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思維導圖。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優秀的媽媽給孩子手繪的暑期計劃,簡單明了,一張圖表達出至少2頁文字的內容。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件非常好用的學習工具,不僅可以用在工作生活中,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后用在復習功課上! 我開始找來思維導圖的創始人東尼·博贊的書來看,了解基本的思路后,又找來一本臺灣人寫的“本土化”思維導圖工具書。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思維導圖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用來它自己的履歷,可以用它畫會議紀要,可以用它畫野炊物品清單。 看完了這兩本書,我已經躍躍欲試要畫出第一張思維導圖啦!的確,它非常簡單好用,容易上手,而且對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很有效。 我希望可以熟練運用思維導圖,同時逐漸滲透給孩子這種好的方法。 為了寫好這篇文章,當然首先要畫一個思維導圖了。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思路:
思維導圖是什么? 英國一位教育家東尼·博贊,是一名“學習專家”,獲得心理學、英語語言、數學、一般科學等數個學位,擅長合理利用大腦功能提升記憶力。 他研究出很多提升學習效率和記憶力的方法,思維導圖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思維導圖的普及,博贊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演講家之一,用他的方法幫助了全世界的人們。 思維導圖是一種學習工具,用圖的方式,理清思路,讓無論是畫圖人還是看圖人都能擺脫繁冗的文字,一目了然地獲取重點信息。 思維導圖有什么好處? 幫助記憶 東尼·博贊擅長研究記憶力的提升,思維導圖這個工具,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幫助記憶。比如,我今天要去超市買東西:酸奶、衛生紙、洗潔精、牛肉、花盆架、拖鞋、巧克力、魚、牙刷、香皂。。。 這樣雜亂無章的在腦海里想一遍,到了超市能買齊一半東西就很不錯了。 當然,還可以列個清單,舉著清單一樣一樣放到購物車。但這顯然無法便捷高效地完成購物任務。 所以,我畫一張思維導圖,來幫助我記憶,更快更好地買到東西: 對著這張圖,我可以在超市分區分類找到要買的東西,效率很高。 理清思路 去年寫的幾篇文章,都用思維導圖來幫助理清思路,規劃好寫作條理: 畫出思維導圖后,按部就班地寫作,成稿就是一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文章了。 這個寫文章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在孩子的作文上。讓孩子在寫作文前,先用思維導圖畫個提綱,自然事半功倍。 鍛煉概括能力 畫思維導圖的第一個要點就是拿出一張A4紙,把所有的內容都畫在一張A4紙上。內容越多,越鍛煉我們歸納、提煉、概括的能力。思維導圖的意義之一就是精簡,一目了然。如果一個內容在一張紙上畫不下,那就需要再鍛煉一下概括能力咯! 現在有不少思維導圖軟件,用電腦畫出來的思維導圖就不太受紙張篇幅限制,但圖越復雜,我們對內容的掌握度越低。因為信息太多了,大腦無法瞬間捕捉到最有用的。 這是我讀完一本書后,把書中內容用電腦軟件畫了導圖: 做了圖后,只要我想要溫習這本書的內容,打開圖就可以大致回憶起來。 思維導圖怎么畫?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看完博贊的入門書和臺灣人寫的本土化入門書后,完全可以畫出簡單的導圖了。我歸納出幾個要點: 思維導圖的畫法 1、一張A4紙,橫向擺放,主題寫在正中央。 2、幾只彩色筆。從中心依次延伸出脈絡,脈絡是曲線,由粗到細。每個脈絡用不同顏色。這是為了便于記憶,印象深刻,一眼抓到重點。 3、每個要點要寫在脈絡上面,字數的多少和脈絡的長度保持一致。 4、每個主脈后面可以再延伸支脈,但遵循簡明扼要的原則。脈絡不宜太多,否則不利于記憶,導圖的優勢也就不明顯了。 5、多用圖畫、符號來表示,增強記憶。 以上這段文字,我用一張導圖來概括: 是不是簡明很多?拿出一張紙,開始畫吧! 展示與推薦 博贊的書,理論性較強,對初學者有些復雜。如果想盡快上手,建議讀一讀臺灣人寫的這本《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是本土化、簡易化的指導,可操作性很強。看一段這本書,馬上就可以畫出一張圖了。 看完這本書,我做了思維導圖: 這是作者給出的履歷: 書中展示的一張導圖: 讀完這本書后,我也給孩子用導圖做了一張月總結: 我更習慣手繪,因為繪畫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電腦和手機APP也有一些軟件,輕松好上手的,但總覺得不如手繪隨心所欲。 當然,我還處于思維導圖學習的入門階段,如果想要隨心所欲地把思維導圖拿來運用,還需要深入研究。 感謝博贊。僅僅入門階段,我已經感到受益匪淺了! 祝大家畫得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