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時光背后,忘記自己當初想要追尋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停留是剎那,轉身是天涯。
一張照片,記錄了一段老舊的時光。有人說她冰清玉潔,無論世事怎樣變遷,她都始終如一,容顏依舊,性情依舊;有人說她理智,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她都那么淡定從容,全身而退。雖然伊人已逝,時光微涼,但那一襲素色衣衫早已化作紙鳶永遠定格在記憶的天空中。
她,才是真正的人間四月天。
她是林徽因。
61年前,著名的民國才女,一代建筑大師林徽因在北京病逝。她短暫而精彩的一生為世人津津樂道。出生于江南水鄉,她有著鐫刻在骨子里的溫文爾雅,游學西方,她又有著思想上的大氣與從容。
在古典與現代氣息交融的民國時代,她執著于夢想,游走在建筑與文學兩個迥然不同的領域,卻都游刃有余。這樣一位才女,感情生活自然為人關注。
她一生愛過三個男人,愛的熾烈,愛得深沉,更愛的清醒。
他和徐志摩并肩漫步在柔波蕩漾的康橋,微笑著低聲輕談。而這段錯位的感情中,她最終選擇了離開,一個優雅的轉身,留給徐志摩一生的遺憾。
梁思成與她兩小無猜,伴她走過了千山萬水,為共同的追求攜手到了白頭,譜寫了一曲幸福豐滿的婚戀之歌。
金岳霖為了她終生未取,花了大半生的時間“逐林而居”,愛了她一生,也守候了她一世。
然而最近幾年,人們給林徽因的評價總是集結于她的情感世界,并將其屬性定義為“綠茶婊”。
綠茶?
林徽因的綠茶屬性,來源的主要作品是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為一本商業上的暢銷書,內容不由作者決定,而是迎合了大眾需求。書中將林徽因塑造的如同女神一般無暇,讓人覺得高不可攀,活脫脫一個無害的綠茶形象
婊?
林徽因的婊屬性,來源有二。一是梁思成的續弦林姝的作品,諸如《梁思成,林徽因與我》。其銷量之大,影響力之廣對林徽因的形象左右極大。
林姝向我們描繪了這樣一位林徽因:
她答應徐志摩如果離了婚就嫁給他;她向梁思成哭訴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不知該怎么辦;她在金岳霖打算結婚的時候故意讓他看到她的美,讓金最終打消念頭。
先不論這些描述的真實性,光看一個人能以欣賞,尊敬的口吻講述出林徽因或真或假極損形象的事情,本身就令人懷疑。更何況其中的很多事情最終被證實是以訛傳訛,子虛烏有。
然而拋去單一的情感糾結,縱觀林徽因的一生,我們對她有了更深的了解。
因為不招收女生,她在賓大美術系修完了當時建筑系的所有課程,并取得優異的成績;她的結婚蜜月是歐洲的古建筑考察,是考察而不是旅行;她和梁思成回國后放棄了清華大學的待遇,到東北大學創辦了建筑系,承擔極重的教學任務;她有嚴重的肺病,有時說不出話,經常臥病不起,仍舊參與學術討論和實地考察;她在抗戰時期顛沛流離,高燒時因沒有房間躺在旅館的地板上;他因為抗戰放棄了出國的機會,饑寒交迫,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帶著孩子逃走,她回答,身后就是揚子江;她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國徽的設計,為保護古城北京據理力爭,在北京城墻被拆之后公然指責某些政治領袖;她去世前身體已經完全透支,卻堅持把最后的熱情投入到建筑學......
這些都是很多人沒聽過的卻真實存在的林徽因。
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易逝的,于人于事都是如此。林徽因的倩影在這個世界上只停留了半個世紀,當歲月流淌到今天,誰又能分辨來時的路,世事如棋,她獨守了一點清明與淡然。如萬花叢中的一抹青蔥,成全了整個世界的綠意。
如今,伊人已逝,留給我們的依舊是那最美人間四月天。
我說你 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 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