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圈男神陳揚帆業績虧損照拿提成 基金協會啟動調查
私募圈“男神”陳揚帆業績提成“丑聞”最近轟動了私募圈。 近期,有媒體報道,陳揚帆掌舵的私募猛犸資產在贖回封閉期內3次提取業績報酬,沒有用任何形式告知持有人,估計規模超億元。3月14日中國基金業協會迅速公告稱介入調查。 三次計提業績報酬 先來掃盲下陳揚帆:曾經擁有“公募男神”的稱號,上任東家是興業全球(340006)基金,時任投資副總監。2014年上半年,陳揚帆管理的基金曾獲得季度冠軍、上半年亞軍等成績,一時聲名大噪。 根據Wind數據顯示,興全有機增長和興全輕資產2014年全年凈值回報率分別為33.39%和37.58%,分別排名同類可比157只基金的第34位和365只可比基金的第73位。 2015年開年不久,陳揚帆一封告別信,開啟了“奔私”生涯,當年3月發行了第一只產品“光輝歲月”。 也正是這是產品,被投資者質疑在未告知情況下,計提業績報酬。 據悉,光輝歲月在2015年7月17日,第二次2015年11月19日,第三次2015年12月18日,分三次提取了報酬。 以100萬元投資額來計算,三次計提后,拿走了5.28萬元。 但是,這只產品還是在封閉期!也就是在陳揚帆拿走收益回報的過程中,投資者是不能贖回的! 截至2016年2月26日,該只產品凈值為0.89元(實際是0.84)。 也就是說,當這只產品過了1年封閉期,投資者終于可以贖回的時候,是虧的! “這也算長了見識了,原來私募基金業績虧也能拿提成。”有不少投資者吐槽。 隱蔽的份額法 猛犸資產說,自己拿業績提成有章可循——高水位法+份額法。 一個資深私募業內人士和記者介紹了下高水位法,就是針對業績報酬計提日產品凈值高于產品歷史最高凈值的這部分,收取一定比例的業績報酬。 上述人士說,現在的私募業績提成,大致有兩種主流方法: 1.單筆投資高水位減份額:針對每個投資者的每筆投資,在業績報酬計提日通過縮減份額的方式分別提取報酬。如果在計提日,產品凈值高于該筆投資認購產品以來的歷史高點,則以扣減該筆投資一定份額的方式收取約定比例的業績報酬,產品的凈值不變。 2.單筆投資高水位減凈值:針對每個投資者的每筆投資,在業績報酬計提日通過減凈值的方式分別提取報酬。如果在計提日,該筆投資的凈值高于認購以來的歷史高點,則以扣減該筆投資凈值的方式收取約定比例的業績報酬,投資者持有的份額數不變。 簡單來說,按凈值法:按照超額收益(1.2-1=0.2元),提取20%業績報酬比例,那么就會收獲0.2*20%=0.04元。那么持有人的總資產就會變為(1.2-0.04)*100萬份=116萬元。 按份額提取法,單位凈值仍然是1.2元,持有人份額發生改變。 在實際運用中,滬上某大型私募高層告訴記者,目前私募大多用的都是凈值法,份額法比較少。 兩種方法最大的區別就是后者非常隱蔽,而猛犸資產只提供凈值,看不到份額。 記者了解到,投資該產品不少都是基金業內人士,自己人也被坑了一把。 合法合規有效? 猛犸資產說,自己提取報酬合理、合法、合規。 我們先來看看合同合同說業績報酬計提日為委托人贖回日、分紅日、清算日或業績報酬結算日(開放日的前一個交易日),稱為業績報酬計提日。 合同說業績報酬計提日為委托人贖回日、分紅日、清算日或業績報酬結算日(開放日的前一個交易日),稱為業績報酬計提日。 據悉,光輝歲月產品合同的釋義中對開放日的定義是“基金管理人辦理基金申購、贖回業務的工作日”。 猛犸資產對媒體的解釋是,這個頓號,不是“和”或“或”,而是包含三種情況:接受申購,接受贖回,接受申購和贖回。開放日是這三項中的一項。 猛犸資產覺得自己沒有錯,特此聲明稱,“我司所有產品的合同均經公司合規部門及托管機構的法律合規部審查后經當事各方自愿簽署后施行,合同合法合規有效。” 但是同行不這么看。 有私募業人士直呼埋坑,和記者投訴:“這種合同已經算違法了,不帶這么這么玩的。這種保留最后解釋權的做法太難看。” 該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旗下產品封閉期是不能提取業績的,產品結束后才拿業績:“這也是行業的普遍做法。” “公募基金望塵莫及” 猛犸資產覺得自己惟一的錯就是客服工作不到位。 其在聲明中稱:雖然此前合同并未規定份額法的管理人告知義務,但現在我們認識到如果能夠及時告知客戶會提升客戶體驗,這是我們之前客服工作的不周之處,在此謹向客戶表示歉意,我們目前已經進行了改進。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光輝歲月應該還虧著,2月26日凈值是0.89元,之后凈值再未披露。 參照猛犸資產旗下另一產品,截至3月11日的凈值0.72元,逼近清盤線,2月26日來,凈值小幅回撤。 陳揚帆卻已拿走了600萬元的業績計提,實在是一筆穩賺不虧的買賣。 “收管理費的公募基金都望塵莫及,這招真不錯。”投資者調侃的背后,這給資管業帶來多么一個負面榜樣! 協會介入調查 基金業協會已經第一時間介入調查。 3月14日晚間公告如下: 近日,有媒體報道,某私募基金管理人隨意提取業績報酬,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基金業協會對有關情況高度重視,已經要求相關機構作出說明,并按程序啟動調查工作,對有關情況予以全面核實。基金業協會歡迎投資者和社會各界提供調查線索。 基金業協會在此強調,私募基金的業績報酬應當由私募基金管理人與合格投資者按照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協商,在基金合同中予以約定。基金合同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私募基金不得面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法違規提取業績報酬。投資者在簽訂基金合同時,應當仔細審核相關條款,加強風險識別,保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 基金業協會支持投資者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基金業協會將根據調查結果,堅決查處違反法律法規和自律規則的行為,并進一步加強自律規則體系建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澎.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