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實一半屬實,但所謂“報道”,并不能涵蓋所有情況。
其一,盜墓一事,淵源已久,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考古發掘不過始于近代。故而,十墓九空的狀況,很多是歷朝歷代累積頻繁的盜墓行為導致的,不能歸咎于近幾十年。
其二,作為從業者,必須承認,盜墓者有時的確嗅覺敏銳。而他們與考古研究的目的不同,導致他們的找墓能力確實很強。說白了,他們就是為了找某時某地的隨葬品,而考古學工作者要考慮到的往往是這一地區的整體地史、歷史沿革、各類遺跡(包括城址、灰坑等等,不完全只是墓葬),還有嚴格按照田野工作操作規程進行發掘,所以常常會在這個過程中“不小心”被盜墓者搶了先。
其三,有些地區,考古工作者不是不知道有墓葬有遺跡,但是出于對古代歷史文化的保護的目的,我國目前的發掘仍多為搶救性發掘。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發掘。這就讓盜墓者鉆了空子。考古工作者有各種各樣的顧慮,現有的發掘水平、科學技術不能滿足某些遺跡遺物發掘要求,如果不能完整科學地揭露遺跡遺物,不會進行發掘。而盜墓者沒有這樣的顧慮,會直接用炸藥或者一些更加暴力的手段,攫取墓葬隨葬品,其罪可誅。
當今很多媒體,為了博人眼球,發布一些傾向性很重的報道,使得公眾對考古工作的理解有一定偏頗。考古工作者也在逐漸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知識,讓公眾了解考古,關注考古,甚至參與考古。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