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一)寫給材料作文,必須要引用材料,但是有些學生另起爐灶,不用材料。 (二)寫給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時,不能一字不漏照抄原文,而要會概述材料,但有些學生原文抄材料,或者用比原文還要多的字數復述材料。 二、概述材料的方法指導: (一)要選好概述的角度,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給我們的思維指向往往是多元的,多角度的。我們要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進行概述,以便提煉出一個正確的觀點來。 (二)概述的材料與觀點要保持一致。 (三)要有重點有條理地概述。 (四)語言要準確、簡潔、靈活。用較少的文字或一句話概述材料。 (五)概述材料的位置一般放在開頭,有利作者因材料而發表議論。 三、提煉觀點的原則: (一)準確、新穎。 (二)有話可說、有例可證、有理可議。 (三)離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觀點。 四、概述材料、提煉觀點的基本模式: 最近,我讀了《美麗一生》一文,這篇文章主要敘寫了……(概述材料)讀完文章,我深刻感受到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色彩。(提煉觀點) 例如: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637年,出生于倫敦的英國青年約翰.哈佛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到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新建的學院工作,時年29歲,患有肺病,工作很積極。第二年,他的肺病發作,不治而亡。盡管那時的學校只有一名正式教員,一座木版房和幾十名學生,但哈佛十分鐘愛這所學校,所以,他臨終前立下遺囑,將其約400本藏書和一半資產約780英磅捐贈給這所學院。這在當時的美國是微不足道的。當時的州政府為了讓哈佛的善舉化為一種風尚,把校名由劍橋學院改為哈佛大學。今天的哈佛大學,已經是一所多學科的綜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學。他成功于年僅29歲的一個叫哈佛的早逝青年的一個小小的善舉。 要求:根據上述材料,寫一篇作文,文體自選,題目自擬,字數600字左右。 首先明確:這個材料給我們的思維指向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從“州政府”或“哈佛”的兩個角度立意: 1、哈佛的“一個小小的善舉”,竟然引起州政府高度的重視,把劍橋學院改為哈佛大學,目的是讓哈佛的善舉,化為一種風尚。這種可貴的政府行為,對學習哈佛的“善舉”,有著極大的宣傳和推動作用。他告訴人們,一切獻身公益事業的人,永遠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政府及時宣傳、褒獎有“善舉”的人,有利于促進良好風氣的形成。” 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在概述材料時,要選準角度來表述。:如: 三十年代的美國馬薩諸塞州政府獲悉,在新建的劍橋學院工作的29歲的哈佛,病逝前將其約400本藏書,以及一半資產約780英磅捐贈給這所學院,馬薩諸塞州政政府為了讓哈佛的善舉化為一種風尚,把校名由劍橋學院改為哈佛大學。這個響譽世界的一流大學,成功于年僅29 歲的一個叫哈佛的早逝的青年的一個小小的善舉。 放在文章里,概述材料、提煉觀點作為文章的第一段,引論部分,可以這樣來寫: 今天我讀了一則震撼我心靈的材料,材料介紹說:三十年代的美國馬薩諸塞州政府獲悉,在新建的劍橋學院工作的29歲的哈佛,病逝前將其約400本藏書,以及一半資產約780英磅捐贈給這所學院,馬薩諸塞州政政府為了讓哈佛的善舉化為一種風尚,把校名由劍橋學院改為哈佛大學。這個響譽世界的一流大學,成功于年僅29 歲的一個叫哈佛的早逝的青年的一個小小的善舉。 讀了這則材料,我認為,政府及時宣傳、褒獎有“善舉”的人,有利于促進良好風氣的形成。’ 2、哈佛的行為在當時的美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哈佛沒有考慮這些,他只想著能為社會做點貢獻,他的這種“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這個角度,可以提煉的觀點是:“勿以善小而不為。”或“好事從小事做起”。或“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應該拒絕做小的善舉。” 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在概述材料時可以這樣來寫:29歲的哈佛在病逝前,留下遺囑,將其約400本藏書和一半資產約780英磅捐贈給劍橋學院。這在當時的美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正是因為有了哈佛和哈佛一樣的人獻身公益事業,美國的哈佛才會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應該拒絕做小的善舉。 綜上所述,概述材料提煉觀點,要明確以下幾點: - 要讀懂材料,明確材料的思維指向。
- 從材料中提取的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觀點。
- 概述材料要與觀點一致。
- 概述材料力求語言簡潔,明了。
- 提煉的觀點用判斷句為好。
實際演練: 閱讀下列材料,做概述材料、提煉觀點的訓練。 在前蘇聯巴甫雷什中學,學生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面墻上的一條標語:“要愛你的媽媽!”有人問長期擔任該校校長的蘇霍姆林斯基,為什么不寫“愛祖國、愛人民”一類的標語,他答道:“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具體認識入手。如果一個孩子連他的媽媽都不愛,他還會愛別人、愛家鄉、愛祖國嗎?”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給我們的啟發是多方面的。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給材料寫議論文指導之二 學會選用、表述典型充分的依據 問題的提出: 1、不少學生寫議論文,不會尋找、選用典型充分的論據,只是空發議論,文章寫的沒有說服力。 - 有些學生使用論據時,不會用概括的語言表述。
一、如何尋找、選用典型充分的論據 中心論點確立后就要選擇典型,充分的論據來證明論點, 1、從課文中尋找論據。 2、從現實中尋找論據。 3、從歷史中選取論據。 4、從文學作品中尋找論據。 5、從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中選取論據。 所有的論據都在生活中,渠道是: 自身經歷,日常生活的感受,閱讀所及,趣聞軼事,眼前現實,未來發展,正面反面,古今中外,格言警句,比喻、數據。 二、論據的表述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用凝練,概括的語言表述原材料。 2、根據論點對原材料作適應的補充。 3、要分析闡發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三、論據材料的質量決定文章的質量: 1、要積累生活、觀察體味、廣泛閱讀、增加學識。學論是豐富積累的體現,厚積才能薄發。 2、豐富的積累是站在較高高度的角度上認識問題的基礎。 3、豐富的積累是指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審美積累。平時積累多,就會出現寫作時信手拈來的狀態。 具體積累什么? 1、積累詞語、成語、名人警句、格言。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內外,閱讀和生活中的語言材料。 四、選論據的要求: 1、圍繞中心論點,能證明中心論點。 2、要準確,真實。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能夠道聽途說,虛構、臆造。也不能用想象和比喻構成論據。 3、要典型:“要借一斑而窺豹”。以一當十,不在多而在精。 4、要新穎:“寧吃仙桃一個,不吃爛查一筐”,切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老生常談。 (1)要有時代性。 (2)角度獨特,獨具慧眼。 (3)寫老例要變換角度,避免雷同。 5、論據的表述要概括、簡潔、準確、清楚。 訓練方法: 1、建立素材庫,頭腦里多儲存一些古今中外的事例,尋找論據時要做到“思接千載,心游萬仞 ”。充分展示才華,體現學養。 2、選論據要會扣住中心論點,明白論據與論點之間的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 3、頭腦里有一張表 文體:議論文 | 論據:1、 2、 | 做一點分析: | 結構:第一段概述材料提出觀點。第二段列舉論據,并作一點分析。第三段:扣住中心論點小結全文。 簡稱:引——議——聯——結 題目: | 例如: 1、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637年,出生于倫敦的英國青年約翰.哈佛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到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新建的學院工作,時年29歲,患有肺病,單工作很積極。第二年,他的肺病發作,不治而亡。盡管那時的學校只有一名正式教員,一座木版房和幾十名學生,但哈佛十分鐘愛這所學校,所以,他臨終前立下遺囑,將其約400本藏書和一半資產約780英磅捐贈給這所學院。這在當時的美國是微不足道的。當時的州政府為了讓哈佛的善舉化為一種風尚,把校名由劍橋學院改為哈佛大學。今天的哈佛大學,已經是一所多學科的綜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學。他成功于年僅29歲的一個叫哈佛的早逝的一個小小的善舉。 要求:根據上述材料,寫一篇作文,文體自選,題目自擬,字數600字左右。 如果提煉的觀點是“政府及時宣傳、褒獎有小小善舉的人,有利于促進良好風氣的形成。” 我們可以列舉的論據有: 1、在紫金山風景區的各個晨練路口,都豎著一個宣傳版,版上介紹了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他每天自覺地在紫金山風景區人們晨練的路上拾撿人們丟棄的垃圾,數年不斷,環保局的領導號召大家向這位可敬的老人學習,保護紫金山風景區。這個宣傳版出現后,紫金山風景區的衛生環境明顯好轉。 2、北京的公交車上的售票員李素麗微笑面對乘客,主動攙扶老人上下車,對李素麗小小的善舉,北京政府給她很高的榮譽,授予她全國勞動模范的稱號,全國總工會號召全國的勞動者向她學習。從這個活動開展以后,全國服務行業開展了微笑服務的活動,服務行業的風氣有了很大的改變。 2、實際演練: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前蘇聯巴甫雷什中學,學生走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面墻上的一條標語:“要愛你的媽媽!”有人問長期擔任該校校長的蘇霍姆林斯基,為什么不寫“愛祖國、愛人民”一類的標語,他答道:“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具體認識入手。如果一個孩子連他的媽媽都不愛,他還會愛別人、愛家鄉、愛祖國嗎?”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記敘文字數在600字左右。議論文字數在550字左右。 請根據上述材料寫兩個論據。 給材料寫議論文指導之三 要學會做點分析 一、議論文常見毛病: 1、論點 論據 結論 缺少分析 2、分析抓不住實質,不會分析 3、分析不能一以貫之,緊扣一個中心展開,東扯西拉,說三到四,信馬由疆,不著邊際。 4、是在一個平面上兜圈子。 5、在分析中偷換概念。 6、在分析中縮小了論題。 例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開頭:用幾句話概述材料,提出一個認同作者的觀點。 主體:事例論證 結尾: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時代,也同樣需要“先 樂”的精神 分析部分觀點正確,論據恰當,但是缺少對事實論據的分析。文章缺少議論的含金量。如果能就以下某一個兩個問題寫幾句就好多了。 1、憂與樂的本質內涵是什么? 2、先憂后樂和先樂后憂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3、先憂后樂表現了怎樣的人生觀? 4、這樣的人生觀在現實生活中有怎樣的意義? 5、這樣的人生觀在現實生活中應當有怎樣的表現? 結尾:回扣開頭,小結全文。 二、“分析”的要求: 1、要有分析。 2、要有邏輯性。 3、要有思辯的色彩。 三、分析的方法; (一)分析事實論據的方法: 1、推理式:以小見大,以少推多,通過個別論證一般,使論點具有普遍意義。 所以說 2、小結式: 如:論點:“勤于思考,才能有所發現。” 論據:牛頓見蘋果落地,苦苦思索,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茶水沸騰掀起壺蓋而長期探索,制成蒸汽機;阿基米德看到浴盆里的水溢出來而尋根究底,發現了浮力定律。 分析:這些科學家的光輝成果,充分證明只有善于開動大腦機器,勤于思考,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制造。 3、反問式分析: 運用強烈的反問語氣,承上啟下,引入分析。 4、啟發式分析 如:xxx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無畏。如果當初 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知道xxx的名字。但是有些同學不是知難而進而是知難而退,以至荒廢學業,多么讓人痛心啊! 四、常用關聯詞 (一)并列式: - ……一方面……另一方面
2、……一邊……一邊 3、其一……其二……其三…… 4、首先……其次……然后…… (二)、遞進式 ……不僅……而且…… 五、分析能力提高的途徑: 1、多讀優秀作文,從模仿開始。 2、多讀多思,提高自己的認識、理解能力。 3、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先學會寫100個字或200個字的分析。 議論文寫作是否成功,關于在于道理能否說透,分析是否深刻,而深刻的關鍵在于說理的層次性,條理性。 六、實際演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二十世紀初,一位美國的意大利移民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終于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意外推動使他破產了,儲戶也失去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要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說:“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上我是有責任的。我應該還錢。”償還的代價是他和家人三十九年的艱苦生活。他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輕嘆道:“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卻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親愛的同學,讀了上面的材料,你一定會有許多感觸,請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議論文。題目自擬。 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撇,要兩個人才能寫成。如果人人光想著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宇永遠也組合不到一起。 請你根據上面的材料,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人贈言 不要因為某一個夢想未曾實現,而放棄你所有的夢想;不要因為某一次努力曾經失敗,而放棄所有的努力;不要因為某一個朋友曾背叛你,而懷疑一切友誼;……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新的機會、新的友誼和新的力量在等待著你。成功不在于永遠不摔倒,而在于每次都能從摔倒的地方站起來。 要求:①就以上贈言,選擇一個方面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議論文。 4、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術鑒賞課上,老師掛出一幅畫,說:“你們認為這幅畫哪些地方畫得精彩,哪些地方畫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驚異地發現:被某位同學認為最美妙的地方,卻被另一位同學斥為最糟糕的敗筆。老師問大家有何感想,有同學說:“對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同學說:“一件藝術品不可能各個方面都被所有人認可。”…… 最后,老師說:“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情,別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就像我們今天評畫一樣。” 讀了上面的材料,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次,我去聽一位小學老師的公開課。他在黑板上寫了五道題,然后讓一名學生上臺來做。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當這名學生寫完最后一道題的答案“62”時,臺下多數同學都大聲叫喊起來:“老師,他錯了,最后一道題答錯了……” 我滿以為那位老師會馬上糾正這名學生的錯誤,沒想到他卻說了一段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他說:“最后一道題是答錯了,可大家為什么只說他答錯的這道題,而不說他前面四道題都做對了呢?看來,我們是多么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而忽略別人的正確……” 要求:①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議論文。 小結: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 1、高度概括一件事,或敘述一種社會現象,或引用某些人的語言,從中引出簡潔明了的中心論點。 2、從正反兩方面講道理分析論點的重要性(為什么:即這樣做有什么作用;或怎樣做) 3、從正面用幾句話引出古今中外的幾個事例(一定要高度概括,主要突出能證明論點的情節)證明論點,舉例后一定要結合論點用道理分析一下。(詳寫) 4、從反面舉出幾個事例證明論點。(略寫) 注:以上也可以用幾個分論點的形式加以證明。 5、總結上文,指出這樣做有何現實意義 6、辨證地分析一下。 7、扣住中心論點,小結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