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紅樓夢》衍生出“紅學”,甚至更有人以此成名,乃至“成家”,曹雪芹活著饑寒交迫,生活無以為繼,不曾想死后倒養活了無數人,這是落魄的曹雪芹做夢也沒想到的。曹雪芹塑造了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后人也對賈寶玉悲劇性的愛情、宿命的人生歷程抱著深深地同情,殊不知,我們的同情都用錯地了!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的話,我們分析分析賈寶玉的性格特點,對他的戲劇性的人生結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賈寶玉根本算不上一個男人,他只能算是一個女性化的大男孩。他從小就在女孩堆里混,錦衣玉食,涂脂抹粉,吟風弄月,整個一花瓶;更兼體質虛弱,多愁善感,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完全一藥罐;甚至也沒有什么男性的性征:他長得“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面如傅粉,唇若施脂……”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品嘗姑娘們的胭脂、口紅,以至于說出了這樣驚世駭俗的名言來: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人便覺濁臭。心理上對人際交往已經有了障礙,排斥同性,以情種自居,喜歡往女人堆里鉆。 依賴性強,競爭力差是賈寶玉明顯的特征。有那么多的女孩喜歡賈寶玉,并不是因為賈寶玉作為一個男人的人格魅力,而是因為他的身世,背景。襲人、晴雯、五兒這些丫頭的動機很明顯,甘愿做小;林黛玉呢,僅僅是為了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嗎?薛寶釵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沒有傳說中的“金玉之緣”那么簡單。剔除賈寶玉身上的種種光環,以一個女孩的眼光審視,你能把一生托付于賈寶玉嗎!他能對你負責嗎,能養活你嗎,能給你提供保護嗎,能和你相愛相守一生嗎!甚至于,他能養活自己嗎?離開榮府,他能獨立生存下去嗎?這些答案不言而喻。賈寶玉根本就沒有任何生存能力,更沒有什么特長。不文不武,最最關鍵的是他對那些積極的人生態度持最堅決的否定態度,冷嘲熱諷,把那些熱衷于仕途經濟之人稱為“祿蠹”!男人靠科舉改變自己的生活、命運難道有錯嗎!科舉有其局限性,但在那個時代你還有別的選擇嗎?就像現在,我們明知高考的弊端、明知大學畢業工作難找,但不上大學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嗎?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幸福既有精神層面的,也應有物質方面的享受。我們堅信人間有真愛,可人生不可能簡單到喝著西北風而去奢談愛情。和他在一起生活,“面包不會有的,糧食不會有的,一切都不會有的!”賈寶玉對社會、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缺少正確的認識,目光短淺,認識偏激,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缺少積極的人生態度,在男人中已落下乘,一旦離開他生存的土壤,必將窮困潦倒,無以為生。可以說,曹雪芹的人生經歷就是賈寶玉假想結局最好的詮釋。 賈寶玉更不能給人安全感。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男一號賈寶玉的扮演者楊洋是這樣理解這個角色的:懂生活,懂女人,但不懂世事。應該說這個解讀是很到位的,但我覺得這樣理解也許會更好些:賈寶玉懂女人,但不懂生活!《天龍八部》中,段正淳是見一個愛一個,哪個都好,對哪個都一往情深。賈寶玉亦然。賈寶玉自詡為情種。他自稱“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只愛林黛玉一人。這種愛更可怕。這種戀愛心理的另一種結局是:一旦移情別戀,便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的。正常的邏輯是:越是愛得轟轟烈烈死去活來越是忘得干干凈凈徹徹底底。愛是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賈寶玉口口聲聲說心里只有林妹妹一人,實則不然。他一邊對天發誓非卿不娶,一邊又到處留情。秦可卿、襲人、晴雯……哪個與他沒有瓜葛?因為賈寶玉太會哄女人了!即使他是無意而為,但難保身邊的一些女孩子不去作非分之想。所有人都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姻不看好。水至清則無魚,因為這樣單純的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是無法想象的。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談情說愛可以很浪漫,婚姻生活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交響曲。狗尾續貂的高鶚讓林黛玉淚盡死去,就是不讓賈、林結婚。這簡直就是大錯特錯!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不諳世事的賈、林如愿以償地牽手完婚,然后在婚姻的圍城里苦苦掙扎、消磨盡所有的憧憬、美好、依戀……然后呢,賈寶玉就會認識到薛寶釵的可愛、可敬之處,一旦如此,他還會對林黛玉有半點的情分、留戀嗎?那時,林黛玉怕是連哭的眼淚都沒有了! 沒有責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是賈寶玉最無法讓人原諒之處。賈寶玉在證明了自己的應試能力之后出家當和尚,這恰恰是他最大的人生敗筆!此時的賈府還能經受這樣的打擊嗎?這無異于在所有人的傷口上撒鹽啊!林黛玉、元春、賈母、王熙鳳、鴛鴦、迎春相繼死去,噩耗一個接一個,哪個人能承受得了?賈赦、賈珍獲罪流放,賈府被抄,家業凋零,簡直是禍不單行!父母已是年邁,哥哥賈珠早亡,侄兒賈蘭年幼,弟弟賈環不成器,賈璉焦頭爛額……多事之秋,賈府還有誰能鐵肩擔待呢?只有賈寶玉了!千鈞重擔,舍我其誰!斧鉞加身,凜然向前!男兒當自強,不枉塵世走一場!此時的賈寶玉在哪里呢?躲在新房里長吁短嘆,顧影自憐,甚至還要眾人替他操心。更兼薛寶釵已有身孕,作為一個準父親,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嗎?你已經辜負了林黛玉,又何必再去耽誤薛寶釵的一生呢?對父母不孝,對兒子不養,對妻子不愛,沒有一絲家庭責任感,沒有一毫家族榮譽感,沒有一點社會使命感,只顧自己的悲悲戚戚,這樣的男人,還算得上是人嗎? 造成賈寶玉這些畸形性格的罪魁禍首便是賈母。作為賈府的最高權威,她沒能為賈寶玉選擇正確的教育環境,只是一味溺愛、偏袒,甚至不容許賈政去管教;也沒有為賈寶玉選擇良好的生活環境,放在大觀園里、女兒國中,性格嚴重扭曲。“玉不琢,不成器”,寶玉之“玉”,這塊補天之才,終究還是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