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的“源創圖書”關注我們。源創圖書,您身邊的教育專家!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展開教學溝通分析的是哈佛大學的卡茲頓。卡茲頓借助自己擔任過圣地亞哥多語言小學教師的工作經驗,通過對師生對話的分析來推進教室對話系統的研究。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會話語言成為教室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會話語言是推動教與學的工具,是構筑課堂教學中人際關系的工具;同時又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自我認同及個性發展的重要構成要素??ㄆ濐D從這個立場出發,將教室中的話語提煉為“課程的話語”、“控制的話語”、“個人自我認同的話語”三種不同類型,并設定了如下教室對話溝通中話語功能的“三重核心”。 ▲ 命題性功能——命題性信息的溝通(也可以稱為參照性、認知性、觀念性功 能); ▲ 社會性功能——社會關系的構建與維系; ▲ 表達性功能——說話者的個性與態度的表現。 “命題性功能”是指在教室中某種知識、信息與技能得以傳遞的功能,即認知性功能,是與教育內容的傳遞與學習相關的功能??梢哉f,迄今為止教學溝通的分析主要是以這種“命題性功能”為中心來展開研究的。不過,卡茲頓指出,教室話語的“命題性功能”,在具體教室的社會情境之中,說話者與他者的關系以及說話者自身的自我認同及個性都是密不可分的。當課堂中有誰發言的時候,這一發言在傳遞某種內容的同時,也是在構筑或修復同誰的關系,進而在這一過程中也表明發言者對自身的自我認同與態度。 “社會性功能”是與教室中“對人關系”的構成與修復相關的功能。許多兒童集體學習的教室,是由特有的秩序與統制所支配的場所,又是在這種秩序與統制下不斷重組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的場所。課堂教學語言的“社會性功能”就是在教室中溝通的社會性過程中發揮作用的。 “表達性功能”是與教師和學生的自我認同及個性表現相關的功能。無論教師還是學生,不僅展開著實現教育內容課題、在教室中集體行動的活動,而且也進行著自身的活動。“表達性功能”是指一邊體驗著各種矛盾與苦惱,一邊確認自身的存在價值、表述自身要求的“自我內關系(intra-personal relation)”的功能。 卡茲頓通過分析教室話語的這三種復合性功能,闡明了教與學中語言使用的特征,對保障學生學習機會均等的人際關系及可以變革教室對話結構的溝通能力進行了探究與摸索。
卡茲頓基于具體課堂教學實例進行了多重的對話分析。 第一,卡茲頓發現,教室對話溝通不僅是按照典型的“IRE”的結構規則來展開的顯性過程,同時隱藏著通過師生對話、溝通的語脈本身得以不斷再創造并持續發展的隱性過程。卡茲頓注意到,無論教師或是學生都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著溝通的“語脈創造”。這種“語脈創造”的方略在多數場合是作為變革定型化課堂教學的實踐來展開的,但有時,正如下面的事例所展現的一樣,只是作為一種生存游戲來發揮功用。
教師:“4乘以3 等于幾?” 學生:“……8……” 教師:“2乘以4 等于幾?” 學生:“8?!?/span> 教師:“對,3乘以4 等于幾?” 學生:“9,10,11,12?!?/span> 教師:“那么,3乘以4 等于幾?” 學生:“12?!?/span> 這段對話,從教師的角度看,是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運算“4乘以3”得出“8”的錯誤答案作為出發點,希望學生可以理解自己的錯誤而展開的??墒?,反觀學生,學生不過是熟悉教師的對話結構并根據其結構作答罷了。當教師說出“那么”之后,學生就斷定前面的答案“12”是正確答案??ㄆ濐D指出,教室對話中定型的結構背后所隱藏著的“語脈創造”這一潛在過程,需要通過教師對于學生語言的省察與發現及教師與學生共同探求,將其發展為創造性語脈。 第二,卡茲頓將班級看作文化性、社會性的共同體,指出教與學是文化性的社會性的語言實踐??ㄆ濐D往往用“原住民”和“移民”的關系來說明教室中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 卡茲頓提出,班級是以獨特的語言構成的文化共同體。教師是將這種語言作為母語來運用的“原住民”,而學生則是新來的參與這種獨特的文化共同體的“移民”,首先習得、掌握這種共同體語言的語法并能進行對話之后才能參與學習。 不過,卡茲頓也補充說,這種“原住民”和“移民”的文化隱喻是不足以充分說明教室中復雜的語脈的。這主要是因為教室(班級)與一般的共同體相比,不僅是擁有獨特文化的場所,而且也是教師與學生都不斷地變化,而某一特定的變化得到支持和促進的場所。教室的研究不僅要揭示師生行為的文化性含義,而且必須要結合構成并使這種文化性含義正統化的社會過程來探究。 第三,卡茲頓指出,研究教室中教師與學生的對話行為,不僅要從這個班級的直接的人際關系及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而且要結合學校的制度性文化及與校外的各種關聯加以理解。卡茲頓通過若干案例研究,運用巴弗琴“多聲語言”的概念,發現在看似不經意的發言或對話片斷中,也潛藏著圍繞種族和性別等個人認同的內心糾葛??ㄆ濐D還指出,教室中的對話,比起其內部,是包含、囊括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而展開的過程。 (本文選自佐藤學著《教育方法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標題為小編自擬)
點擊頁末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 源創圖書 | 您身邊的教育專家! ID:yuanchuangtush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