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了解東南亞海島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了。中國豐富的史籍有大量記載。中國人移居東南亞海島也很早就有,只是開始時人數很少而已。
唐朝末年,戰亂頻繁,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廣大貧苦農民無以維生。東南沿海和其他沿海地方的許多平民百姓,不得不鋌而走險,到異地謀生。 “世界各地、最宜于華僑謀生發展的為東南亞地區,以其地土質肥沃、陽光、雨量充足,資源豐富,而地理位置與廣東、福建兩省最為接近,來往較為便利,氣候亦相去不大。浙江、江蘇兩省,雖為沿海省分,謀生發展,中國最大都市上海,近在咫尺,機會很多,無需去國遠行。山東、河北亦為沿海省分,農村過剩人口,既有地廣人稀的東北,可資移植,自無需舍近圖遠,出國遠行。”因此,漂洋過海,到東南亞海島謀生的多為廣東人和福建人。
元代末年,旅行家汪大淵曾二次乘船訪問東南亞、寫下旅行記《島夷志略》,內即有單馬錫有中國人居住的記載。
進入明代,我國的航海技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不僅使用了可辨別方向的羅盤,還可以制造能載千人的船舶。著名宦官、航海家鄭和,曾從1405年(永樂三年)開始,七次航海,經過爪哇、蘇門答臘等地,最遠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共及30多個國家,聞名中外。這種形勢對華人南移無疑是有益的。
華人大批移居東南亞海島,主要是在19世紀中葉以后。這是由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就國內而言,清王朝已定向腐敗,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少數地主、官僚手里,而人口迅速增長。同時,西方資本主義的廉價商品充斥國內市場,沖跨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體制,導致大批農民,手工業者破產。這些無業可以維生的勞動者不得不另謀出路了。 從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已在東南亞海島拓發殖民地。他們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就是缺乏大量的勞動力。與這里相距不遠的我國東南沿海正可以解決這一難題。而且這里的勞動力非常廉價。 在國內外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具有特定意義的、臭名昭著的“豬仔”業。

“豬仔”,顧名思義,是難以與人同而一語的。然而這在腐敗的清朝末年卻公然地成為那些貧苦的出國華工的代名詞。這些華人是活的商品,他們的待遇是非人的,幾與畜物無別,正當東南亞海島急待大批廉價勞動力的時候,一些人聞風而動,他們之中或是殖民者本身。或是由殖民者控制的黑社會分子。這些人先是在東南亞海島當地租來船只,然后開往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大肆掠販勞動力。他們使用的手段極為可恥。不是拐騙,就是公開綁架。被掠來的勞動力集中起來被押往特設的“豬仔館”。 “豬仔館”又稱賣人行。門外懸掛“閑人免進”的英文招牌。里面骯臟不堪。門前有武裝人員把守。他們備有刑具,一方面用來監管所掠集的華工,另一方面用來逼迫強行綁架進來的貧苦勞動者自愿立約實身。待“豬仔館”里的華工達到一定數量,人口販子便在這些人身上烙印上標志、押送到海邊的苦力船,最后運至東南亞海島和海外其他地方,這樣離開國土的華人究竟有多少,難以估量。
殖民者是“豬仔”業的幕后操縱者。據記載,1823年至1882年間,駐馬來西亞的英殖民當局對“豬仔”的販賣情況進行過多次調查,還特別制定了法令。法令聲言“豬仔館”是經過殖民當局批準注冊的,是“合法”的買賣。法令對“豬仔”設置了種種規定,包括:“豬仔”不得私逃,否則“豬仔”要用勞動抵償警方追捕的費用;“豬仔”開始工作以后,不得擅自離開工地,另找工作,違者以私逃論處等等。另外還授予“豬仔館”對“豬仔”格殺勿論的大權。 成批的貧苦華工踏上苦力船,等待他們的是苦不堪言的航行。人說遠洋的苦力船是一個“浮動的地獄”,這一點也不過分。 華工全部擁擠在黑暗的底艙里。沒有陽光不說,空氣混濁不堪、異味撲鼻、令人窒息。船主和人口販子在上面吃喝玩樂,華工在下面得不到足夠的食物,甚至得不到食物,淡水就更談不上了。由于體質虛弱,加上風吹浪打,船身劇烈顛簸,許多華工染上重病,以至死亡。毫無人性的人口販子將尸體投入海里了事。活著的華工不僅要忍受饑苦和疾病的煎熬,還要遭到無端的侮罵和鞭打。等不到船抵目的地,許多華工已成為海里鯊魚的口中之食,活著的也已經弱不禁風了。

華工出國史是一部辛酸的血淚史。它與西方資本主義者殖民東南亞海島有本質上的區別。
華工是移居東南亞海島華人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有許多華人或是在海外親屬的招呼下,或是為躲避戰亂,紛紛南下。因此,東南亞海島的華人在來源上,具體地有不同的原因,在移入的方式上也有不同的形式。其中,充當西方資本主義者在東南亞海島的廉價勞動力是主要的方面。 經過一個長期的移民浪潮,華人逐漸成為東南亞海島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與當地人民一道,同甘苦、共患難,為開發和建設東南亞海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自華人以后,再沒有大的移民浪潮涌向東南亞海島。從結果上看,現在東南亞海島各國還有一少部分西方人,包括英國人、荷蘭人、法國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瑞典人、美國人等。多的有一萬,少的只有幾百。他們移入的時間較晚。 尼格利陀人、馬來人、印度人、華人,西方人一起組成了東南亞海島人。
這是歷史的浪潮推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