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土面積,深圳是上海的1/3、廣州的1/4、北京的1/10;論經濟總量(2015年),深圳GDP是上海的70%、北京的76%、廣州的97%。但根據最新的“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深圳已超越北京、廣州,直逼排名第二的香港和第一的上海,把天津、蘇州、重慶、杭州和武漢等都甩在了身后。深圳的競爭力,源于其強大的創業創新能力。 作為“創業創新型”城市,深圳是新三板的掛牌企業大戶,深圳軍團也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新勢力!深圳,為什么這么牛? 中國“雙創”看深圳,深圳“雙創”看南山。 3月30日消息:截至目前,南山區累計培育上市企業115家,居全國區(縣)第二。115家上市企業中,A股上市企業共計80家(中小板34家、創業板19家、主板27家),海外上市(包括港澳臺)企業35家。南山區還儲備了一批優質上市企業資源,現有備案擬上市企業210家,其中,已通過發審會企業8家。此外,南山區還有135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掛牌企業數量居全市首位。 窺一區而知全市。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深圳市共有379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占廣東全省的44%。如果把深圳單獨列出來,深圳的掛牌企業數量可排在全國省市區的第七位,僅次于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和山東,超過其余25個省市區! 再從廣東省內的對比情況。目前,深圳以379家的掛牌數量,超過次席的廣州兩倍還多,秒殺廣州以外的其他地級市!數據上看,深圳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完全可以拳打廣州,腳踢全國25個省市區,秒殺省內17個地級市! 再來看質量。除了新三板掛牌企業,截至2015年末,深圳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321家,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總量連續9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而且,部分深圳掛牌企業的業績指標已經達到或超過IPO標準! 深圳作為科技創新型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域內行業龍頭企業和明星公司,以高科技企業為主,整體經營良好,收入指標和利潤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除了在A股市場叱咤風云,在新三板上同樣惹眼:中科招商、達仁資管、華強文化、凱立德、北鼎晶輝、海格物流、中贏鑫、巨潮科技……啥?你都沒聽過?那好吧,沒事兒了!剩下那371家公司也沒必要念下去了。 除了上述部分新三板的明星公司,深圳軍團的融資金額也同樣招人羨慕嫉妒恨。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末,深圳共有125家掛牌企業進行了151次定增融資,融資額超過200億元,其中包括中科招商、同創偉業等大額融資,僅中科招商一家就有3次超10億元的融資,融資額高達103.89億元,全市掛牌企業定向發行總額占全市場定向發行總額的17%。 如果說掛牌不難,能融資也不難,那能掛牌融資又能有靚麗的業績表現,那就不容易了。因2015年報尚未披露完畢,在此以2015年中報業績為例。根據掛牌企業公布的2015年半年報,全國掛牌公司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6645.16萬元,同比增長13.65%;已披露半年報的148家深圳掛牌公司,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8050.05萬元,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還有一個重要指標不容忽視:深圳新三板掛牌家數增速居全國第一!在這個第一的背后,是深圳上市/掛牌后備資源的龐大儲備,也是深圳軍團在新三板的強大后勁!據深圳市經貿信息委日前透露,截至2015年底,深圳中小微企業總數達112萬家,較2010年增長211.9%! 另據深圳市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深圳科技型企業超過3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4742家,且大部分都滿足新三板掛牌條件,非常可怕的競爭力! 深圳軍團在新三板上緊追帝都魔都,這股牛逼勁,不針對誰,也不敢說誰是辣雞,但是,在這個狹小的城市里創造出如此多亮瞎眼的奇跡,還有那流逼的上升勢頭和強大的后勁,放眼全國也是沒誰了! 話說到此,列位看官也肯定會問:深圳為什么辣么拽? 首先得說道說道深圳的創業及創新環境,與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有諸多契合之處,也迎合了新三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功能定位。 技術創新和草根創業,一直以來是深圳生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鼓勵創業創新,更進一步引爆了深圳的“雙創”激情:截止2015年末,深圳累計實有商事主體214.1萬戶,深圳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穩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從2015年起,深圳每年至少新增50個創客空間、10個創客服務平臺,預計到2017年底,全市創客空間數量有望達到200個、創客服務平臺50個、創客逾10萬人! 除了是創業創新的搖籃,深圳豐富的配套資源,也是深圳新三板軍團傲視群雄、叱咤新三板的充分條件! 首先,深圳作為區域性經濟金融中心,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前三,各類創新企業、創業孵化器數不勝數,深交所就在市內,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眾多; 其次,深圳毗鄰香港,融匯珠三角,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 其三,深圳域內有深交所,券商、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林立,律所、會所等中介服務機構扎堆,形成成熟完善的資本生態; 其四,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開放、務實、包容,吸納了全國各地的經濟、金融、證券、法律、財會等領域優質的專業人才資源; 其五,金融也已經成為深圳支柱性產業,2015年金融業產值占GDP比重達14.5%,全年金融業增加值僅次于北京上海,有望成為“國家金融創新中心”, 深圳還是全國股權投資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將進一步推動城市的創新和創業發展。 當然,深圳的經濟發展和金融業的繁榮,與深圳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角色轉換緊密相關,這又助推了深圳創業、創新潮的興盛,為新三板和A股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企業。比如,為鼓勵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深圳就在全國率先推出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簡化審批手續,吸引著更多創業者前來深圳。 深圳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得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資源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推動金融業的繁榮。 比如,對域內擬上市的企業,按照股份改制、上市輔導、成功上市三個階段,一般企業分別給予以3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總計210萬元的資助;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分別給予以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總計300萬元的資助。 對于新三板擬掛牌企業,深圳則對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深圳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財政補貼,同時,深圳還對掛牌企業提供各種政策和稅收優惠,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退市和重生,分層制度能否讓ST博元從“生無可戀”到“愛火重燃”? “隆詩”10.8億婚禮背后的資本故事,新三板婚慶公司將迎來資本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