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導讀】 前天有茶友說到紫砂壺的目數問題,問到紫砂壺的目數是不是和壺的級別有關? 其實紫砂壺的目數,是形容紫砂泥粗細的一個指標,與級別是沒有什么關系的,而與紫砂壺的質感有關。 紫砂泥料在開采后,經風化,除雜質,粉碎,使用篩子過濾后泥料的粗細,稱為“目數”。這一個過程也叫“過目”。以60目為基準,相對目數越大泥料越細膩,反之則越粗糙。 最初,紫砂泥的目數多為26-35目;清朝早期為35目;清朝中期為55-60目;1958年以后開始出現機械過目,目數穩定在60目左右。 目數越高的壺顆粒感越不明顯,給人細膩秀氣的感覺。目越低的壺顆粒感越強烈,有種粗獷豪放的氣質。各種目數呈現出的味道,取決于個人的喜好。 比如,我們經常在一些紫砂壺上看到小黑點。其實,那些就是以鐵質和石墨為主的雜物質,經過高溫的燒制,鐵質會在壺上呈現出突出的小黑點。有些人覺得有鐵質才有味道,有些人會覺得干干凈凈比較好,這個是各有所好。 目數高的紫砂壺,密封性高,也比較好養,但不宜泡高香型的茶;相反,目數低的紫砂壺,透氣性好,但也相對應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養出韻澤,泡出來的茶口感比較醇厚。 以后大家就可以通過看紫砂壺的質感,根據不同茶的不同需求,來選擇購買對應的紫砂壺啦。當然,影響紫砂壺質感的,也還有其他一些方面。 比如說,窯溫高,溫度均勻,則紫砂壺表面玻相度高,表面顯得更有光澤,更有質感;反之看上去就會干燥粗糙些。但影響壺的質感,主要還是以目數為主。今天就不多說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