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凈居寺鳥瞰(資料圖) 凈居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東南9公里處的青原山。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巒連綿10余公里,山上古木蔥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相映成趣,因山青,水青,氣青而得山名。 凈居寺始建于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安隱寺”,至宋徽宗時(1104年),賜名“凈居寺”,并沿用至今。 唐代高僧行思禪師未出家前,嘗游于青原山中,見其景致秀麗,山水佳絕,便隨手折下荊柴一枝倒插入地,言“此地若為靈地,樹當活”,后果應驗,行思禪師得法于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遂入青原山弘法,史有“青原行思”之稱。唐開元28年(740年)行思圓寂青原,唐僖宗賜建弘濟禪師歸真之塔,后稱行思為禪宗七祖。行思禪師在凈居寺弘揚禪宗頓悟之說,使之宗風大盛,石頭希遷,菏澤神會等當時的高僧紛紛詣青原參悟。青原山由此成為南方禪宗中心,開青原一系,為曹洞,法眼,云門之祖。 凈居寺歷經千年,梵音播于四海,經傳日本、東南亞等諸國,與歷代名僧高士結下了不解之緣。唐代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受阻,這回途中路過吉州時,曾參禪于青原山,第六次東渡成功,留下一段佳話。青原惟信,本寂真元,顓愚觀衡,眉庵行秀,笑峰大然等高僧曾先后住錫于青原。 文人名士也慕名而來,游山禮佛,吟詩作賦,留下許多珍貴墨跡。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篆書“祖關”二字,刻石碑嵌于山門之首。山門墻上“青原山”三字為文天祥手書。明代理學大師王明陽眷戀青原山,為凈居寺題碑“曹溪宗派”。宋代黃庭堅,楊萬里;明代謝縉;清代乾隆帝;近代毛澤東,朱德等都曾先后游覽過凈居寺,有的還題詩,留字。
![]() 凈居寺景(資料圖) 1990年,上體下光老和尚住持青原山凈居寺祖庭,一生持戒絕俗,興叢林,立教規,提倡農禪,勸導僧俗,開示講說,諄諄不倦,受其感召教化者,遍及海內外,中興祖庭,道風遠播。 凈居寺先后有妙啟法師,海顯法師,代理住持。2005年由兩序大眾推薦,妙安法師接任凈居寺方丈。妙安法師號清樂,江西省廣豐縣人,1989年在云居山真如寺出家,同年在廣東南華寺受戒,后在真如寺常住。1993年考入中國佛學院,200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祖庭重輝,后繼有人。 目前,凈居寺占地面積100余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米,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毗盧閣,地藏殿,念佛堂,藏經樓,七祖塔亭,禪堂等,寺內還保存有千僧鍋,明代大鐘等文物。大雄寶殿四面環水,三橋拱立,相傳是龍王為七祖讓出的龍穴。 晨鐘暮鼓曲,至善至美音,松竹映寶剎,禪心耀古今。 如今的凈居寺,已是江南佛教圣地,青原山已成為馳名天下的文化名山,迎接著四海賓朋。 |
|
來自: 老劉tdrhg > 《3、寺廟/道觀/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