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和個股趨勢拐點和技術拐點研判方法本質相同但又有差別。
首先說大盤趨勢拐點:
大盤趨勢拐點研判有幾個要素,即均線(位置和形態)、政策面動向、資金面動向。
一、均線
1、長期均線:120日均線,它是重要的長期牛熊分割線標志之一,跌破即長期走熊;反之長期走牛。
2、中期均線:60日均線,它是重要的中期趨勢牛熊分割標志之一。突破后有效站穩或回調后繼續向上,則中期走強;反之中期走弱。
3、短期均線:30日均線,是承上啟下的短期均線標志之一。很多股就是第一波拉升到30日均線即開始回落調整,然后再次向上突破后有效站穩30日均線繼續向上,則短期走強;反之短期走弱。
4、超短期均線:10日均線或5日均線,是最重要的超短期均線標志。股票沿著10日均線或5日均線持續向上拉升,則超短期走強;反之超短期走弱。
均線形態:
均線就如同K線,也有自己的形態。除了常見的多頭排列,空頭排列,還細分為均線粘合后再次發散、均線形狀似老鴨頭、大幅向上或向下發散,結合K線組合形態、成交量、技術指標綜合判斷,每種均線形態都代表著不同的趨勢含義。(詳細解釋見后期文章)
二、政策面
政策面主要關注國際金融局勢變化,國內外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國內貨幣緊縮情況,存款準備金利率變化、央行央票發行和回購變化、國家重要產業規劃出臺,新股發行節奏變化,國家對股市態度及利空利好政策。
三、資金面
近期股市流入流出資金情況,基金、社保倉位變化情況,近期是否有解禁上市或送配。
其次說大盤的技術拐點:
大盤技術拐點研判有幾個要素,即K線(個體和組合形態)、成交量是否良性、技術指標(MACD、KDJ、黃金線、WR反向)。
一、K線
底部三連陽和高位三連陰要重視;雙底形態和雙頂形態要警惕;突破下降趨勢線和跌破上升趨勢線要關注;出現跳空缺口要分清性質好壞;頭肩底和頭肩頂形態要具體分析;V形反轉向上或向下要結合波浪位置、成交量、均線、技術指標綜合判斷;箱體整理(大盤)K線形態、挖坑(大盤)K線形態、波浪(大盤)K線形態、強洗突破(大盤)K線形態要牢記。(切記K線要綜合均線和成交量情況進行分析)
二、成交量
大盤成交量要持續穩定,如果出現上漲無量、持續縮量、放量上漲后迅速縮量、高位巨量滯漲,則上升無法持續;如果出現高位下跌放量而反彈無量、連續放量殺跌、下跌過程縮量陰跌,則維持下跌格局;如果上漲價量配合良好、上漲有量回調無量空跌、下跌末期放巨量且反彈堆量明顯放大,則維持上升格局。
三、技術指標:
1、MACD :出現日線級別(60分鐘級別)頂背離或底背離要引起重視;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要高度關注;
2、KDJ
:60分鐘級別和日線級別的J值變成負值或大于100要關注;金叉和死叉要按照趨勢具體分析。
3、黃金線:原則上線上持股、線下持幣,大盤中期走強時可以適當放寬到“生命線”位置;但如果大盤中期走弱時要嚴格執行紀律。(黃金線是指18日線黃金線買入法)
4、WR反向指標:跌破中軌行情轉熊,沖破中軌行情轉牛。 首先說個股趨勢拐點研判(等同大盤趨勢拐點研判)。
個股的趨勢拐點研判有幾個要素,即均線(位置和形態)、政策面動向、資金面動向。(詳見大盤趨勢拐點分析)
其次說個股技術拐點研判(K線、成交量與大盤技術拐點研判略有不同)。
個股的技術拐點研判有幾個要素,即K線(個體和組合形態)、成交量是否良性、技術指標(MACD、KDJ、黃金線、WR反向)。
一、K線
底部三連陽和高位三連陰要重視;雙底形態和雙頂形態要警惕;突破下降趨勢線和跌破上升趨勢線要關注;出現跳空缺口要分清性質好壞;頭肩底和頭肩頂形態要具體分析;V形反轉向上或向下要結合波浪位置、成交量、均線、技術指標綜合判斷;橫盤(個股)K線形態、挖坑(個股)K線形態、牛三浪(個股)K線形態、強洗漲停(個股)K線形態要牢記。(切記K線要綜合均線和成交量情況進行分析)
二、成交量
個股成交量要持續穩定,如果出現上漲無量、持續縮量、放量上漲后迅速縮量、高位巨量滯漲,則上升無法持續;如果出現高位下跌放量而反彈無量、連續放量殺跌、下跌過程縮量陰跌,則維持下跌格局;如果上漲價量配合良好、上漲有量回調無量空跌、下跌末期放巨量且反彈堆量明顯放大,則維持上升格局。重點關注底部堆量明顯放大,突破前高或下降趨勢個股(直接突破向上或回調后向上突破)。
三、技術指標:
1、MACD
:出現日線級別(60分鐘級別)頂背離或底背離要引起重視;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是買、賣股票重要參照指標。
2、KDJ
:60分鐘級別或日線級別的J值變成負值或大于100要關注;金叉和死叉要按照趨勢具體分析。
3、黃金線:原則上線上持股、線下持幣,個股中期走強時可以適當放寬到“生命線”位置;但如果個股中期走弱時要嚴格執行紀律。
4、WR反向指標:跌破中軌則股票中期走弱,沖破中軌直至上軌運行則股票中期走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