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筒高15.4厘米,直徑8厘米,青花,上繪蟾宮折桂圖。一書生頭戴方巾,身穿長袍,腳蹬布鞋,顯得溫文爾雅,他面帶微笑,金榜題名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一孩童頭束發(fā)髻,右手高舉桂枝,扭頭對著書生高喊:中舉了!中舉了!真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們身后是兩棵枝葉茂盛的桂樹,枝頭結(jié)滿了桂子,腳下是綠綠的小草。整個畫面充滿活潑、喜悅的氣氛,讓人看了心花怒放。
蟾宮即月宮,是上界神仙為仙女嫦娥建造的一座宮殿。因為這座宮殿是一個具有宇宙靈性的蟾蜍幻化而成,所以又稱作蟾宮。農(nóng)歷八月古稱桂月,是賞桂的最佳月份。賞桂和賞月同在一個時間,美麗的神話中桂樹成了月宮中的神樹,攀登月宮折取桂枝便成為凡人心神向往的一件大快事。
古人把金榜題名比作“蟾宮(月宮)折桂”,來源于晉武帝泰始年間有才華的雍州刺史郄詵對自己的評價:我就像廣寒宮中一枝桂,昆侖山上一片玉。這以后“蟾宮折桂”就成了杰出人才的代名詞。唐朝時把攀折月宮桂花比喻為考中進(jìn)士,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先考中進(jìn)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來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寫詩祝賀說:“折桂一枝先許我,穿楊三葉盡驚人。”宋代的僧仲殊在《金菊對芙蓉》中借用神話傳說贊美月宮桂花:“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引騷人乘興,廣賦詩章。幾多才子爭攀折,嫦娥道三種清香,狀元紅是,黃為榜眼,白探花郎”,將桂花的花色——紅(丹桂)、黃(金桂)、白(銀桂)與科舉中殿試的前三名聯(lián)系起來,精妙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