召災,陰殺致兇,即使收得山,出得殺也無用,大地必大兇,小地必小兇。為什么會有兇呢,就是不識脈、意、氣的不通道理,即使得真穴,亦必大兇,珠寶和火坑,僅差毫厘也!
     
    龍法要詳,而后陰陽有分,古人以有變化者謂之龍神,無變化者謂之荒山。龍勢要知,而后強弱有別,察衰旺,知休咎,龍星要看面(龍不開面是孤龍),正穴怪穴可點,有頭腦,有主宰,龍咽要察而橫受、直受可扦,有來歷,有根苗,好下手了。要察龍峽,即其結作之理,可以預知穴的形象;要論龍格,龍格實為氣脈之根,審輕重,知去取。他如祖宗、父母,泛為無當、枝干、傳變,近而鮮實。此卷概不言及,非忽之也。發(fā)福古地,多不在此講究,果能盡此九要,言約而精,不待一切說巒頭,說天星之書,汗牛充棟,虛文無益,即歷來口傳心授,杖法、葬法,皆屬贅言。獨于龍法,則曰要傳,蓋,此法必待口傳乃真,然而天律有禁,欲言不敢吐!九要府察之功,獨此(第十要)一條,非師傳不知。(先師常云:萬卷詩書都是假,“假”者,傳書不傳訣也。
       萬山居子補釋:地理之奧妙,來自天光下照,地氣上升的精華所在!歷來很少有人詳明其中法術道理,只有些許有福德、及有緣分之人知曉,也許是先師有種種原因,不能廣為流傳之故。宋代長靜道士講:“此道難明,不傳于世,若人人知之,則天下無貧士矣。”如果不得高師傳授,又不明其間法則,自以為是,東拼西湊,亂點亂搞,終非吉事;受明師引導而得其秘訣者,才能造化自己,造福蒼生。正所謂:“天生英物,必為濟世之資,地蘊靈符,不受庸夫之識。”
       第一、要得龍脈:
       勇注:尋龍捉脈之法,須遠處隨龍步脈,從巔峰覓跡,看其動靜,察其生氣之所到,或隨勢而行,或為拋閃于側。其氣現(xiàn)則隨其脈止,當觀星辰有垂頭之勢,必知下有合情之穴,脈有中出或左右出之不同,氣亦有止氣于山顛,或止于腰間,或止于背足之異,但要得龍脈為先,故得龍脈排于第一。
    穴頂一線之脈,“穴頂”二字相精要,知脈在穴頂,非山頂,若在山頂下來,則名“貫頂脈”,極兇(天下多地皆“貫頂而作”);如絲如帶,若隱若現(xiàn),滴入穴中,似湯中浮酥,若水面盤蛇,當細細體認,有細軟之致,有活動之趣;粗硬、死蠢者非,有清和之象,有明潤之色;濁粗暗澀者,非!此等處,惟多臨仙跡考其應驗,方知真諦(看書千卷,不如登山一回;登山千囬,不如明師一句!),立視穴場上可默喻,此真龍也,此龍方是真的。諸書徒講后龍:蓋障、飛蛾、龍樓、鳳閣。說得異樣工致,不能如上所言。全無“脈脊”到穴系虛語耳!凡新舊墳有此,則脈到脈真,方能發(fā)福,無此則假(脈如氣管,無脈則無氣,無氣則無穴)

    萬山居子補釋:當今有些“大師”,一到山上馬上打開羅盤,看是否從生、旺方來龍、或來水,水又是否從衰敗方流出,左右青龍白虎是否環(huán)抱有情,砂峰是否得位,是生峰、旺峰或是泄峰、殺峰等等,來論定吉兇標準。非也!龍脈猶如花果樹苗,求土壤肥沃,有根基深厚,才能枝繁葉茂,花團錦簇,果實累累。地理龍脈為首要,其從太祖山,到少祖山,再到父母山,然后到穴星。
    要求行龍:
    一有地步(即山勢涌來)
    二有縱橫(即左跌右閃,枝棹橈腳)
    三有蓋帳(即開帳護衛(wèi)穴星)
    四有羽翼(即開肩龍虎環(huán)抱)
    五有星辰開面(即有如花蒂,才開花結果)。否則屬無龍脈條件,僅屬別人(他龍)之用砂,或則為砂。

            第二、要乘龍氣:

        勇注:穴中陽和之氣,“陽和”二字著眼,若“陰煞”便無氣了(氣不通則為煞),更得天生旺氣,速發(fā)(是“天生”的地中旺氣,非“人補”的元運旺氣);如覆上,有蓋氣;如仰下,有水氣;生氣融結,一字一珠,若荷葉上露珠一滴,羅羅稍起園輪,“稍起”二字宜思,葉底獨現(xiàn)精光,現(xiàn)光則氣在,如金盤中,夜光幾顆聯(lián)環(huán),高出擁護,“高出”二字宜留意;盤內甘露晶瑩,露晶則氣在此,真氣也(沒有點兒“功夫”是看不出來的)。此氣方是真的,凡新舊墳有此,則氣到、氣真,無此則假(一句話:通則有氣)
       萬山居子補釋:龍氣,非以卦運來論,亦非通書所言廿四龍頭運、及六十龍七十二候來論龍氣也。來龍只分五行相生,和五行陰陽相間行龍之氣,迎送有情,護衛(wèi)周密即可。能得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一路順生來龍更妙,但如此尋龍之法,天下少矣。得訣者,維求行龍有陰陽化氣同吉,結穴主星端正、開面、落脈分明,脈氣灌入穴位更吉。水、土星峰為陰龍,金、木、火星峰為陽龍。來龍有陰陽相間化氣最為吉,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失調,一發(fā)即敗,陰陽調和,源遠流長。此方為真訣也。   
         
    第三、要識龍意:

          勇注:得窠,龍意棲,風藏了(藏風聚氣);得水,龍意止,水交了(界水則止)。逢陽龍,意生,有氣了,前后左右有尖、圓、方、端凝聚秀麗之砂(此句精妙!),而龍意住,砂明了,此真意也。諸地理書少論龍之意態(tài)性情,每每不講究,凡聞地見此,則意住,意真,方能發(fā)福,無此則假(氣住則有穴,氣不住則無穴)
       
    以上三條,乃“葬乘生氣”之旨,從來俱未明白說出,所以身業(yè)此道者,尋龍則走遍山川,真?zhèn)文妫c穴則涵譴心目,禍福無定。今天切實指破,不用煩詞,不作奧語,而且逐字剖析,盡屬庸言;不以庸言而遺,慎勿以其淺近而忽之!

    萬山居子補釋:看來龍節(jié)節(jié)走來的山脈,要有開帳、剝換、過峽,有迎、有送、有護衛(wèi),著意、留戀于何方位,穴星是否開面,在砂水有情親向之處,而定穴場。要求:
    一“縮”(不要在龍的盡頭定穴,要在龍縮回來的三至八節(jié)內而定穴)
    二“動”(來龍要生動活潑,起伏剝換,過峽要有陰陽變化而定穴)

    三“平”(穴場周圍砂水要平靜,明堂要窩聚,不要傾瀉散漫)
    四“欄”(水口砂要關欄有情,不能空曠或砂飛水走)
      
    賴子曰:看地難言是與非,胎息孕育是天機;四字不明空費力,臨歧作用定孤疑。夫,祖宗出身為“胎”,形勢搏換為“息”,到頭化氣為“孕” ,立穴真心情為“育”

             第四、要審龍變:
    勇注:高山瀉下平洋:高變低,平洋忽生突泡:低變高;老干抽出嫩枝:老變少,嫩脈度過美舉:少變老;窩中生乳,乳內開窩,陽變陰,陰變陽;龍來緊湊,穴逢空處,偏落,實虛;局結中正,脈出在腦;角穿來,斜變正,至若肥中取度,緩處取緊;饑內含飽,靜中有動。意態(tài)百端,不外陰陽相生;陰生陽,陽生陰,變化萬端,總取剛柔摩蕩,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八卦來了)。略舉一二,須人自悟。凡閱見此,乃真陰真陽媾精會合,方能發(fā)福,無此則假(地理亦稱陰陽,其意在此)

    萬山居子補釋:來龍千變萬化,東閃西藏,南行北轉,起伏隱沒,有時在正面結穴,有時閃到側面結穴,有時回頭顧祖結穴。不管龍在何處結穴,都離不開山水團聚、鐘情之方為結正穴,山水反背之方結假穴。內堂反外堂聚結大穴,先兇后吉,離鄉(xiāng)而發(fā);內堂聚外堂反結小穴,先吉后兇,離鄉(xiāng)而敗。山垅之龍,祖宗欲其高大,來勢欲其雄偉,星峰欲其秀麗,剝換欲其相生,過峽欲其周密,枝腳欲其繁衍,蓋送欲其重多,行度欲其活變,護從欲其稠密,穴場欲其藏聚,四勢欲其和平,故水法不重要(高山不論水),此皆山垅尋地之要訣也。

    山地卜穴,以龍脈為主,只要龍脈雄壯有生氣,即使水法不盡人意,也發(fā)富貴,因為山地陰盛而陽衰(平洋地恰恰相反)。支龍,為平地之龍也,平地之龍,其祖宗、父母、剝變、過峽,與夫枝腳橈棹、纏托、護從,大段與山垅無異,故水法很重要;《吳公口訣》有云:“臥到星辰豎起看”,故亦有開帳穿心,亦有華蓋、三臺、御屏、玉枕等格。“星散孤村,秀氣全無半點”。“滾浪浮花,隨風落葉,皆是無蒂無根,未必有形有氣”。此皆平支尋龍之要訣耳。審察龍情,不管龍怎么樣的千變萬化,都離不開以上法則要求

        第五、要知龍勢:
       
    勇注:尋龍之法以看巒頭降勢為本,龍勢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一為飛鵝穿帳勢;
       
    二為木火奔曜勢;
       
    三為龍蛇曲摺勢;
       
    四為金水斷續(xù)勢;
       
    五為土庫連行勢;
       
    六為水星疊浪勢。
      
    地有勢而無星者,不能為貴,有星而無勢者,結作不足為大。生、強、順、進、旺、平、伏此勢之吉者;死、弱、逆、退、衰、逸、懼此勢之兇者。郭璞曰:“三面氣全,星起卓拔,八方會勢,氣局圓滿,前后擁護,()有包裹,諸詳畢至,氣聚水局”。(師曰:“一山收得圓盤盡,富貴榮華永無窮!”)此旺勢也,反是則衰矣。
    卜氏曰:“所取者:活龍,活蛇,有起伏低昂,爪牙肢腳,趨閃轉動;所忌者:死鰍,死鱔,粗頑蠢梗。”此可以得生死之辨矣!(論龍不過“起、伏、盤、旋”四字而已“活”在其中也!)
    廖氏云:“強是奔走勢力宏”,形勢軒昂,力量盛大,擺折橫潤,體勢雄健。少斷、少過、徑出、徑行。弱是峻憎,峻臉嵯峨,浮骨露筋,此可得強弱之解矣!又云:“順是開睜向前往,往舉高大,枝腳包抱有情;逆是反背去,星筆不正,枝腳反杜;進是龍身節(jié)節(jié)高,由大至小有次序;退是漸消條,龍低穴高,如踏錐樣,枝腳始短終長,高卑失序”。此可得順逆進退之辨矣!。
    楊氏曰:“平地兩旁尋水勢,有分合;兩旁界水是真龍,有骨脊;平中一突更為奇,有陰陽活動,龍須來氣有生意,忽然入局口鉗開,有局面;兩水隔絕是龍息,有此機”。此可得平伏之勢。反是,則懶坦矣!此數(shù)斷()分辨真的。
    然而,旺與散相似,以不又當分別,強與怒相似,生活與驚懼相似,順勢與走竄相似,進勢與頑蠢相似,剖斷一有少差,福禍自無可準,要福禍準,須仔細剖斷。
    旺者:千枝百葉,而彼護此纏,形如蜂屯蟻聚;散者:千條百結,而彼背此反,勢如撒水傾珠。纏護勢旺,反背勢散(全在于“向背”二字)
    “強” 是良馬之騰涌,而星峰氣勢自端嚴。
    “怒”如疾虎之軼奔,而體勢巒頭多倚側。端、嚴、倚、側四字,描盡強弱之壯。
    生活者:起伏盤旋,而山朝水抱;
    驚懼者:走竄拋露,而水反山逃。朝、抱、返、逃四字,是生活驚懼之眼。
    氣勢平伏者:如靜之風生微浪,而吉在隱隆之中;
    形勢懶垣者:若片氈之鋪張,平之而無高下之別,“必”得分清。
    順勢:如水之朝宗,星之拱北,而行度手足自安恬;
    竄勢:如羊遭虎逐,花被風飄,而體勢手腳自飛斜。安恬兩字攝順勢之魄,飛斜兩字鉤竄勢之魂。
    進勢者:龍雖崔巍,而峰巒多有面。
    頑蠢者:勢雖雄偉,而星體不開顏。有面,開顏,是辨進勢,頑蠢之眼。凡尋龍知勢,則真假立決,方知去取。(多看幾處名墓,感覺就出來了!)

        萬山居子補釋:從祖宗山到父母山直至穴星山,都莊嚴端正,氣勢非凡,星峰秀麗,無破碎歪斜,為有福祿貴氣吉祥之勢!顧及前后、左右、砂水、來龍之吉兇為“勢”(千尺喻遠);只論穴的周圍砂水之吉兇為形(百尺喻近)。有百里之干(即龍來),始收百里之形勝;有千里之干,始收千萬里之形勝。大地,只于大象上察其氣勢,認其性情,茍其生機,便成穴法,不在拘束于窩、鉗、乳、突之常法。

        第六、要識龍星

        勇注:權星,一方之有勢力者;尊星,一方之最尊貴者;講星,要龍穴聚講;焰天火星,漲天的水星,獻天金星,沖天木星,俱好星,()補天土星。上四星,先師多以“天”名之,蓋取其高出眾山,筆與天接,獨“土”未有以“天”名之者,然能出類拔萃,特障一方,亦似有補天之功,故此編特加尊爵,以配四星(筆者認為:金木水火土,土生萬物,土星實為第一,大地多是土星所結!)此龍家出身之星。
    出身雖好,穴內要用得著方好(要能“向我有情,為我所用)不然如太祖,太宗的富貴家子孫,都有家底,似人自己無本事,專把祖宗夸,諸地書反反復復,總從此講來講去,似覺有理乃曰“好祖宗方生好兒子”。豈不聞堯、舜、圣也,而有朱、均。睦、鯀,頑也,而有舜、禹,且仕宦之兒,降為自隸;田農之子,出為公卿,人道地道,要皆一理。(尚有“天道”存焉!)
    華表捍門,禽獸塞口,龜魚鎮(zhèn)戶,羅星收堂,俱好星;此為真龍結作鎮(zhèn)于水口之星。要思何以能消受此方好,不然,亦屬閑談,試看真龍結一美局,局內未必墳墳發(fā)福,要知發(fā)福之墳,必能收拾此美局者。
    九腦芙蓉,五腦梅花,三臺品字,仙橋大帳,櫥柜倉庫,樓閣殿陛,諸如此類,不可枚舉,盡屬上好之帳,果能得此,亦極難得,此龍來行度之星。嘗見龍上有此星而葬下兇敗者(沒葬到位,或向立錯了)龍上無此星,而偏結大地者,則又何說?(得“龍法”,自知結不結也!)直木、圓金、方土、尖火、曲水,五星外又有九星,九九變來有八十一星。地理書多有詳載,俱宜細心體認,此龍來結穴之星,此方是自家受用處,最當想象情形。(“星”,峰也)
    今之明要看者,正在結穴之星,有坐、立、眠、側之分:坐,如人端坐,不偏不倚;立,如人立正,無歪無斜;眠,如人眠倒,古人云:“眠倒星辰豎起看”是也;側:如人側坐、側立、側眠,兼三體。有正、兼、襯、貼之辨:正,是正體星辰;兼,如金兼水之類;貼,如赤金貼火;襯,如土腹襯金之類;至于兼、襯、貼、獨唐國何令通《形氣篇》言之最親切,俱要蓋帳,兩角微微展翅,輪暈,輪影,極暈,特行穴場,尋龍知此,則有了巒頭,穴可求()(鐘按:何薄,字令通,著《靈城精義》,其“形氣篇”曰:“星體有正有輔,兼襯貼之當辦,穴情有顯有暗;形氣影之宜祥,蓋帳不開,龍不窠;(星體)不覆,穴不住,束咽不細,氣不聚;泥丸不滿,氣不充。五星不離水土體,九星常帶輔弼隨,土星不作倚,五星皆有撞;火土不可蓋,水土豈能粘?”)

    萬山居子補釋:地理之學,始于認星,中于煉格,終于達勢:不知星,何以辨真?zhèn)危徊恢瘢瑹o以定貴賤;不知勢,無以定大小;三者機要連環(huán),不容缺一者也。所以:龍要有正星,穴要有正形,砂要有正名,水要有正情。父母山為背靠,推出自己(即穴星山),須要清秀端莊,落脈中腰正出,開面開肩如母顧兒,成形成局;無星體,無格無形,如頭斜、腳竄、破碎、欹斜的都很少結穴,不必留心。干龍是從太、少祖山正面中心落脈,到父母山又正面中落脈(為母顧兒)才結正穴,祖山是火星,又青秀端莊、圓滿為吉,“起家須用好公婆”。

    少祖之中要明五星,五星之中要識五峰,觀其輕重,度其力量:木火生元宰,金土多旺田莊,能清能大,亦主文章高顯,水星多秀,粗濁為輕,不問何星,高清至貴,低濁福微,五星不明,雖富不貴,富貴大小,以此而出。
    未入山而先望見山的形體,楊公以五星(金、木、水、火、土)來論九星(貪狼、巨門、祿存、文曲、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又稱老九星)
    天機九星:

    紫氣即木星,上圓而身直;
    天財形上而坳,中低兩頭高;
    天罡上圓而下尖(火克金)
    掃蕩是水星、多紋多浪,又如斜擺掃把一樣。
    孤曜上圓而下直(金克木)
    燥火上下尖或山上有大石;
    金水兼體上圓而曲;
    太陽上圓而身高;
    太陰大圓帶方而身低。
    又稱廖公九星、小九星)六府星(太陽、太陰、紫氣、月孛、計都、羅睺,又稱六矅三臺)
    五星:金星頭圓而足闊;木星頭圓而身直;水星平而生波浪;土星頭平而體秀;火星頭尖而足闊。
    老九星:貪狼即木星,巨門即土星,祿存即土廉金,文曲即水星,廉貞即火星,武曲即金星,破軍是金頭火腳(頭圓腳尖),左輔形如幞頭,多為扁體(平面)。護從之山,右弼為隱矅,沒有凸出的形象,多平坦,無脊棱。
    小九星太陽是高大的金星,太陰是偏形的金星,金水是金水兼體,紫氣是朩星,天財是土星。有平腦(平面山頭)、雙腦(兩個山頭相連)、有凹腦(山頭的中間低凹);三種形體,天罡是金頭火腳,孤曜是不圓不方(土金兼體、形狀頑純肥蠢);掃蕩是水星,多紋多浪,凹凹凸凸的山相連,又如斜擺如掃把一樣。天劫一個山被一條水溝分成兩邊,或兩座高樓中間有空隙是也,亦名天斬煞。
    六府星是生在大山上面的小山,或一個,或二、三個小圓山為太陽;小圓山扁闊為太陰;小圓稍尖而為紫氣;小尖山為羅猴;小方山為計都;小圓山若波浪為月孛。如龍身有六府星出現(xiàn),必結大地。
    還有應星、變星、間星:
    “應星”就是少祖山(祖宗山)過峽間,及行龍(延伸的山脈)的第一個山(此山與穴星山形狀相同,否則,是結假穴)
    “變星”是延伸的山脈中出現(xiàn)不同形狀的山峰,如方形的群山中,又出現(xiàn)一座園形的山峰,這叫“剝換”。
    “間星”是延伸的兩種形體的山脈中,在中間那一段的山就是“間星”,如兩座高尖的山之間,有低平的山。
    又有正體、變體、兼體、貼體、襯體等:正體形狀純粹的山峰,即正五星,如純圓形就是金星等。變體是形狀不單純,兼有兩種形狀的山峰,即九星,如方中有圓就是左輔是天財星。兼體是由多種形狀合成的山峰,可視為變體。貼體是一個山的正面(也有時在兩頭),微微突起一個形體山,略有分界者,山面大要貼。襯體是一個山的背面又突出一個形體,有分界者山面小,要襯。(即六府星)
    星辰斷例:后龍倉庫兩邊排,家富積錢財;忽然文筆左右觀,讀書應舉存;獻花露澗亂衣行,家內有風聲;因其頻頻遭賊盜,天罡瞝傾倒;因其頻頻見火災,燥火勢崔巍

    第七、要察龍咽
    勇注:《元樞經》云:“咽如鼓稟,一呼一吸”。吹中取氣,()大關鍵。龍有束咽,若鼓稟,風箱,管領山川,穴內要接得此;但束氣處宜短,不宜長,短則氣聚,長則氣散。宜緊不宜寬,緊則氣暖,寬則氣冷;宜小不宜大,小則氣斂,大則氣散,宜活不宜硬,活則氣寧,硬則起蠢。或從左右穿針斗斧,前回結,后順結,入壙宅,要串緊此穴。離咽不遠,(則·)乘受此穴;離咽遠,要思作如何乘法?如何受法。
    至若預定之法“二十有一”亦當參看:
    (
    )中正,則知入首處,穴亦中正;
    咽斜,則知入首處,穴亦欹斜;
    咽彎曲,則知入首處囬顧,而穴逆朝;
    咽角閃,則知入首角閃,而穴傍取!
    咽緩長,則知入首處必緩長,而穴居于頂;
    咽短聚,入首必短聚,而穴在乎近;
    咽低平,行縮則知入首平和,穴宜升高;
    咽滾急,往下則如入首卓立,穴宜墜底于下;
    咽土,穴亦土;咽石,穴亦石;
    束咽()陰盛大,則知變陽結穴;陽盛大,則知變陰結穴。過于雄飽,則求蕩開,以清其氣;見其殺強,則喜多劫,以分其威。
    束咽處,四山顧巒,穴可截關而斬之;束咽處,脈絡數(shù)彎,穴于曲抱而授之;束咽處,狹小而氣斂,入首后,穴必陽處(原文是:入首心穴陽處);闊大而其散,入首穴必陰處。
      
    總而言之,生氣則吉,死氣則戾(),逢結而弱,則入首必形畏氣絕,此見束咽之法,即知結穴之法矣!(鐘按:《元樞真徑·傳心三集》俗稱“玉彈子”元朝國師耶律楚材撰,其審龍篇咽法謂:“預定之規(guī)二十有一”即:正則穴中,斜則穴倚,由必逆居,閃則傍取,頂為緩長,近因短聚,低縮升高,峻急墜底,石還石扦,土還土止,陰極陽合,陽極飲()(),雄飽開宜,殺強喜劫,四顧截騎,數(shù)彎曲擬,小陽大陰。
       萬山居子補釋:“束咽”為龍氣收放之動機,先有束后有咽:束是龍將結穴前,如龜頭伸出一樣之脖頸兒,地理名詞所謂“入首”;束氣處宜短、聚、緊、小為吉。咽是結穴后所推出之余氣,如人之喉嚨管結,又如人之嘴下巴之輪廓托出一樣,喜有分明之脈氣停留跡象,陰陽化氣明顯純清,有分有合之微茫界水,蝦鬚蟹眼分明,不宜粗硬直去及跌逼、散落等。“束”如吹噓之口,越緊小,吹出風力越大;“咽”如擰緊口袋一樣,氣聚凝結不易流散。因此“束咽”對龍穴非常重要。
        第八、要詳龍峽:
       
    勇注:峽者龍行之跌斷,綿綿亙亙,忽然大斷轉換,另起星峰()處也。張子微有二十峽格;蔡西山有五十九;劉江東有六峽論,《泄天機》有四峽訣。各立名字,究亦難盡峽中情狀。要是峽中正脈出,當心扦()。須有護持夾(),護從(過峽)迎送,來時有送過,去亦反囬迎,有單、雙迎送,或邊迎邊送,使峽不受風吹為準耳。
    龍過峽之形大概有:
    陰陽交接峽,或陰過陽接,或陽過陰接;
    緊峽:氣緊而小;
    闊峽:氣闊而寬,蜂腰峽,中細無脊;鶴膝峽:中長有泡;
    穿田峽:高山落洋;
    渡水峽:如龍陰泉之類;
    崩洪峽:朋山為崩,過水為洪(兩邊有山對照,中間有水或田相隔),要覓生成之石(有石脈過)
    日月峽:有太陰太陽,
    乾卦峽:或巨石桃成,或橫岡生就;
    玉尺峽:玉字峽,或土或石成形,峽之名固難枚舉。
    曾文迪訣曰:“峽偏峽正穴相因,砂短砂長機盡泄”。高低融結,皆中和,與咽法同,但咽過,踵而不斷,峽大,斷而該聯(lián)。
    男女陰陽峽(原文為“胎” )內別:峽中脈脊高起,前去必結乳突之穴,脈脊隱隆,必結窩鉗之穴。
     
    筆者按:風水學中“入首”與“束咽”是最容易搞不清的。“入首”是龍脈結穴前的最后一個“過峽”,“咽”是穴后“束氣”的地方。“咽”短就罷了,有的“咽”很長,有的甚至百來十里;結穴前“咽”長得很,有幾十米而到頭,“過峽”處之“入首”則只有幾米,很容易把這種“咽”當成是龍身之“入首”。如果把人的“口”叫作“穴”,入首則是“脖子”處,“咽則是“咽喉”處。有的穴后“咽”有好幾處,層層“束氣”,更是容易搞錯。分清“入首”與“咽”,在尋尋龍中有大作用。常見書上言“某龍入首”實不敢輕信,故學風水,確實不易也,不得明師登山指點,只憑看得幾本書來,終是個屋里先生,談風水動輒“左青龍,右白虎”;頭頭是道,讓人以為“明師再世”,登山則“茫然一片”,不明究里:言“某龍入首當立某向”,那哪里是“入首”,不過“山凹”罷了,“咽”就更不必說了,“穴”后才有“咽”,所指的地方都沒有,何來的“咽”也!

    萬山居子補釋:龍峽:是鑒別龍穴砂水真假窗口,也是打開尋龍點穴的金鎖匙,學者必不可疏忽,也是執(zhí)此道行業(yè)必修的課程,得此決者,方為真正的“地理師。真龍峽者,當?shù)酱颂帲芪乩韼煟蛴幸环N誘導力,和一種戀戀不舍感覺。因為其故有龍脈將凝聚結穴特征現(xiàn)象。行內人親臨此景,如學子剛翻閱愛書的第一頁,都想一口氣把她看完,了解其中真相……在行龍時忽然過峽如割斷祥,龍脈出去不會正走,龍必在左右閃脈偷渡而去結正穴(本人曾經驗證多處)
    在過峽時,非常緊小、短縮,去結穴不過三節(jié)山。
    過峽時有迎、有送,陰陽交接,去結吉穴。
    龍身圓肥或帶倉帶庫,或過峽時帶金帶銀,去結富穴;
    龍身清秀端莊無歪斜破碎,帶刀帶槍帶印生矅氣,去結貴穴。
    過峽時之山形、地貌、星象、結構、土質如何,去結穴的星體、相對應、符屬必然一樣。
    審峽定穴:
    1、峽正出者,則穴亦正,左出則穴居左,右出則穴居右;
    2
    、正出斜過者,則穴亦正出而斜倒,側出而左過者,則穴亦側出而正倒;
    3
    、透頂出脈者則穴居腳下,腳下出脈者則穴居頂上;
    4
    、山護者,穴結山藪,水護者,穴結水邊;
    5
    、去山小而無迎者,氣將斂伏,其結穴于近處,去山大而有迎者,氣正發(fā)泄,其穴必結于遠處;
    6
    、峽中左砂短則穴前左砂必先到,亦短;峽中右砂短則穴前右砂必先到,亦短。
       
    轉關出峽最怕風吹,入首結穴猶嫌水劫。過峽處乃脫胎換骨之所,龍不過峽即為砂,所以砂無峽,過峽處,兩邊必有兩砂環(huán)抱,稱為“送砂”,送砂之處,又要二砂夾護纏送。向龍之前后左右不離,為貼身之斑,最是得力,至峽送到頭翻身逆勢,二砂向穴所之山并出,縮者為先,龍過峽,脫去老殼,必起高峰特立之星,星后兩邊留下枝腳,往后返,要與“送砂”相抱,稱為“迎砂”。這叫做有迎有送有護,過峽處宜低不宜高,宜細不粗,宜短不宜長,低者藏風,高者露骨,短則力勁,長則力慢。知審峽手法,是尋龍點穴之關鍵,學者珍之

     

        第九、要辨龍格:

        勇注:梧桐格:節(jié)對均勻,出脈中正;芍藥格:雖不對節(jié),卻長短交互 均勻;菜葭格:亦交互均勻;楊柳格:邊有邊無;卷簾殿試格:勢似垂簾;蜈蚣格,枝腳皆短,節(jié)節(jié)均勻,此格多犯劍脊,業(yè)此道者宜慎之。水木蘆鞭格:倒地木,略帶微彎,大折大轉者非。三臺格:有金、木、土三體。蘆花三裊格:橫側正三個三裊身。飛蛾格:金水合體。寶蓋格:有頂有翅。串珠格珠泥聯(lián)絳。聚講格:五星歸垣聚講。連珠格:五星聚珠。格不勝述,然海內名墓世族,有無此而大發(fā)者,有備此而敗絕者有大竅在(實有大竅也!)蓋真知尋龍者,不遺此,亦不拘此;不知尋龍者,專講此,亦拘此;遺此,拘此()不可。穴真,用得著,力量更大。專講此,亦不可。即得真穴,用不著,空講無益。其用法,即是大竅,非人勿傳。
       萬山居子補釋:龍格,是龍脈局勢的統(tǒng)稱!了解其間成形結構之優(yōu)劣,在斷解吉兇禍福、裁定、理氣、葬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看人相格一樣,預知其人之忠逆、貴賤。龍有格局者易貴,無格局者貴微。葉九升云:“凡地力量之厚薄,福蔭之長短,皆由于枝干,枝則薄而前短,干則厚而福久也。獨貴賤一蔭,雖在枝干,卻不全在枝干,有枝而反貴者,有干而反止出大財丁者。此其故由于龍之有格?無格?枝有格,亦發(fā)貴,但福蔭不久;干無格,亦不貴,但福力綿遠也。”徐試可曰:“尋龍之難,識星難,識格尤難。自楊、廖精于言星而不言格,張公詳于言格而兼于言星,二者熟優(yōu)劣乎?以形格論者,不免毫厘疑似之難辨,善會其意者,因格求義,隨所觸目,剖斷分明,斯為得之,不善會其意者,泥紙上之圖形,用之相山,百無一合,誣談亂指,以似為真,正卜氏所云:‘一或少差,指鹿為馬,認蚓為蛇’之類也。是故,尋龍之法,以識星為要,’識格次之”。總之論龍格,大多在穴后的數(shù)節(jié)山峰,來定吉兇貴賤,即:千里來龍,只看到頭一節(jié)。因為入首與穴場最具親密關系,此處美,遠祖、遠宗亦必美;此處不美,定是花假之穴。入首要開面:定有臺、屏、蓋、送、帳、座等山峰,星辰護衛(wèi),砂水重重,開面為真富貴格局穴地;不開面:單寒、直硬、崩破、巍嚴、壁立狀態(tài)為假,亦為無格局之論。龍格諸名繁多,不能一一舉說,學者可多多參閱名師經典之書,自行鑒別吧!
       詳究點穴之方,細觀砂水之意。走閃脫化者,轉變之機;升降收放者,行度之難。出身貴坦胸而開面,落脈忌突骨而露筋。渾穆尊嚴,方成大器
      
    勇注:尋得真龍,方可著手細認結穴星辰,龍入首有直、橫、囬、飛、潛之不同;穴結亦有蓋、粘、倚、撞之異。識得砂水之真情向背,細看砂水在那方聚抱,受抱聚那方則是穴場之所在,定穴之法不外要合以下幾種:其一是緊情緊處,其二要觀堂局,其三是取證于朝應(取用朝應定穴場在《青囊經》中有論述,讀者亦可參看)。《地理人子須知》一書,其四要識避就(有因趨于避煞而編于左右),其五是看龍氣之所在,走閃脫化是指龍行度之變化,從低到高為升,從高到低為降,有升降龍方有起伏。
    何謂收放?收為跌斷過峽,放即放開枝腳(大極收小,小極收大,陰陽變化,轉換之理)。纏護迎送開帳,亦是放中之事,垅之鶴膝蜂腰,支龍之銀錠束氣,皆放、收字之別名。蜂腰旁之蟬翼,銀錠旁之陰砂,乃放中之至小者,蓋不收則氣散而不清健,不放則氣孤而不生長,猶火筒與風箱,必小其竅而風力始健,又如草木必放開枝葉,而花果已成。故善于尋地的明師,必從過峽中觀看情況,若見有雌雄交媾,方著手定穴。但跌斷非峽過峽,跌斷處,兩旁雖有峽護但無迎送之砂,雖跌斷不為峽(行龍跌斷多者,前途結作必真,雖跌斷而不開面,中間無微高脊脈,此去必無融結,不惟不得為峽也)謝氏曰:“無關不成峽”。謂峽旁無水口,又無迎送交鎖之砂,以關其峽水也。何潛齋曰:“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峽中須有明堂,內峽外關堂氣結,結得深時垣氣真,結得淺時垣氣泄”。言峽有迎送關鎖砂,而旁自有聚氣堂,方為好峽,結之淺深者,謂迎送關鎖砂之多與少,密與疏也,觀此則峽中地步可見矣。
    定穴地要看脈,星辰仰頭脈柔而穴結其巔,脈性剛而要避其煞,取穴要看其情之所在,在頭或在口,或在腰中或在低下均有,穴法多般均以得生氣為主,若無生氣,縱有星辰而無用,或因到頭無護變而結穴,或因本身粗雄正形而結多為假穴,而偏閃旁結而有真,有砂水合沒有氣到亦為假穴,但亦有真龍結穴而砂水不合者,氣脈是山川之靈,只有真正掌握地理真機的明師可以看出,時師不可全知,故有大地結穴,時人行過而不察,出身貴是指龍身帶有天乙、太乙,或是帶劍,或是帶倉帶庫,有出、入帳貴人等,均為要垣胸開面,方有大結。
       萬山居子補釋:論點穴之方法很多,首先定穴場:后山要推,前山要堆;左右要囬,穴場要隈;明堂要關,流水要來。在龍過峽時預知龍穴砂水真情,是地理學者必修課程。賴子(文進)曰:“龍合法度而特來,名曰真龍;穴成星情而特見,名曰真穴;砂之四面而特供,名曰真砂;水到穴前寂而不動,名曰真水”。
    夫真龍者:胎息孕育全,搏換峽勢俱備也;
    真穴者:折山形局之分明,化氣乘氣合法度者是也;
    真砂者:明朝暗拱之嚴整,官鬼禽曜之鞏固;
    真水者:洋洋悠悠,顧我欲留,其來有源(天門開),其去無流(地戶閉)者是也。
    此四真字,在人所當必要,臨穴不可少者也。
      
    《一寸金》曰:
    落不落,蝦鬚蟹眼無差錯;(穴有束咽而分陰陽)
    來不來,但看金魚水蔭腮;(上有分而下有合也)
    住不住,穴前一滴蟹眼水;(穴星圓而水彎抱也)
    有沒有,蝦鬚夾住金斗口。(微茫水而抱脈穴也)
    牛角之砂,出自外來;蟬翼之砂,本自己出,燕窠者:即仰天之海螺也;鳳窠者:即金土之開口也。因此,點穴只要看出脈工夫,入首要陰陽證佐,結穴求三靜一動:龍虎靜,案靜,水靜,穴宜一動是也。
        貫頂飽硬,悉是空徒;貫頂嫩脈,勢閃左右。
        勇注:龍從峰頂開帳出脈直下,其脈飽硬一直(不斷)而來即貫頂,若落脈象天罡之體,飽硬到頭,縱有好的星辰亦不結;龍雖直來貫頂,但到頭出脈細嫩,結穴必閃歸左右。
        
    萬山居子補釋:從山頂發(fā)脈直下名為“飽硬”,為陰煞不化,不能在此立穴,又名“斗脈”主兇;從主星明顯起脈而下,亦名為“貫頂”脈,如細嫩彎曲或轉換,再有陰陽化氣,結穴不會正著,必偏于左右而結,意為閃開其煞性。吉則為神,兇則為煞:剛則是龍之性,柔則是龍之情也,言祖宗得星峰,行度得活動,到頭合法度,砂水盡朝宗,此之謂神;若祖宗不分明,行度多鬼劫,入首不成星,砂水不相顧,是之謂煞。
      
    胎息最要隈藏,星辰間而突起,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虛實剛柔,各處求其相濟。
        勇注:龍行剝換,從父母山出脈起有一小包,象人懷胎之狀,此處兩旁要砂關,要隈藏不讓風吹水射,這樣龍行不遠則可結穴。行龍亦不外陰陽交合,由祖山出脈而行,一起一伏,伏須入地,起宜參天,開宜張大,不參天開張,則氣不旺,不入地欲束,則神不清,陰陽動靜,貫穿于行龍之中。

    萬山居子補釋:“胎、息”對龍氣凝聚來說,為至關重要,又是龍穴的至命點。陰陽動靜者,即一起一伏、一背一面、一隱一顯、一上一下、一高一低、一平一突是也,聳()起則龍氣旺,低()伏則神氣清。龍怕孤單,穴怕寒,砂怕斜飛,水怕反,四者若還認得真,何須四處探枝干。從少祖山落脈為“胎”,過峽處為“息”,穴星為“孕”,結穴點為“育”,此四處最忌孤寒血脈反背,孤者無侍從也,寒者不藏風也,孤寒:則人丁衰替;反背:則家業(yè)消亡。地理之道,無非陰中求陽,陽中求陰,龍要陰陽間行,陽龍要求陰穴,陰龍要求陽穴,穴要陰內含陽、陽內含陰,(陰穴要求葬男,陽穴要求葬女,如此才合陰陽之道。)復合陰陽相生,牝牡交媾,始得生氣。寥瑀以天道論陰陽,在地理,謬也,陽剛陰柔;楊公以地道論陰陽在地理,正確也,陽柔陰剛。

    不識其子,覌其父;不知其主,視其奴。前呼后擁,定為貴胃之兒;反背側身,必是他人之護。纏送者,有奔走不遑之象;環(huán)衛(wèi)者,有投此而止之情。
       
    勇注:《撼龍經》有“生子生孫巧相似”之語,故祖宗山出脈到少祖山,由少祖山到結穴之星,是有一定的關聯(lián),知其父之樣,亦知子之樣,反之知子亦知父,因為同一基因,故在形態(tài)上,必是有相似之處,主龍入首星辰為主,護龍為奴,見護砂重重朝向主星,眾水亦歸聚于主星之前,必定有穴在其間。主龍出身兩旁必有護衛(wèi),重重護衛(wèi)之龍前呼后擁,象大官出門有隨從警衛(wèi),故此龍必貴。穴之真假在于龍,龍有多重砂之護送,則此龍越真、越貴;砂之真假在于情,穴若無砂界合則不清;砂若無情反背面目不明,故星辰周圍有彎環(huán)之砂朝、水抱多有成穴之地,因山水之聚才有氣脈之止。
       
    萬山居子補釋:萬物都有根源,因為根源必繁育類象之后代,故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歸其類也。龍祖宗、龍父母的形狀容貌如何,到結穴星體(子孫)也相似。我學習地理驗證仙跡古墓時,記得其中有一次,吳榮新恩師,帶我參閱“天葬穴之老虎下岡格局”,非常惟妙惟肖(子象父)。地理用天星者,神影響以為幽;地理專巒頭者,執(zhí)形貌以為正。總之,論尋龍點穴,龍行任他千變萬化,都不離其宗,以龍、穴、砂、水來定吉兇。龍好為脈氣凝聚,定結吉穴(即祖宗好,福祿旺盛,為根基深厚,兒孫榮耀),穴好再有砂水纏護、專注有情,定能蔭庇后代。

    節(jié)節(jié)追尋,尋到一局即可止;枝枝細看,看其一變最堪求。后面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特;一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體態(tài)剛強,腳下喜鋪氈褥;本身細嫩,后頭不厭粗雄。結作將成,身必先轉;真龍要止,勢必前趨。形勢須當遠觀,放開眼界;精神尤宜近聚,細心睇認。
       
    勇注:尋龍之法,跟宗問祖,每見高大星辰起祖,看其出脈奇異則可節(jié)節(jié)追尋,當尋到見明堂八國關鎖,即可入手點穴,大干龍出脈可分出支龍結穴,故須支支細看,若見山體一直牽連而來,有跌斷方可入手;體態(tài)剛強是指星辰飽滿,腳下要鋪毯;本身細嫩,亦是指結穴的星辰,不怕后面來山其粗雄。
       
    萬山居子補釋:尋龍者,應從祖山逐一山、一節(jié)、一峽仔細審察追蹤下來,將到聚氣鐘情處,要抬頭遠望周圍砂水(即龍的枝腳),有何變動(是否有偷脈閃渡之事),情向何方,再繼續(xù)追尋。不論后面遠祖山勢如何散漫不堪,真正龍脈必有蛛絲馬跡,縮腰緊峽;將要結穴,必需聳起星辰,再度吐露胎息孕育之機,束咽收放,如星峰雄壯高大,落脈大多直硬,腳下喜鋪氈展席,轉變緩和(陰陽化氣);如是無聳立星辰,父母山低小,已證明龍脈多次剝換細嫩,遠祖粗雄煞性消除,亦無大礙,龍氣亦優(yōu)美旺盛,但此類龍將結穴,大多轉身囬龍顧祖,以祖為朝;如正結的,前面砂水必需停聚回旋,四方眷顧朝拜。所以,為地師者,心中想,用眼看,視界遠,詳辨其精神動態(tài),不容半點馬虎。

    山下成爐底,斷然有結無差;腰間涌水泡,定是龍去不遠;眾山雜亂,須知移步挨形。拜伏當前,定是君王即位
     
    勇注:入首涌起星辰之明堂似爐底,此星辰必結穴。
      
    萬山居子補釋:龍結穴后,堂局鍋聚為美、為憑;如在半山腰凸起如水泡之狀,說明龍脈正在剝換(即陰陽化氣),龍去不遠定結真作!如只見周圍砂水雜亂無章,說明龍還尚未停結,未必留心,繼續(xù)向前追尋。到了砂水回環(huán),萬山朝顧、眷戀、迎送有情,低頭伏拜,依依不舍,欲去欲留,關攔嚴密,主奴分明,猶如君王即位,吉也。
    或因就局而趨于橫逆,有時避煞而閃于偏斜。
      
    勇注:
    龍有直橫之不同,因避煞而偏是倚穴。
       萬山居子補釋:龍行千變萬化,東閃西藏是其本性,有時偏于左右橫向結作,有時忽然轉身逆向結作,每每龍脈不一定正向結作,尋龍者要察亮眼睛,登高遠望,仰俯兼施,細膩龍情,透徹龍意,所鐘何處,才有緣覓得龍真穴的之福祉。

    兩畔灣環(huán),宜識穿弓而架箭,全勢不囬,雖巧媚端嚴而亦假;周迥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若見四面逼囚,喜得一泄而通其閉
       勇注:山之勢與水之勢,全部向外而不止,穴星雖巧媚端嚴亦是假穴。
    萬山居子補釋:看龍結作,有了祖山來勢健旺,過峽時迎送有情,護衛(wèi)嚴密,星辰落脈陰陽緩和,龍穴氣息清純優(yōu)美,此定是龍脈所棲身之處也。然后又有在穴星本身之左右砂(即青龍、白虎砂)護照,四圍砂峰平和,無逼壓之感,水繞山環(huán),無風吹、水射、砂沖,賓主相宜,情投意合,天造地設,得此佳城,福澤綿綿,子孫必富貴千秋萬代矣!
        莫道滿盤盡美,須知一破余皆非。界水穿肩,何須著眼;頂斜腳竄,不必勞心。兩界生涯漏,龍虎雖端,斷無真結;合水成尖嘴,乳頭雖好,亦是虛花。入手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玄武不顧,須知氣脈總成空。
        勇注:龍有真來偽結,有偽來真結。尋得一局,看似全盤盡美,但只有一樣不合乎龍法九要,就不必費心,落偽結者(非真?zhèn)问廊擞X得是“偽”罷了,不然還有“地”在?)反多真穴,豈非以其能變化乎?龍之正落正結者,乃多花假,若是落脈顯露,貫頂飽硬,雖是龍虎重重護圍,亦無真結,明堂兩水合成尖嘴,是謂牽動土牛,雖有好的穴星乳頭,必是虛花,入首模糊指兩旁界水不明(即不清),有星辰而無來脈而不結。
       
    萬山居子補釋:無論龍脈正、偏、直、閃去結作,或是奇龍怪穴,都需要形成完美格局,如有一破、背皆非。如兩水穿肩,前面定是合尖、牽動土牛之水,后裔無依!穴星歪斜,砂腳逃竄,子孫忤逆不孝;左右抬頭互視,兄弟難容;兩邊水會成尖嘴,縱然星穴圓滿,亦是虛假之花(盡頭龍之穴),莫須留意;龍來曠蕩,無送無迎,無遮無蓋,粗硬散漫,脈氣含糊,四獸無情(玄武昂頭,朱雀反背,青龍直去,白虎兇頑),等等都是花假之穴。
       過峽是來龍之性命,防護宜周,界水貴乎坦平,肩背必須圓厚;束咽是入穴之根本,貫穿宜緊,莫道好頭好面,須詳核其真情,休嫌無蹤無跡,亦可橫觀其脈絡。
        
    勇注:龍有初落、中落、末落之格,初落即龍來過峽即結是穴近少祖,雖為當代發(fā),但發(fā)福不過三代;中落、末落成龍在于剝換,結穴的龍力在于過峽,來龍過峽兩邊有護,有迎有送,必須護衛(wèi)周密,不被風吹方吉,發(fā)福亦長久。若有空缺,房份必有虧損。龍入首必束氣,此為千里行龍成穴的根本,束咽之氣與穴星相連最要短細,故貫串宜緊不宜太長,太長必為泄氣;好頭好面雖有星辰,但無來情亦無用,看似無蹤無跡,但有脈偷過而結之地,必須細觀周圍左右之情。
        萬山居子補釋:過峽是龍氣最薄弱點,又是尋龍點穴之關鍵,在過峽處能預知龍力及穴情:
    1
    、來脈大,去脈小者,多結近穴,來小去大者結遠穴。
    2
    、過峽小巧者,穴星多隱微,俊大者,穴星多顯露。
    3
    、過峽宜短小緊縮,貴有兩護;龍不過峽,則無脫卸,無脫卸,則死硬矣。
    4
    、大龍過大,峽大開展,大迎大送,兩旁之星拱夾拱照所忌者,腰中勢長而無兩翼,護從單簿而重疊,夾拱空缺而不周致,則漸殺而漸下矣。
    5
    、平洋地區(qū):龍脈的過峽,大都是穿田而過,呈“草蛇”’灰線”,平垣舒展,不怕風吹。
    6
    、山龍過峽:多是“蜂腰”鶴騰”崩洪”“絲線”,最忌風吹、水劫。
    峽者:好像人的喉嚨,是致命的地方,龍的過峽名叫“咽喉,貴有迎有送,有護衛(wèi)周密,分水清晰。界水貴乎平靜:“山本靜,宜生動活潑,水本動,宜寧靜鍋聚”。龍、穴、砂、水宜細心觀察辨證。
    穴星最宜豐滿圓肥,最忌崩塌破裂。
    論砂之總體要求:
    一、富砂(形體肥圓正方)
    二、貴砂(形體清奇秀麗)
    三、賤砂(形體欹斜破碎,忌近,宜極遠,忌明見,宜眼不見為凈)
    論砂之形狀應事:
    1
    、射:尖銳向穴,主犯法徒配;
    2
    、探:斜而探頭,主出盜賊;
    3
    、沖:橫插穴前,主事非橫禍;
    4
    、破:破痕透頂,主淫亂放蕩;
    5
    、壓:突帆高大,逼于穴前,主反背欺辱;
    6
    、斷:山腦之下橫斷,主斬首及惡死(路環(huán)也是)
    8
    、走:身斜順水而去,主游蕩不歸。
       
    龍將結穴,必先束后咽,宜緊縮收放,龍氣凝聚力大。大地:只于大象上察其氣勢,認其性情,茍其生機,便成穴法,不在拘拘于窩、鉗、乳、突之常法也。 
      
    穴上看分金之圓暈,穴下看托起之兜唇,穴旁看腮角之蕩開,穴下看微茫之合水。后以束咽為證,前以爐底為真,內以唇口為憑,外以十道為準。正面難扦須向角,頂頭不化下尋求。
       勇注:穴上看有八個字,穴下有合水,《黑囊經》里分明說:“龍看左右托,穴看左右落,砂看左右腳,水看左右約,明堂看四角,三陽看城郭,六者無疑猜,入穴方裁度,用卦不用卦,卦向穴中作,時師專用卦,用卦還是錯,若能審究之,便是真郭璞”。前似爐底,是指明堂似爐底一樣,“束咽”是穴后“束氣的地方,內則指穴場,外指八國峰巒,十道指前后、左右高起的山峰,在穴場中組成十字,行龍到頭結穴,當辨星辰的仰俯,仰面氣聚于頂,若星辰垂頭則為俯,俯則為頂頭起脈還未化氣,故不結,若頭俯軟腰情必在腰,若化氣在底處,穴亦在低結,行龍到結穴,當辨明正面,當觀正面不結穴時,須看角能否有化氣,有化氣之處方可下手。
       
    萬山居子補釋:穴者,如樹木之花果。尋龍點穴,只要看出脈功夫,入首要陰陽證佐,結穴以氈褥吐露,陰陽化氣為憑,兼有回應襯托,更求“三靜一動”為原則。《地理龍穴全書》之“穴星篇”說得明確:
    第一要分真與假,多是昏迷者:若是真時山水朝,假則去迢迢;
    第二要分生與死,時師多昧此:藏風得水是為生,死則氣飄零;
    第三宜逆不宜順,莫把尋常論:逆是下山腳先囬,順是逐水流;
    第四要嫩不要老,細看非草草:老是大山毛骨粗,嫩是換皮膚。
    問君何以名為穴?地理同人脈;
    問君何以名為星,天象即地形;
    龍神落處穴融結,須把星辰別。
    星辰不是妄稱呼,形象實相符;
    圓直曲尖方五體,本是五行氣;
    直曲方尖各帶圓,湊作九星全;
    入式總歌已詳備,于斯略解義;
    認得星辰形體時,禍福自能知。
    穴星更有八般病,有病皆惡癥;
    貫頂脈從腦上抽,星峰不現(xiàn)頭;
    墜是脈從腳下去,靈光何所聚?
    繃面橫生脈數(shù)條,生氣自潛消;
    飽肚粗如覆箕樣,丑惡那堪相?
    莫言立穴太精祥,吉兇此中藏。
       
    吾得師傳定穴心法:窩不可葬心,突不可葬頂;窩之心,突之頂,此極而無生氣也;蓋窩心老陽之正,突頂老陰止,葬心者犯濕,葬頂者犯燥,犯濕者主衰弱絕滅。窩葬其弦,棄水而從金也,突葬其褥,棄金而從水也,弦灣處是金,褥轉處是水。陰窩起突,要轉金水;陽突生窩,要水轉金;陰突如覆盆不吉,陽窩如仰盆也兇,一金一水之相乘,猶一陰一陽之謂道也。還有高山不可葬突,以顯中之顯,無包涵蘊藉之意;平地不可葬窩,以隱中之隱,無超常特立之意。總之,穴上之脈,宜微而不宜顯,宜短而不宜長:顯則生意已露而少含蓄;長則生意不止而帶暴氣。此為三年尋龍易,十年點穴難也,學者須得明師栽培爾! 
       
    百死認其一生,眾同求其獨異。渾渾噩噩,神藏靈活之中;隱隱隆隆,氣注皮膚之內。若隱若現(xiàn),驗生氣潛藏;有弦有綾,識星辰之開面。邊厚邊薄,方是真機;邊縮邊長,乃為妙締
     
     勇注真龍自起祖出脈,十條八條亂了亂,只有一條是真龍,真龍屈曲有起伏,兩旁護衛(wèi)山重重,龍以屈曲為生,以硬直不變?yōu)樗馈O荣t云:少陰陽夾是生陰,少陽陰夾是生陽,名為死氣枉悲佚。”故有陰無陽或有陽無陰為死。陰中陽,陽中有陰為之生,定穴看來脈,挨生棄死,眾同求異;何為生氣?立性剛性縮性奔總有搏換,有形止而氣不止,有形歸東而脈偷西出,其變化雖明,穴真則情抱,有假穴亦情抱,須內觀其氣脈外觀其首足,內外都合方有真結。星辰起止端厚,明堂內山拱水朝,前官后鬼等代佐證齊全且分合明白,此種穴場一般學者都可以看出,但大結之地,多為天藏地秘之物,非明師帶上山指點方識,觀大局大勢之山水,皆有明朝暗拱,大至百里,小至數(shù)里山川會聚羅城周密,大勢既好必有融結,細心體認來脈與星辰,與眾山不同者必有玄機,就中尋生氣之處,雖見其不開窩,或在削壁之上,等都有可能結穴,眾同求其獨異,是尋龍點穴的一種捷經方法,就象“入山觀水口,水口有關地可尋。”一樣,傍觀周圍山的情況,可知穴的所結,就是俗語“十大小為尊,十小大為尊”之意。《生死篇》其次又當識生死,生死者言乎其取舍也,夫千里來龍,不過一席之地,倘非以生死別之,則何所決擇哉。生死之說非一端,大概有氣者為生,無氣者為死,脈活動者為生,粗硬者為死。龍勢推左,則左為生,右為死;推右則右為生,左為死。又如瘦中取肉,則瘦處死而肉處生;飽中取餓,則餓處生而飽處死。凡此之類,又在人細推之,生則在所取,死則在所舍,取舍明而后穴法定,而后禍福應,若生死難辨,取舍何當,則非真造化矣。
       
    萬山居子補釋:來龍要有生氣,星峰獨特奇異,威武尊嚴為貴。行龍時忽明忽暗,東閃西藏,起起伏伏,斷斷續(xù)續(xù),隱隱顯顯,到結穴時,穴形雖有千變萬化,總不外起頂為真。學者當按法度搜尋,尋龍點穴捷徑步驟:
     
    第一步找水在有江河、湖泊或有真水聚處的地方找穴場:“水走龍走,水停龍停,水聚龍住”。
     
    第二步順水或逆水、聚水而找順水發(fā)福慢,福力淺,逆水之穴發(fā)福快,亦易敗,水聚如沼澤地發(fā)福久遠。
    第三步看明堂:明堂要鍋平,忌傾瀉、四散。
    第四步看水勢:流水彎抱那一邊,穴位就在那一邊。
    第五步看水口:發(fā)現(xiàn)水口逆回之處,內必結吉穴。密中密看羅星:頭向內穴在內居,頭向外穴外在;完好無損,穴安然無動;羅星崩缺,穴已有主(僅論中、大地結作,明師可辨)
    第六步看山峰:萬山縱中,著眼最端莊秀麗,而又獨特完美星象的山峰(即金、木、水、火、土是也),然后到此星峰,在正面或開面方向找落脈。
    第七步看明砂:來龍、過峽、穴星等,都尊貴、肥滿無缺的,在本身開肩左右分出,有龍虎砂彎抱護衛(wèi)鐘情之處,確立穴場。
    第八步看陰砂:在穴場蝦鬚蟹內,找尋陰陽交接處,然而有陰砂護照,或交接點(此為真的核局“十道天心”) 。陰砂有時微妙得很,非明師道眼,無法辨認,有時亦邊有邊無,但不拘;此等高級點穴手法,非得心傳口授,難得真訣!
    第九步著朝案:有真龍必有真穴,有真穴必有真朝案;案山回抱有情宜近,堂局不散;朝山端秀,不忌遠近。
    第十步看巒頭:有了根本的巒頭,從其可定知龍氣是否得運:巒頭山峰,圓滿光潤亮澤完好,周圍的砂水鐘情于此,又沒有被人為(如開路、建筑開發(fā)等)或自然災害的破損為得運,否則為失運之龍穴!非通書、卦氣以廿四山、六十甲子龍氣之論也 !學者宜以理辨正思考而為之。

    無論窩鉗乳突,一結定有用神,任你高山平地,到穴不離化氣。總之:體要靈而龍要變,兼之砂要抱而水要聚。
        
    勇注:鉗、窩、乳、突是穴形象之一,此四象能否結穴,必要看來脈之情;高山,平地之龍脈看化氣即陽來陰受,陰來陽作,若陽來陽受,陰來陰作,必是孤陰或是孤陽,則此處無地可成。龍有生死,以五星、九星變換轉變?yōu)椴珦Q,山川之生旺休囚出自天然,富貴有富貴之形態(tài),貧賤亦有貧賤之巒頭,但總以龍體為本,巒頭為體,砂水為用,龍要屈曲活動為生,巒頭要合五星、九星之形,且秀麗方有靈氣。觀龍之搏換,察星辰之俯仰,識來脈之順逆,方識何為陰陽,何為生死,砂抱水聚只是穴情的一種佐證而已。
      
    萬山居子補釋:來龍定穴,大多以九星為準:“貪狼作穴是乳頭,巨門作穴窩中求;武曲作穴釵鉗取,祿廉梳齒犁鐴頭;文曲穴來坪里作,高處亦是拿心落;破軍作穴似戈矛,兩傍左右手皆收;定有兩山皆護轉,不然一水過橫流;輔星正形燕巢仰,若在高山掛燈樣;若在低平是雞巢,縱有元頭亦凹象;此是剝換尋星穴,尋穴隨龍細辨別;龍若真兮穴亦真,龍不真虧少真穴。……無論何等穴形,溶結必定有用神來效應(即有情之玄武、朱雀、青龍、白虎四獸也);無論平地高山,結穴都離不開陰陽化氣;以動靜之理言:則水動為陽,山靜為陰;以險易之理言:則夷坦為陽,崇峻為陰;以情勢之理言:則開聳為陽,周縮為陰,抽鳧為陽,硬直為陰,面豁為陽背負為陰。其形之止聚也,則必向背之情,分開合之體。何為開?窩陽是也;何為合?乳陰是也。蓋,形開則陽發(fā)于外,其氣浮,故屬陽;形合則陰蓄于內,其氣沉,故屬陰。陽則淺以乘之,闔以固之;陰則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陰陽為周易之剛,地理離不開陰陽也!
       
    貪多者當識其微,掣遠者先觀其近,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肘翼不明,空勞萬山獻秀。寧可龍虎有缺,最嫌堂氣無收。察情意于面目之間,辨真?zhèn)斡谙虮持H。
        勇注:何為貪多者?尋龍點穴之法,不外陰陽二字,龍有龍之陰陽,穴有穴之陰陽,先腎云:“坐下若無真龍氣,前朝空有萬重山。”大地結胎成息多是有分有合,其分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有看大勢之分合,先賢所云的金魚不合,是穴場沒有分合,故雖有九曲來朝,亦是虛花,(怪穴例外)。有的真龍將結先拋假穴,假穴之處,亦是有龍虎立砂齊抱,眾人見之皆取,但多是孤陰孤陽之地,亦有盡之旺龍,復起成形或剝小山或落池湖,雖本身不出龍虎,但有外山外水來護穴,八國峰巒交鎖,亦為富貴之地;若本身雖是龍虎重重相護,但堂氣走泄亦不結地;觀地看周圍山峰有眾大取小,眾小取大,有散中取聚,聚中取特;看脈取穴有直來取橫,橫來取直;有正中取偏,偏中取正等種種不同,局局變換亦不出陰陽的范圍,識尋地者在于體認山水之性情,認其生氣之所止;辨其向背,方知結穴的所在。
       
    萬山居子補釋:貪多者,意為真龍將要結穴,東顯西露,形成多個穴星,和幾處假穴,迷惑肉眼,業(yè)者須當細致觀察其龍氣之動靜;揧遠者,意為真龍結作,穴星和朝向必需承接、納入吉氣要求;穴已吉,如對面見有很多秀麗朝山,先以背靠及案內砂水性情來確定,不要貪峰而立向。穴星肥大,不好定穴,當在陰陽變化之處立極,穴狀繁多,當識微妙動靜之間著眼。真龍結穴,靈氣疑聚,學者當細心變認,蝦鬚蟹眼,微茫界水,分合明顯為上。龍真穴的,無青龍白虎環(huán)抱亦無妨,但必須堂氣緊縮,關攔嚴密無曠蕩,砂水回環(huán)朝向,無反背之情最吉也。
    認定穴暈方法:
    1、認太極:穴場既定,必須詳審圓暈在隱微之間,是謂太極。暈上要水分,暈下要水合(水乃是稍低處)水之合處,名為小明堂,容人側臥便可,穴必有圓暈,則生氣內聚,故為真穴,無此則非。但居穴暈宜寬闊,葬穴暈宜緊狹,訣曰:隱隱微微,恍恍惚惚,粗看有形,細看無物,或謂之球檐合襟,羅紋,土宿,一點露光,仰覆梅花,皆益名耳。
    2
    、分兩儀:太極既定,便分陰陽,暈間肥起者為陽穴,瘦陷者為陰穴,是謂兩儀。凡就龍身作穴者,乃為陰龍,宜陽穴;若再起星峰為陽龍,宜陰穴。凡此則初扦必有咎。龍穴歌云:陽龍切莫下陽穴,路死生離別;若扦陰穴正相當,子息做官郎。陰龍若是下陰穴,女人公事發(fā);若扦陽穴定為官,富貴足田園。若上截肥起,下截瘦陷,或上截瘦陷,或左邊肥起,右邊瘦陷,或右邊肥起,左邊瘦陷。皆為二氣交感,不問陰陽皆可用,惟二氣交感,則取陰陽之中,乃升降聚會之所,也不用饒減。
    3
    、論陽儀:太極動而生陽,故圓暈肥起者為陽,是謂動中之靜,居地則鑿平,葬穴則取穴,昔人謂之覆梅花,必須饒減;左山逆轉則挨左,右山逆轉則挨右;居葬之日主天晴,開塋宜淺,深則泄散生氣;用土封培成塚。陽龍忌用。
    4
    、論陰儀:太極靜而生陰,故圓暈瘦陷者為陰,是謂動中之靜,居地則培平,葬穴則擁起。昔人謂之仰梅花,必須饒減;左山逆轉則挨左,右山逆轉則挨右;居葬之日多主天陰,開塋宜深,深則抽動生氣,用土封培成塚。陰龍忌用。
    5
    、求四象:兩儀既定,又分動靜,穴有“脈息窟突”為動,無則為靜,靜則為兩儀,動則為四象!

    是暈間微有凸,乃為太極之少陽;
    是暈間微有窩,乃為太極之老陰;
    是暈間粗有泡,乃為太極之老陽。
    陽龍忌下“息突”穴;陰龍忌下“脈窟”穴。四象作“陽基”有四法:“脈”穴當取中定基;“息”穴當展開定基;“突”穴當鑿平定基;“窟”穴當增高定基。

    局不取闊而取聚,砂不論格而論情,既系我砂,當面必然回顧;果系我局,面前必定窩平。嶂缺補空,一可擋百,傾流散蕩,萬派皆空。曲直長短,處處條求中節(jié);高低大小,山山裁取合宜。點穴對定天心,難移尺寸
       
    勇注:真龍要隈藏,成地的堂局亦要藏風聚氣,龍行講格,朝砂論情,以開面向我之砂為有情之砂,若反背飛走四竄定為無情,穴中若見水走砂飛,必為無情,砂水之有情與無情是只對穴場的一種佐證。曲中取直、直取曲,是看來脈之來情定穴,看周圍山峰之高底,大小而能定結穴的星辰,此都是尋龍點穴的范疇。點穴要合乎內外四應,后枕頂前對應左右扦耳為外四應;上對巒頭下對托合水兩傍魚腮要開角為內四應,高低不得,故點要對定天心,上下左右不能移。
       萬山居子補釋:堂局如鍋底,財物必歸心集聚;砂峰不須以“論格”定吉兇,如旺峰、財峰、殺峰、食神峰、泄峰等等,都是紙上談兵一律無用!應以開面、相向、朝拜為吉;繃臉、昂頭、反背為兇。是我所用神之砂峰,必定面向相待,有情依依不舍之回顧;是我所用之堂局,必須兩水回環(huán),會聚儲如鍋心之平靜。內局完整為先,如有欠缺之處,能得外局砂水符襯亦吉(也可人為修補)。如果內、外局都不得法,傾斜散蕩,必為花假之穴!龍脈形象,曲直也好,長短也罷,須有轉換剝節(jié)變動生機,厭其粗腫死硬;高低大小不忌,唯求龍穴砂水合法(非十二長生、官祿之論),忌諱風吹水射。水本動,妙在靜,靜者何?滿則靜,平則靜,灣則靜,立向之法,貴迎平灣聚處,及堂局正中相對有情,此處方能承受外氣而獲福也。今術家不知迎水之缺,只看水從某邊來,便立向收之,以致上砂過來水短,下砂寬去水長,外失生氣,內失坐下,反福為禍,可勝嘆哉。今以立向趨之法,具詳于下:一、游砂水之順而趨逆;二、游砂水之動而趨靜;三、游砂水之散而趨聚。蓋上砂為順,下砂為逆,來水為動,到堂為靜,砂抱水灣為聚,砂反水走為散。立向必在水灣抱有情,水來之方,又與巒頭星體對正的,不要在去水之方立向。兼顧前后左右(即玄武、朱雀、青龍、白虎是也)四應分明,如此定穴立向,收砂收水,方為分毫無錯誤矣!放棺緊接來氣,酌其淺深,原夫葬脈,葬氣葬影,待高人之妙用,呑吐浮沉,蓋粘倚撞,乃葬法作用之提剛!寧從是處求非,莫向無中尋有。
       勇注放棺要緊接來脈,但葬深葬淺之法須要明倒杖,鉗窩乳突是形之四象是有形之穴,說形穴者不脫脈又不離脈,或如藕斷絲蓮,蜘蛛墜樓,流星度漢或是拋球走珠之狀乃是游絲飛脈,有此形之葬即為葬脈。詩曰:脈連影脫兩玄玄,拾得神情即福祿;飛燕游示尋氣接,全然脫脈影中扦;影憑后照光歸穴,氣奈迎神不可偏。龍自高山脫下平洋,下脈亦有來龍到,但到結穴之處卻是平鋪一片,于形分不出鉗窩乳突,以時以水為主,平地須知理氣,形勢亦要推詳,以五星水城為形。
      *
    至于全不以主星相接續(xù),盡脫本體之氣脈而又在本星之前。受本體主星精光隱隱相照,此為葬影:神仙葬法有玄機,寬緊之中仔細推;虛實陰陽分造化,浮沉得法世間奇;中和脈至棺頭入,當辨陰吐與陽呑。
       *
    要識蓋粘倚撞之理,方知挨生棄死之道,明陰陽交媾,脈來急緩之情,加呑吐浮沉而識葬下深淺,故說呑吐浮沉、蓋粘倚撞為葬法作用之提剛*蓋之理為龍之映,跌斷沖起而結穴,其氣聚于山頂即天穴,由于其氣上聚,必要看其護砂之高低,來定葬之深淺;天穴高而不用水,斷吉兇以龍及砂為主,水法無用。
       *
    粘之理為龍入首急,必要吐下低結(地穴),地穴以砂及水為主,故水法很重要。
       *
    倚者入首直下,氣聚其側傍而結的龍穴,觀來龍左有高峰,在右角落脈,或來龍?zhí)幱疫吰鸶叻遄舐涿}。
       *
    撞之理為龍直來氣緩慢,另起星辰,氣聚頂腦正落而結穴(即人穴),由于來脈不急,故氣亦不深。(用吞葬)
       *
    平來氣脈不為兇,蓋穴之中甚有功,若是孤陰生劍戟,須教撞穴不相逢;太粗直硬皆要閃,當從離杖(……)中;出脈要輕平軟至,方為撞穴是真蹤。……
      
    附《發(fā)微論》淺深篇,學者深究此篇,必有所獲,具次又當定深淺,淺深者言乎其準的也,夫淺深得乘,風水自成,故下地者,必以深淺為準,宜淺則深,而氣從上過,宜深而淺則氣從下過,中得其地而效不應者,為此故也,吾常以八卦定淺深,頗得其要,大概先觀來脈之陰陽,次看四山之從佐。且如:
    來脈入首強,作穴凹,出口尖,此皆脈浮而屬陽也,以乾卦當之。
    來脈入首弱,作穴凹,出口圓,此皆脈沉而屬陰也。以坤卦當之。
    乾純陽也,取陰為穴,故立穴取巽、兌、離、三陰也。
    坤純陰也,取陽為穴,故立穴取艮、坎、震、三陽也。
    凡脈陽,四山高于本身,兌象也,上化為陰,穴宜淺。
    四山與本身齊,離之象也,中化為陰,穴宜不淺不深。
    四山低于本身,巽之象也,下化為陰,穴宜深。凡脈陰,
    四山高于本身,艮之象也,上化為陽,穴宜淺。
    四山與本身齊,坎之象也,中化為陽,穴宜不淺不深。
    四山低于本身,震之象也,下化為陽,穴宜深。概而言之,陽脈浮當淺,陰脈沉當深。詳而言之,陰脈中有亦淺深。
    以四山從佐不同,則陰有時而變陽;陽有時而變陰,斯言也,惟通變者,可以審此可不審哉。
       萬山居子補釋:正龍結穴立正向,忌脈急怕斗煞氣,距離直煞而放棺;橫龍結穴靠樂山,稍有偏差恐脫脈,緊挨來脈而就枕。深淺得宜看山勢而定,棺置穴暈仙骨溫暖;棺離龍氣,水蟻相侵。

    穴場裁減之法:
    1
    、穴位過于平坦是謂無陰,可培高墳塋,以補陰氣;反之穴坐下過于硬直是謂無陽,可適度開寬以合受陽氣。
    2
    、穴前傾瀉,可作一樣水低案,以陰穴氣直泄,大都以三陽水,赦文水為主,須配合堂局立向收水。
    3
    、朱雀呈火形或嘴長,則作水池以收地氣。
    4
    、兩邊低陷,易受風煞,可以培高低陷之處,再植以松樹則可藏聚地氣。
    5
    、如穴場過于肥大,而堂局逼近,則闊之稍開;所謂堂逼則辟,若穴大歉而薄,則以土酌情補之,此當培則培之。
    6
    、穴前堂水直逼,可于穴前植樹筑案欄之則吉。
    7
    、水口空曠,則宜植樹或堆土以塞之,不無小補。
    8
    、平洋地或山洋平脈,露者宜淺葬,四尺五尺不等,名為“浮”。
    9
    、山高土厚,而脈峻粗者,宜深葬,八尺九尺不等,名為“枕”。所謂:“陰脈沉潛深處取,陽脈浮露淺中藏”。
    10
    、四應高宜淺葬,以承其氣;四應低宜深葬,以辟其風。然四應之高低用于葬之淺深者效小,用于定穴之高低者多。
    11
    、山大局寬,則墳塋宜大開以收堂氣,山小局窄,則惜土如惜玉,墳塋大則泄氣矣。
    12
    、下雨時,雨水不宜流入墳墓內。故墳墓后宜分開水道,使水往兩邊流去。
    十六葬法:
    1
    、脈之脈緩者,宜用“蓋”法,當揭高放棺

    2、脈之脈急者,宜用“粘”法,當就低放棺;
    3
    、脈之脈直者,宜用“倚”法,當挨偏放棺;
    4
    、脈之脈橫者,宜用“撞”法,當取直放棺;
    5
    、息之形短息,宜用“斬”法,當當頭放官;
    6
    、息之脈長者,宜用“截”法,當平腰放棺;
    7
    、息之形高者,宜用“吊”法,當落頭放棺;
    8
    、息之形低者,宜用“墜”法,當取腳放棺;
    9
    、窟象形狹窄,宜用“正”法,當中心放棺;
    10
    、窟象形闊大,宜用“求”法,當氣弦放棺;
    11
    、窟之形深者,宜用“架”法,當抽氣放棺;
    12
    、窟之形淺者,宜用“折”法,當量脈放棺;
    13
    、突之形單者,宜用“挨”法,當靠實放棺;
    14
    、突象形雙起,宜用“并”法,當取短放棺;
    15
    、突之形正者,宜用“斜”法,當閃仄放棺;
    16
    、突之形偏者,宜用“插”法,當撥正放棺。
    此為心傳秘旨,最為精密,亂用則傷龍。書曰:穴吉葬兇,與棄尸同。葬法還有墓造何形,須合五行相生,乘接遁跡龍氣,葬脈不如葬氣,葬氣不如葬影:有弦有棱則形真若涌若凸則氣到,認氣難于認脈,葬脈豈如葬氣,此乃于入首微茫處,認出一點靈光之氣,為堪輿家至要,亦至決也;謂葬脈不如葬氣者,正以脈犯陰而氣為陽,當葬氣也,太極暈及天輪之說,正是氣體耳,時師多能葬脈而不能葬氣者,故禍常多而福常少也,夫茍形真穴正,而又能辨乎氣脈。以上此等法則,均為上層理氣法則,須得高師傳授,方知善變通行。害人損已,術者慎之又慎!
       讀書者,貴意領而神會;尋地者,要目巧而心靈。得此一篇,諸書可廢;悟此一訣,取用無窮。戀頭妙義,盡括于斯,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勇注:地理傳世之書有可讀,有不可讀,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尋地要心靈目巧,此篇《地理千金賦》文,其中內容已包括龍法,穴法、砂法、水法、葬法在內,文字雖少,但字字珠璣,義理深奧,學者當要深究其理,配合實踐,亦不枉先賢作此賦文的一片苦心。
       萬山居子補釋:當今有很多人,僅靠讀幾本地理書,沒得師傳,怎能知訣,當尋龍點穴時,無規(guī)律定向,左右含糊。甚至有的人干脆不論龍脈穴情,僅以有窩平或有殊奇石物,即認為真龍穴的!再以十二長生來論來去水及砂峰,和立何向合第幾圖就可以,謬誤也。殊不知,訣者:得師之心傳口授而來。所以,地理歷來傳書不傳訣。本人深愛周易體系學科,尊師重理,曾經拜訪多位民間高師,踏登數(shù)個精英殿堂,投身十幾年易學研究與實踐,深明其“訣”來之不易也。直到二00九年八月投拜吳星道人、韋易勇老師門下,才得完滿的學成歸來。蒙受得到恩師精心調教,上山尋龍點穴,評斷墳塋等都不用羅經,只用肉眼看,用心去想,看龍情,辨星體,觀龍意,證穴情,知禍福等高層尋龍點穴功夫。領悟楊公《撼龍經》中很多含義,對本編《地理千金賦》有深刻意識,愛不釋手,其中雖然文字不多,但真理內容豐富,可說千金難買矣!再加韋老師露訣注明點綴,內容易懂;因此,萬山居子心潮涌動之下,亦加以補釋;吾本非為炫耀自己才能,只為辯解那些欺騙世人之荒謬地理書籍,及所謂“大師”之虛偽法術爾;更為恒心學者辨證是非,認識真理為目的;亦為眾多孝子,擇吉地安親點亮明燈矣;學者如能深悟此決,終身受益無盡也;又還能為發(fā)揚易學文化,造福人類,終為萬山居子之最大心愿也!
       
    忠告:擇地安親,適可為止,過猶不及,中庸之道,不受庸愚所期,不迷于富貴利祿,求其平安與合理則可矣。為地師者,亦能抱定此旨以應世,自無江湖邪說之譏矣,天地間萬事萬物不外一理,理通則自合。地之理,尚有山水形跡可見,有心人自能識之,歷古以來有信之者,有辟之者,不自研究無暇講求有以致之耳,姑聽之而姑言之,哲理具在。
       
    后記:堪輿學,是古代人們對環(huán)境的一種選擇,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論,我們都知道,學習地理首重形巒,巒頭為體,理氣為用,體用并宜。先師云:“巒頭不佳,理氣不合天星亦無用;巒頭,本也!理氣未也!天星末之又末也!”“巒頭真,理氣自驗;巒頭假,理氣難憑。故理氣不合,巒頭真者,雖有瑕疵,不因為理氣不合而不發(fā)富貴,理氣合而巒頭假者,定不因為合理氣而發(fā)福祿,是巒頭為理氣之本,明矣,學者必待巒頭精熟,地之真假大小,穴之呑吐浮沉,卓然有見于胸,然后講求理氣,以明乘氣立向,控制消納,征歲運之用亦不可廢,如巒頭末熟,先學理氣,雖貴陰賤陽,來生去墓諸說,舍本遂末故也”。所以,我們學習地理的,須知巒頭不合,理氣縱佳又有何用,陰陽二宅,理無二殊也。因此,學者熟知《地理千金賦》內涵,是地理的重中之重;如學者深悟其文精髓,汝將成為人間半地仙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最新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超碰| 亚洲天堂av日韩精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精品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视频|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通通国产精品福利| 亚州少妇无套内射激情视频| 唐人社视频呦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精品|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 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少妇群交换BD高清国语版|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二区|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