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3月21日發布消息,已在軌工作1630天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完成了與三艘神舟飛船交會對接和各項試驗任務后,因其已超期服役兩年半時間,正式終止數據服務。 △央視新聞視頻: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 設計在軌壽命兩年 不辱飛天使命 天宮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個載人空間試驗平臺,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內部有效使用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設計在軌壽命兩年。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入軌。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完成我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并進行了二次自動交會對接。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在此之后,天宮一號出色地完成了與另外兩艘神舟飛船4次交會對接的使命。2012年6月,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景海鵬、劉旺、劉洋三名航天員首次進入天宮一號。在2013年6月神舟十號的對接任務中,天宮一號承擔了更多使命:航天員開展“太空授課”、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中短期在軌駐留等。
超期服役兩年半 數月后在大氣層燒毀 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后,天宮一號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間,本著“充分利用、挖掘潛力”的原則,科學家們精心運營維護、嚴密實施監控,繼續利用天宮一號開展了航天技術試驗、對地遙感應用和空間環境探測,驗證了低軌長壽命載人航天器設計、制造、管理、控制相關技術,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模擬圖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目前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仍在持續、密切的跟蹤監視之中。根據預測,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將在今后數月內逐步降低,并最終再入大氣層燒毀。 天宮二號“接力” 載人航天再啟新征程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也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于2016年第三季度發射,隨后與搭載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對接,2017年上半年,天宮二號還將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對接。 天宮二號,將實現航天員駐留太空30天; 天宮二號,將搭載全球第一臺冷原子鐘; 天宮二號,將進行“從種子到種子”的植物全生育發展過程實驗; 天宮二號,將試驗從太空分發量子密鑰; 天宮二號,將搭載中瑞聯合研制的伽馬暴探測設備,探索宇宙奇觀; 天宮二號,將開展材料制備試驗,研究納米復合光學材料、高性能熱電轉換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 期待天宮二號引領載人航天,踏上新征程! 猜你喜歡 本期監制/楊繼紅 主編/侯振海 編輯/孫毛寧 央視新聞 |
|
來自: 昵稱3141326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