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新疆北疆克拉瑪依市地區,有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叫魔鬼城。那里有一種非常美的石頭,在人們還未認識它的時候,總是懷著純樸憨厚的情感對它贊美不已。當我們第一次看到此石頭時,首先就被它那美麗而高貴的氣質所吸引。經玉石專家檢測機構和眾多收藏愛好者多年深入研究和探索,終于為世人所認識,因它產于古絲綢之路,以金黃色為貴,內有蘿卜絲紋理而得名——金絲玉。
一、籽料
金絲玉原材料都是獨石,也就是我們行話中的“籽料”。它們以高貴孤傲的形態,以個體形式單獨地存在于魔鬼城的區域內、沒有山料,也沒有可以開采的礦源,它們只存在于戈壁地表,是地球母親對荒漠戈壁最摯愛的補償。
在常人認識的玉材中,白玉和翡翠等原料中的籽料大的有時可達上千公斤,小的以克算。而產于新疆魔鬼城的金絲玉籽料,大的只有二公斤左右、小的只有論克了,所以這就形成了它珍稀的一大特征。
二、材質
隨著金絲玉原料的大小變化,出現了又一種規律。原料越大材質就越溫潤。而材料外形越小,質地就往通透滋潤里走。
好的金絲玉材料在通透度達到一定的高等級下它會擁有“熒光”效應,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珠光寶氣”。這一類金絲玉的原材料檔次是極高的,它適合創作成為首飾類作品,制作出的首飾光芒四射,由首飾內部發出的“寶光”突顯出一種高貴的氣質、美艷不可方物。當你第一眼看到它時,會發出由衷的驚嘆、拍案叫絕,感嘆我們國家也會有如此精美的彩色寶石。這就是它又一特征“熒光”效應,就像當地人經常講的一句話“這石頭有寶光!”
三、硬度
我們在創作和研究中發現金絲玉有著堅硬的質地,一般都在摩氏七度左右,有些甚至在七度以上。而且在加工過程中感到,金絲玉這材料對雕刻工具,如鉆等工具的磨損特別大。相對同樣工時的翡翠等硬玉類對比,工具的磨損程度要大一倍左右,所以在制作工藝上有一定的難度。這一點也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為什么歷史上遺留下的玉石雕刻作品中,金絲玉的作品比較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四、色彩
魔鬼城的金絲玉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特點,就是色彩豐富多樣,基本色有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在以上四種基本色的基礎上,紅色就有深紅、絳紅、紫紅、玫瑰紅、粉紅、棕紅等數十種,還有黃色,從老黃到深黃再發展到檸檬黃,以及淺黃,色彩層次變化萬千極其絢麗。相對而言藍色和鮮艷的綠色較少見。金絲玉中也有很高貴的白色料,料質溫潤白度堪比真正的羊脂玉,細膩度、油性、均可比美上等和田白玉。
五、俏色
金絲玉還有一很獨特的特征,于很多材料中會出現一種現象,往往一塊料上會出現兩種以上的顏色。比如黑和黃、黑和白、紅與白、紅與黑、黃和白、黃與紅等等。但它也有一定的規律,如質地越是通透的材料會較少見三種顏色以上融合在一起的。有很多種色彩相混合材料,質地應該一般近溫潤。
六、結構
金絲玉的分子結構排列,具有很明顯的方向性。該材料的敲口和崩口上,又非常明顯地呈現參差狀。這一現象和白玉、翡翠的結構也一致。
在研究中發現,金絲玉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材質相互粘合在一起的現象,例如:材料上有一部分是質地極其通透的,而和它相聯的另一部分卻是很明顯地非常不通透,而且它們兩者之間的界線又很明確。這條分界線有幾個特征,第一、分界線兩邊的材質質地截然不同;第二、分界線基本上就是此材料的分子排列方向線;第三、分界線基本上是筆直的無彎曲的。相對翡翠、白玉等很多玉料而言,如果同一塊料上出現不同質地的地方,硬度相差是很明顯的。而且金絲玉的同一材料兩邊質地不同,但硬度卻相差無幾,基本上可以達到制作人員是無法感覺到有硬度上的差異,此為金絲玉與別不同的微妙之處。
七、彩虹效應
我國新疆魔鬼城地域所產出的金絲玉,在很大一部分半通透的材料中,在一定角度下會折射出一種象黃金一樣色彩如沙子般的閃光點,當地人把它稱為“金沙”,而在放大鏡下,卻呈現出一朵朵像彩虹一樣的五顏六色的光芒,炫目耀眼,光芒四射,極其神秘而又輝煌,據說歐洲也有人稱之為“彩虹寶石”。
隨著目前世界各地對彩色寶石的不斷追求和重視,我們堅信國人對金絲玉這來自新疆的玉石新貴會越來越熟識越來越喜愛。魔鬼城里的寶石——仿如樓蘭公主那美麗而清亮的眼淚它必將閃耀出令人矚目之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