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約169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英國皇家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強海軍;并幫助英國成為18和19世紀(jì)最強盛的軍事及經(jīng)濟強國,也是把大英帝國的影響力投射至全世界的重要工具。英國也是世界上發(fā)展航母最早的國家,。“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于1917年訂購的,是第一艘專門設(shè)計的正規(guī)航空母艦,被認為是現(xiàn)代航空母艦的始祖。雖然英國的航母建造起步最早,然而在后期不管是航母的建造還是航母的戰(zhàn)爭中,一直沒有任何出色的表現(xiàn),遠遠落后于美國和日本。從2010年到2014年四年的時間里,由于英國的財政減支計劃,三艘無敵級航母相繼退役拆解。未來,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將成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遠洋主力。不管是從航母技術(shù)上還是還是航母配備上,英國航母跟美國尼米茲航母根本不在同一個量級上,其噸位只有后者的一半多一點。曾經(jīng)的世界海洋霸主根本難以與美國抗衡,只能望其項背了。 英國當(dāng)時的海軍總司令戴維·貝蒂下令將勇敢級戰(zhàn)列巡洋艦“暴怒號”加裝大型飛行甲板、改裝成航空母艦,并做了一系列的試驗。暴怒號的外型猶如巡洋艦與航空母艦的結(jié)合體(類似原始的航空巡洋艦),前方多座艦炮炮塔,后方則是長直的甲板,艦載機起飛并不成問題,但降落時會受到上層建筑氣流影響而十分危險。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原先另一艘要建造為航空母艦的遠洋郵輪“羅索伯爵號”(Conte Rosso)被下令改裝去除掉所有上層建筑,變成“全通式”甲板,而后被命名為“百眼巨人號”。1923年,英國建造了“競技神號”,其為第一艘專為航空母艦來設(shè)計的船艦,擁有許多現(xiàn)代航母的特點:全通式甲板、封閉式艦首以及位于右舷的島式上層建筑。 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HMS Argus,“Argus”是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名字)是英國皇家海軍一艘自1918年服役至1944年的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通式甲板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外型的船艦,但因為其起初并非作為航空母艦而設(shè)計,而只能說具有現(xiàn)代航艦的雛型(第一艘以航空母艦的設(shè)計而建造船只為日本帝國海軍的鳳翔號航空母艦),由于其全通式甲板的特征令它得到了“熨斗”、 “針線盒”(Ditty Box)的綽號。 光榮級航空母艦 光榮級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改建的第一級艦隊航空母艦,也稱為勇敢級航空母艦。光榮級“勇敢”號“光榮”號和“暴怒”號三艦最初竣工時為大型輕巡洋艦,裝備戰(zhàn)列艦級別的大口徑主炮,但犧牲了幾乎所有的裝甲防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三艦均先后被改裝為航空母艦。其中,勇敢號和光榮號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擊沉。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HMS Ark Royal)是英國皇家海軍設(shè)計建造的航空母艦。英國海軍歷史上有三艘用“皇家方舟”命名的航空母艦,1937年命名的是第一艘。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1940年4月投入挪威戰(zhàn)役,“皇家方舟”號的俯沖轟炸機炸沉了德國輕巡洋艦“柯尼斯堡”號。1940年7月隨英國艦隊攻擊阿爾及利亞米爾斯比爾泊地的法國艦隊。戰(zhàn)爭期間“皇家方舟”號主要在地中海掩護運輸船隊。 “皇家方舟”號參加最著名的戰(zhàn)斗是1941年5月圍殲德國俾斯麥號戰(zhàn)艦,“皇家方舟”號的魚雷轟炸機打壞其船舵,為英國艦隊最后擊沉俾斯麥號爭取了時間。 1941年11月13日“皇家方舟”號在運載飛機到馬耳他島后,返回直布羅陀50海里處被德國潛艇U-81發(fā)射一枚魚雷命中,損管失利沉沒。 光輝級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最著名的艦隊航空母艦。它們相對美日的航母艦載機/噸位比要小,但是有更強的裝甲防護。 卓越級(光輝級)航空母艦 該級艦有四艘:光輝號航空母艦, 可畏號航空母艦, 勝利號航空母艦和不屈號航空母艦。最后一條在主機庫下方還有一個只有一半機庫長度的副機庫。勝利號參加了消滅德國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的戰(zhàn)斗。光輝號和可畏號在40-41年是地中海戰(zhàn)事的中流砥柱。前三條艦都參加了45年的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戰(zhàn)斗。在它的基礎(chǔ)上改大了機庫以容納更大飛機的怨仇級航空母艦是其后繼者,它們也有著兩層機庫使得機庫只有14英尺高,無法容納更大的新一代噴氣式飛機。 獨角獸號航空母艦(Unicorn)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自1943年開始服役的航空母艦,主要用途為艦載機進行維修保養(yǎng)。除了經(jīng)歷了世界大戰(zhàn)一直到日本投降外,還參加了韓戰(zhàn)。獨角獸號沒有同型艦,它的設(shè)計深受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所影響。 它先后被派往大西洋、1943年派往地中海、1944至1945年著駐于東印度、1945年再轉(zhuǎn)太平洋,1950年至1953年又到韓國。 怨仇級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于二戰(zhàn)中建造的一級兩艘艦隊航空母艦,它由光輝級的設(shè)計改來,比起前輩來它們航速更快而裝的飛機更多一些。1944年完成時,怨仇號和不倦號在1944年完工后分配到本土艦隊,主要活動是攻擊挪威境內(nèi)的目標(biāo)和提爾皮茨號戰(zhàn)列艦. 之后前往參加了英國太平洋艦隊 (BPF)的戰(zhàn)斗。 巨人級/威嚴級航空母艦 1942型輕艦隊航空母艦也常稱為英國輕艦隊航空母艦,是二戰(zhàn)中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種輕型航空母艦,共被八支外國海軍力量從1944年2001年間使用。它們由民間船廠建造作為介于非常低價低戰(zhàn)力的護航航空母艦和艦隊航空母艦中間的階層。 1942-43年間共以巨像級航空母艦的設(shè)計名下單了十六艘。其中八艘按原始方案完成,其中四艘在戰(zhàn)爭期間服役,沒有一艘參加過一線戰(zhàn)斗。余下八艘中還有兩艘加裝了飛機維護設(shè)備而不是彈射器和阻攔索,用作飛維護修理艦。六艘被改大機庫以安裝更大的飛機,稱為威嚴級。六艘艦到戰(zhàn)爭結(jié)束時一時停工,五艘終于完成(最晚的一艘是在61年完成的)。 無畏級航空母艦 鷹號航空母艦(HMS Eagle R05)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曾操作過的航空母艦,是原訂建造四艘、但實際上只完成兩艘的無懼級(Audacious class)航空母艦之一號艦,其同型艦為弦號R09的皇家方舟號(HMS Ark Royal)。原名無懼號(Audacious)的本艦開工于1942年,但1946年時改名為鷹號,以紀(jì)念1942年時在馬耳他附近海域戰(zhàn)損的前一代同名航空母艦。 鷹號的建造工程曾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而一度停頓,直至1952年才完工。該艦在服役期間,曾于1954年6月至1955年2月期間接受現(xiàn)代化改造工程,加裝了彈射器并改建為斜向飛行甲板。之后繼續(xù)服役,并于1972年時退役,1978年時解體。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R09)開工于1943年,原名"不屈號",但由于在建造時原本被派去地中海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被德國潛艇擊沉,故不屈號改名為皇家方舟號去繼承它,于是本艦成了第二艘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其同型艦為鷹號航空母艦 本艦的工程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而一度停頓,直至1955年即12年后才完工,在經(jīng)過4次現(xiàn)代化改造工程包括加裝飛機彈射器和斜角甲板后已于1978年退役,1985年又有第三艘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下水服役。 半人馬座級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或譯為“漢密士號航空母艦”)于1944年開始建造,在造建時因應(yīng)二次大戰(zhàn)后飛機噴射化而在船頭加裝兩部蒸汽彈射器和在船身左邊的6.5度斜向甲板,這樣其工時延長至1959年才完工服役,1973年后競技神號改為反潛航空母艦而祇載反潛直升機,因此拆除彈射器和斜向甲板上的阻攔索,在1980年至1981年的改裝工程中加上滑跳甲板后運載海鷂戰(zhàn)斗機,1982年的英阿福克蘭戰(zhàn)爭當(dāng)中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旗艦,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已在1986年賣給印度并改名為維拉特號航空母艦。 無敵級航空母艦(Invincible-class)為一系列的由英國皇家海軍開發(fā)與操作的輕型航空母艦,同系列航母共生產(chǎn)三艘,分別為一號艦無敵號(HMS Invincible),二號艦卓越號(HMS Illustrious)與三號艦皇家方舟號(HMS Ark Royal)。 無敵號于2005年7月退為預(yù)備役直至2010年,在減支計劃下已退役拆解。皇家方舟號也在減支風(fēng)暴下于2011年退役,最后是出售給土耳其拆除,卓越號已于2014年8月28號正式退役。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為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型的航空母艦。一號艦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 R08)已于2014年7月8號下水,預(yù)計2016年服役,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 R09)在建造中,預(yù)計2018年服役。 本艦大約65000噸排水量,幾乎比現(xiàn)在“無敵級”航母大三倍。這也是英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船艦和除美國之外世界上最強航母。 |
|
來自: 宛平2008 > 《歷史、時政、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