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在線咨詢問得了肩周炎怎么辦啊?又該如何來治療?那筆者今天來說說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又名五十肩、凍結肩、漏肩風,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臨床常以肩部疼痛和肩關節功能障礙為主要特點,該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肩周炎多因老年體弱,肝腎不足,氣血虛虧或大病之后,氣血虛損,營衛不和,筋脈失養,骨憊懈惰,復感風寒濕邪,外邪蘊入經絡,阻滯經絡致肌肉枯萎、肢體疼痛,活動不利;或因過力勞傷,或閃筋之后氣滯血凝,血不榮筋,關節拘緊;或肝氣郁結、氣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 根據病因病機可將其分為氣虛型、風寒濕型、損傷型、氣滯型四型。 氣虛型:多見于老年患者或久病之后。發病較緩,初覺肩部困痛,活動后減輕,休息后復現,日漸加重為持續性疼痛,肩關節受限,重者摸頭、吃飯、解系腰帶均不能為,夜間酸困不能入睡,肩部肌肉瘦弱,舌苔薄白,脈弦數。 風寒濕型:肩部重著,如壓重物,呈廣泛性鈍痛,甚則如刀割樣,畏寒怕冷,遇寒則重,遇熱則舒,晝輕夜重,關節活動受限,舌質淡,苔白,脈弦緊。 損傷型:見于外傷后有長期固定或制動史,或過力勞傷,稍活動較輕,活動過度疼痛加重,肩部筋肉消瘦,上臂前外側困酸,肩關節活動受限,舌質紫黯,苔薄黃,脈弦澀。 氣滯型:多見于女性,以關節刺痛,走竄痛為特征,與情志變化有密切關系,喜則痛緩,郁怒則痛重,苔白,脈弦細。 筆者在治療肩周炎常用中藥內服、針灸、推拿、中藥熱敷和功能鍛煉等方法來辯證施治。因中藥內服、針灸和推拿需專業醫師來辯證施治,故在這里不再論述。下面介紹簡便而又療效好,又可以自己在家施行的中藥熱敷和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 中藥熱敷:當歸、川芎、姜黃、羌活、紅花、白芷、防風、乳香、沒藥、續斷、木瓜、透骨草、威靈仙、桂枝、細辛各10克,研為粗末,裝入縫好的長方形棉袋內扎緊。每次2袋,每袋灑上白酒30毫升,水20毫升,蒸35分鐘后取出,輪換敷于患處,每次敷40分鐘,每日2次。每2袋藥用3天為1療程。 功能鍛煉: 前臂開合法:上臂自然下垂貼于胸壁,雙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以雙上臂為軸,作前臂開合活動,從而達到促進肩關節旋轉活動,使粘連的肩關節筋脈舒展,氣血暢通,疾病痊愈。 雙手抱頸開合法:雙手抱住頸部作肘關節開合活動,使肩關節內收、外展,活動力度和范圍由小到大。 以上活動每日2-3次,每次活動10-20下,逐漸增加活動量和范圍。 患手爬墻法:患者站于距墻約30厘米處,面對墻壁,將患肩前屈上舉,逐漸爬高,以盡可能高為度。每日4-5次,每次10-20分鐘。 功能鍛煉時要輕柔和緩,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有節制的主動功能鍛煉,才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 肩周炎在疼痛的急性期切忌使用按摩和過量的自主鍛煉,否則可使氣血愈瘀愈凝,筋脈拘急而加重病情,因本病屬中醫痹證范疇,故應注意保暖,不可使患肩受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