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 尹祚鵬 整理
總計統計46名文武狀元,其中文狀元34名、武狀元12名。
朝代 | 科分 | 狀元姓名 | 籍貫 | 備注 |
唐高祖 | 武德五年(622)壬午 | 孫伏伽 | 貝州武城 (今德州武城) | 書中說是河北清河人 朝代不同,地域有所變動,唐代第一狀元 |
唐宣宗 | 大中十三年(859)己卯 | 孔緯 | 曲阜 | |
唐懿宗 | 咸通十四年(873)癸巳 | 孔纁 | 曲阜 | |
唐僖宗 | 乾符三年(876)丙申 | 孔緘 | 曲阜 | |
唐 | 不詳 | 孔敏行 | 曲阜 | |
唐 | | 孔拯 | 曲阜 | |
唐 | | 孔振 | 曲阜 | |
唐 | | 顏康成 | 曲阜 | |
五代后唐 | 同光三年(925)乙酉 | 王徹(che) | 莘縣 | |
五代后漢 | 乾祐三年(950)庚戌 | 王樸 | 東平 | |
宋太祖 | 乾德元年(963)癸亥 | 蘇德祥 | 青州 | |
宋太祖 | 乾德六年(968)戊辰 | 柴成務 | 濟陰(今菏澤) | |
宋太宗 | 太平興國三年(978)戊寅 | 胡旦 | 渤海(今濱州) | |
宋太宗 | 雍熙二年(985)乙酉 | 梁顥 | 須城(今東平) | |
宋真宗 | 咸平五年(1002)壬寅 | 王曾 | 青州 | |
宋真宗 | 景德二年(1005)乙巳 | 李迪 | 鄄城 | |
宋真宗 | 大中祥符二年(1009)己酉 | 梁固 | 須城(今東平) | |
宋真宗 | 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 | 蔡齊 | 膠水(今平度) | |
宋仁宗 | 景祐元年(1034)甲戌 | 張唐卿 | 青州 | |
宋仁宗 |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王俊民 | 掖縣(今萊州) | |
金太宗 | 天會十年(1132)壬子 | 胡礪 | 密州(今諸城) | |
金世宗 | 大定十九年(1179)己亥 | 張行簡 | 日照 | |
金章宗 | 泰和六年(1206)丙寅 | 李演 | 任城(今濟寧東南) | |
金哀宗 | 正大元年(1224)甲申 | 王鶚 | 東明(今菏澤) | |
明太祖 | 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 | 韓克忠 | 武城 | |
明宣宗 | 宣德二年(1427)丁未 | 馬愉 | 臨朐 | |
明神宗 | 萬歷二十三年(1595)乙未 | 朱之蕃 | 茌平 | |
明神宗 | 萬歷二十六年(1598)戊戌 | 趙秉忠 | 青州 | 現存其殿試狀元卷 |
清世祖 | 順治三年(1646)丙戌 | 傅以漸 | 聊城 | 清入關第一個狀元 |
清圣祖 | 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 | 鄧鐘岳 | 聊城 | |
清宣宗 |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 | 孫毓桂 | 濟寧 | |
清文宗 | 咸豐三年(1853)癸丑 | 孫如僅 | 濟寧 | |
清德宗 | 光緒二年(1876)丙子 | 曹鴻勛 | 濰縣 | |
清德宗 | 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 | 王壽彭 | 濰縣 | |
清世祖 | 順治十八年(1661)辛丑 | 霍維鼎 | 濟寧 | 武狀元 |
清世宗 | 雍正五年(1727)丁未 | 王元浩 | 膠州 | 武狀元 |
清高宗 | 乾隆四十年(1175)乙未 | 王懋賞 | 福山 | 武狀元 |
清高宗 | 乾隆五十二年(1187)丁未 | 馬兆瑞 | 臨清 | 武狀元 |
清高宗 | 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 | 徐殿飏 | 掖縣(今萊州) | 武狀元 |
清仁宗 | 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 | 徐華清 | 臨淄 | 武狀元 |
清宣宗 | 道光九年(1829)己丑 | 吳鉞 | 蓬萊 | 武狀元 |
清宣宗 | 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 | 吳德新 | 東明 | 武狀元 |
清文宗 | 咸豐二年(1852)壬子 | 田在田 | 巨野 | 武狀元 |
清文宗 | 咸豐九年(1859)己未 | 韓金甲 | 禹城 | 武狀元 |
清德宗 | 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 | 李夢說 | 陽谷 | 武狀元 |
清德宗 | 光緒十六年(1892)庚寅 | 張憲周 | 鄆城 | 武狀元 |
注:主要依據《中國狀元全傳》車吉心主編,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年版。唐代、宋代、遼代很多狀元因籍貫不詳,所以未列舉全。個別狀元科分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