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文軒
4月4日意大利博洛尼亞舉辦的國際童書展上,中國作家曹文軒榮膺2016年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國際安徒生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成為迄今為止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作家。
國際安徒生獎是世界兒童圖書創作者的最高榮譽,所以也有個外號叫做“小諾貝爾獎”。該獎項由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于1956年設立,由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贊助,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以獎勵世界范圍內優秀的兒童圖書作家和插圖畫家。獲獎者將被授予一枚金質獎章和一張獎狀。最初只授予在世的作家,從1965年起,也授予優秀的插圖畫家。獲獎者限于長期從事青少年讀物的創作并作出卓越貢獻者。至目前為止有26作家和20位插圖畫家獲獎。此前尚未有中國作家獲獎,但曾有中國作家和畫家孫幼軍/裘兆明(1990)、金波/楊永青(1992)、秦文君/吳帶生(2002)、曹文軒/王曉明(2004)、張之路/陶文杰(2006)獲得過該獎項的提名。
作為中國首位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作家,曹文軒是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領軍人物,他的創作強調內在的藝術張力,尤其注重情感的力量、善的力量和美的力量。代表性長篇小說有《草房子》《細米》《紅瓦黑瓦》《根鳥》《天瓢》《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丁丁當當》《我的兒子皮卡》《羽毛》等;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薔薇谷》《追隨永恒》《三角地》《曹文軒精選集》《曹文軒自選集》《曹文軒經典作品》等;主要學術性著作有《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小說門》等。
曹文軒,1954年1月生于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曹文軒多部作品被翻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韓文、希臘文、瑞典文、愛沙尼亞文、越南文等文字。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獎大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等五十余種重要獎項。
國際安徒生獎獎項規則
兩年一度的安徒生獎對于我們的最終意義,不僅僅是哪位作家獲獎,而是對我們正在發展著的兒童文學有何啟示。
是“作家獎”而非“作品獎”
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IBBY(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ng Peopl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B”類組織的國際少年兒童文學讀物理事會的英文縮寫,人稱“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的安徒生兒童文學獎同諾貝爾文學獎一樣,一生只能獲得一次,一旦獲得了,就擁有了終生的榮譽。它所表彰的是該作家一生的文學造詣和建樹,從沒有授給年輕作家的先例。
關心兒童的艱難處境
安徒生獎的評獎標準中,理所當然地重視人文關懷,重視給孩子講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富有,什么是戰爭和饑餓。它重視兒童心靈最易遭受的創傷問題,比如社會動蕩與家庭破碎的不幸,幫助孩子去“發現用別的辦法發現不了的東西”(林格倫語)。所以,那些讀起來沒有藝術感、沒有深層內涵的作品,是不能被評委會一致首肯的。
提倡文體的多樣性
安徒生大獎傾向于授給在一種以上的文體創作方面都有建樹的作家。如羅大里既有詩歌名作還有人所共知的童話名著《洋蔥頭歷險記》等。
作家對兒童是否“專一”
安徒生大獎一般不授給從成人文學向兒童文學轉身的作家,縱然其轉身很漂亮很華麗。譬如美國的E·B·懷特,盡管他從《紐約客》幽默隨筆專欄作家轉身而為童話作家,童話作品雖只三部,卻迄今都代表著美國童話的最高成就,根據他的童話拍攝的電影則屢創美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但安徒生大獎并未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