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孝陵神道石像生(帝陵紀實·清東陵)![]() ![]() 孝陵是清東陵的祖陵,也是規模最為宏大的一座,其他四座帝陵均位于孝陵左右兩側。孝陵的神道長5.6公里,其中神道石像生部分就有近1公里長。從景區門口最觀光車本還有石牌坊和大碑樓兩站,司機為了省事竟直接開到了石像生臥象的位置。于是我直接下車,并沿神道向南走到望柱處,再沿神道一路向北走到龍鳳門。這才是游覽的正當順序。 孝陵石像生共有18對,數量不只在清代帝陵中最多,也較明長陵要多。按照定制,這些石像生被安置在案山后、龍鳳門前的神道左右兩側。為首的便是一對六棱形石望柱,周身雕滿祥云,高7.17米。柱北石像生18對,由南往北依次是臥獅、立獅、臥獬豸、立獬豸、臥駱駝、立駱駝、臥象、立象、臥麒麟、立麒麟、臥馬、立馬各一對,另有武將、文臣各三對,高2.6米。武將石雕全身甲胄,鐵甲上飾四團正龍補服,乃親王爵所穿,文臣石雕服飾為正一品,頭戴暖帽,胸前方補上為仙鶴一只,頸掛朝珠108顆。 這些石象生并非與孝陵同時完工,而是在后世皇帝統治時期屢有增補,直至乾隆年間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當然這仍然屬于清朝前期的雕刻藝術,比之于乾隆朝以后的石像生,確實有著滿足入主中原之初的豪氣與霸氣。石像生雕刻線條飽滿、粗狂,人物體態豐滿,孔武有力。然而到了清朝中晚期的帝陵,石像生趨于呆滯、瘦弱,顯然與當時的文化密切相關。 望柱前北望神道石像生群 望柱 望柱 望柱 坐獅 坐獅 坐獅 坐獅 ![]() 立獅 立獅 ![]() 立獅 ![]() 立獅 ![]() 坐獬豸 ![]() 坐獬豸 ![]() 坐獬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