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供銷總社在張以儉擔任主任期間,曾獲得系統的先進單位。但是,先進“光環”背后,卻見不得光:張以儉在推進全市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中,違規為不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申領專項資金。在涉農企業老板的“圍獵”下,張以儉不僅收受賄賂,還設定“感謝費”標準,主動索賄,甚至違規出借巨額公款,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最終,張以儉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被移送司法機關。 江蘇省淮安市日前召開全市涉農領域警示教育大會,會上播放了警示教育片《權力的放縱》,片中淮安市供銷總社原主任張以儉的“雙面人生”,讓與會黨員干部唏噓不已。 據了解,張以儉任市供銷總社主任期間,該社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系統的先進單位。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樣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下,卻隱藏著張以儉的嚴重違紀行為:他在推進全市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中(簡稱“新網工程”),為多家不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提供虛假證明并使其獲得專項資金;收取涉農企業老板的“感謝費”;違規出借公款,給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利用職務便利,幫助企業騙取涉農資金 2007年,44歲的張以儉被提任淮安市供銷總社主任。他意氣風發、雄心勃勃,立志要干一番事業。然而,在他看來,供銷系統大多已改制,市供銷總社是個沒有什么權力的“清水衙門”。面對工作僵局,張以儉一籌莫展。恰逢此時,上級供銷系統為健全農村市場體系打造“新網工程”,并設立了專項資金。按照要求,除了涉農企業自身資產等方面的條件外,基層供銷社在涉農企業中達到一定參股比例,也是涉農企業申請專項資金的必備條件之一。 “爭取專項資金越多,不就越能說明我‘新網工程’做得好嗎?淮安有那么多涉農企業,市供銷總社雖然資金不多,但通過虛假參股方式就可以為涉農企業爭取專項資金。”“新網工程”的出現,讓張以儉找到了一條“陽光大道”。 此后,在張以儉指使下,淮安市供銷總社市場建設處處長孫宏斌(另案處理),將很多不符合條件,但“能跑能送”的涉農企業“巧手包裝”,并幫助其拿到“新網工程”專項資金。 從2008年到2015年,經張以儉一手操控,市供銷總社先后幫助多家不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違規獲得上級撥付的大量“新網工程”專項資金。面對“成績”,張以儉飄飄然起來,認為自己為淮安供銷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走向違紀違法的深淵。 設立“感謝費”標準,向企業轉嫁個人開支 這時的張以儉已然成為涉農企業老板的“財神爺”。違規獲取“新網工程”專項資金的老板們為繼續獲得專項資金,對張以儉百般討好,有求必應。張以儉家中裝潢、因私外出,老板們都搶著買單。 有一次,一名老板在出資請他旅游時,張以儉看中一件根雕藝術品,因價格不菲,張以儉舍不得購買。這名老板看出他的心思,立即付款買下根雕送給他。諸如此類情況不勝枚舉,面對老板們的“糖衣炮彈”,張以儉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了,對“會做事”的老板青睞有加,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騙取“新網工程”專項資金。同時,張以儉心中的欲望也如野草般蔓延,從收受土特產,到收受巨額賄賂,最終發展到向涉農企業索賄。張以儉將涉農企業申請的專項資金數額與收受的“感謝費”掛鉤,要求涉農企業獲得100萬元專項資金就要送3萬元“感謝費”給他,200萬元送6萬元,以此類推。 除此之外,他還想方設法轉嫁個人費用。為了包裝自己“雅官”形象,在其小說作品《大時代》出版發行過程中,他策劃了一場個人作品研討會,背后卻要求有求于自己的涉農企業老板承擔研討會的各項費用。截至案發,張以儉先后70余次收受他人錢物近100萬元。 私自出借公款,致國有資產流失 隨著擔任一把手時間越來越長,加之企業老板、部分下屬的吹捧,張以儉漸漸開始搞“一言堂”,聽不進不同聲音,在財務、人事、項目、資金等重要事項上一個人拍板、一支筆簽批,絕不容許班子里有不同的聲音。 2011年初,市供銷總社位于市中心的原辦公地點拆遷,市供銷總社獲得了近5000萬元的拆遷款。通過“新網工程”項目結識他的涉農企業老板張某等人得知后,紛紛以各種名義找張以儉借錢。拿人手軟,張以儉以前收受過這些涉農企業老板的錢物,因此他明知私自出借公款是違紀違法行為,但還是將市供銷總社的拆遷款借給了他們。 在出借公款過程中,對于借款金額相對小的,他直接繞開班子成員,要求分管主任和財務處長直接簽字。對于借款金額較大,必須經黨組會研究決定的,他事先與相關黨組成員商量后,再例行開會通過,即使個別班子成員提反對意見,他也命令執行借款決定。時至案發,仍有大量借款被相關涉農企業借走后無法歸還,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 在張以儉的“帶領”下,全市供銷系統一些黨員干部以“服務企業”為借口,先后違規為多家涉農企業提供虛假證明,幫助他們騙取“新網工程”專項資金,嚴重破壞了供銷系統的政治生態,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張以儉視黨紀國法為無物,大搞權錢交易,最終,張以儉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淮安市紀委以張以儉案件為突破口,深挖細查,將全市供銷系統涉嫌參與為涉農企業提供虛假證明申領“新網工程”專項資金的23名黨員干部立案查處,其中縣處級干部3人、鄉科級干部8人;7名黨員干部被移送司法機關。(淮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