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現(xiàn)代傷仲永”的故事。 魏永康兩歲時就被稱為“神童”,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但3年后卻被勸退,這背后,是魏母近乎極端的教育方式:為讓兒專注學習,她竟代勞其生活上的一切,甚至一直喂飯,直至兒獨自上學后徹底“失控”... 1984年12月,湖南的天氣愈發(fā)寒冷,華容縣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場雪。 為了帶孩子,31歲的曾學梅把1歲6個月大的魏永康,帶到自己的單位飲食公司,“那天特別冷,飲食公司也基本沒什么客人。” 在幾乎所有員工都百無聊賴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了曾學梅身邊僅有1歲多的永康。“你會寫字嗎?”一個員工逗著還不怎么會走路的魏永康。正在地上爬來爬去的魏永康點了點頭。 “嘿!你寫字,每寫一個字,就給你一?;ㄉ??!闭f著,他向永康晃了晃手中的一把花生米,順便給了永康一粒。 嘗到又酥又香的花生米后,魏永康明白了,只要寫下字,就能得到花生米,于是他就用粉筆趴在地上寫了起來。 從最簡單的“人”字開始,魏永康為了能夠獲得花生米使出渾身解數(shù),在冰涼的水泥地板上寫下了七八十個不同的字,也因此,獲得了七八十粒花生米。 當魏永康已經(jīng)不會再寫其他字后,大人們沸騰了起來。這是魏永康最初的“高光”時刻。其實,曾雪梅在魏永康1歲3個月時,就開始教他寫字,到了魏永康兩歲時,他已經(jīng)能夠掌握1000多個漢字?!吧裢钡姆Q呼就此傳開。 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 “這是他們稱呼的,我們從來沒有這么叫過。”曾學梅說。 盡管如此,但魏永康的“神跡”在偌大的縣城中,已傳得神乎其神,被越來越多人知曉。4歲時,他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后來,魏永康連小學也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到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 也是從1991年開始,湖南省內(nèi)的媒體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縣城中的“神童”,并進行了報道。“華容神童”進一步升級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魏永康獲得的獎狀) 此前,曾學梅對兒子一直堅持著“默默無聞”的低調(diào)態(tài)度。但自從媒體報道之后,曾雪梅的名字,連遠在邵陽的娘家人都得知了。 1978年恢復高考時,許多家鄉(xiāng)的同學、老師都來信,讓曾雪梅回去報名參加高考, 但那時,曾學梅已經(jīng)結(jié)婚。盡管放棄高考,她還是堅持每天學習,特別是在兒子出生之后,她開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兒子。 曾學梅學習時,喜歡將需要記住的東西寫在墻壁上,同時,她還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編成“打油詩”寫在墻壁上。 走進魏永康的家中,除了客廳的墻壁掛著魏永康父親魏炳南的遺像,其他并沒有任何掛飾,墻壁上大多寫著四句的“打油詩”,和一些數(shù)學公式,以及一些日語和英語。 墻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貼著一張書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這句“名言警句”,是曾學梅教育兒子時經(jīng)常去強調(diào)的一點,只有“知識”的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 曾雪梅說,客廳墻壁上的“打油詩”和日語、英語,都是她寫下的,老舊的墻面曾經(jīng)寫滿過了一回,已被粉刷掉了。 她的“學習”方式同樣影響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經(jīng)居住的房間內(nèi),臨近床邊的墻面上,寫著“睡覺之前看此墻”,下面則是些需要記住的公式。以此來強調(diào)自己需要記住的內(nèi)容。 (魏永康家?guī)拈T上,都寫著“打油詩”) 魏永康在學習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從上中學以后,獲得了各類的獎狀和證書,“奧林匹克競賽化學二等獎、三等獎”、“物理學競賽二等獎”、“(希望杯)全國數(shù)學邀請賽”獲獎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實”。 1996年,13歲的魏永康以總分602分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shù)啬昙o最小的少年大學生。 從魏永康8歲上中學開始,曾學梅就開始了她的陪讀人生。 1991年,在中學領導的安排下,曾學梅在學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 在“智商”教育一路凱歌之時,曾學梅對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甚至完全忽視了。 1994年,曾學梅從百貨公司下崗,這也讓她更加專注地將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除了學習,家里任何事情曾學梅都不讓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連牙膏都要擠好,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甚至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喂飯。“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strong> 魏永康自己曾說,小時候媽媽總是把他關在家里看書,從不允許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電話給他,他媽媽都說他不在家,擔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周圍的同學也漸漸疏遠了他。 從小學到大學,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曾雪梅一手包辦。“我心想,他將來長大離開我,人這么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不曉得他已經(jīng)形成習慣,改不過來了。”曾雪梅說。 2000年5月,17歲的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進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成為碩博連讀研究生。曾學梅并沒有感到會有什么問題。她覺得“兒子那么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 但事與愿違,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后,魏永康“失控”了。 2003年7月,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span>曾學梅說,當她來到北京的中科院后,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還指著旁邊車水馬龍的道路,讓兒子去被車撞死。“這么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曾雪梅咬牙切齒地罵,父親魏炳南則罵她:“孩子壓力已經(jīng)那么大了,你還這么罵他,是火上澆油!” “他都這么不爭氣了,他去死!我還管他!”曾學梅說,自此之后,她和兒子幾乎不怎么交流了。 在2005年,央視《新聞調(diào)查》的記者與曾學梅有過這樣幾段對話: 記者:上大學的時候,永康有沒有自己洗過衣服,有過洗過襪子? 曾學梅:我從來沒有要求他洗過,洗頭都是我給他洗的,我跟他講如果這些事不會做,將來如果讀博士的,讀博士后,有錢了,當了科學家有錢了,我可以請保姆幫忙給你搞,你搞你的事業(yè),家務事你不要管。 記者:你覺得你心目中成功的人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 曾學梅:就是把永康培養(yǎng)出來,達到博士畢業(yè),博士后。 記者:那你覺得如果一個人他沒有讀碩士、讀博士、讀博士后,他只是一個健康的、普通的、快樂的這樣的一個人,他算成功嗎? 曾學梅:太沒有意義了,對人生來講太平常了。因為從古到今在皇宮里當官的,地方上當官的都是讀書的人。 記者:曾阿姨,你有沒有意識到,永康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 曾學梅:一個什么人? 記者: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曾學梅:獨立,反正將來除非我死了以后他就獨立了,現(xiàn)在我的孩子不能達到他那個目的,我好像不甘心。 而如今的曾學梅老淚縱橫,她開始后悔的所作所為,“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對他也太狠了?!?/strong>如果當時能夠鼓勵兒子,或者不罵兒子那么狠,孩子也不會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 過去的時光卻不能倒轉(zhuǎn),她和兒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了。“我有心結(jié),他也有,但千錯萬錯還是我的錯。” 魏永康的人生軌跡 1995年,12歲 湖南省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三等獎。 1995年,12歲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岳陽賽區(qū)一等獎。 1995年,12歲 湖南省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岳陽賽區(qū)一等獎。 1999年,16歲 湘潭大學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20周年物理知識搶答競賽二等獎。 2003年,20歲 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學后,始終都沒有找到未來的“出路”,之后的求職、求學之路則一路坎坷。 2005年,22歲 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機構(gòu)知道魏永康的情況后,邀請他去上班,由于生活的“不適應”,他辭去工作,此后,魏永康曾在深圳、南京等地工作,在他輾轉(zhuǎn)求職的過程中,他還曾參加過北京工業(yè)大學生物物理專業(yè)的研究生考試,但最后沒有成行。 目前,魏永康已在一家公司從事軟件開發(fā)工作4年。 2010年,魏永康結(jié)婚生子后,一年里一半的時間曾雪梅生活在湖南邵陽,這是她的娘家,也是兒媳的娘家。 “我想著把孫女接過來,我來教育她?!痹鴮W梅說,孫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歲,孫女也已經(jīng)兩歲,她將生活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孫子、孫女身上。 在孫子、孫女面前,曾學梅被禁止提及的一句話,就是“你爸爸在你這個歲數(shù),已經(jīng)……”將孫子、孫女的童年與兒子的童年作對比,是絕對不允許的。 她曾經(jīng)與兒媳商議,她來教孫子文化知識,而兒媳教他生活能力、做人做事。但“實驗”的效果卻并不理想。 曾雪梅不愿意在邵陽當?shù)刂尾。略黾觾鹤右患业呢摀?,所以,他一直在邵陽與華容之間奔波,“兒子、兒媳都不讓我回華容,每次都是我偷偷回的。” “每次到兒子家,就看到孫子的玩具又多了,而之前教的東西已忘了一半?!?/span>曾學梅說,在兒媳“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強烈要求下,她只能將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孫子的“游戲”之間。 在2000年魏永康到北京上學后,曾雪梅還專門教過一個同事的孩子,盡管只教了一年多時間,但是那個孩子之后也高分考入了全國重點大學。 但當兒子退學之后,她也開始反思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曾經(jīng)寫過一本教育孩子的書,還希望能夠在永康畢業(yè)的時候發(fā)表,當時已經(jīng)寫了三四萬字?!痹鴮W梅說,在兒子退學后,她一氣之下,將她寫的那本書全都撕了。 小默默: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可以去干涉,表面看為了孩子以后能過得更好,實質(zhì)上卻忽略了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各種適應生活的能力。其實在家庭教育中適當放手比你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的幫他做會讓他得到的更多。 漁父-:更讓人難過的是她竟然還想用這種方式教育孫子。。 神經(jīng)兮兮小2貨:兒子被退學了她直叫兒子去死去跳樓~你確定你是好母親?幸好你兒子沒走上歪路 羅小然然然:自己不能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是大部分父母的通病。在孩子被退學之后那個母親怎么會叫孩子去死?一個人如果生活的不開心,是神童有什么用? SM食人花先生:現(xiàn)在還是結(jié)了婚有了家庭,看標題和前面我還以為那孩子到后來不能自理了變成廢人一蹶不振,還好結(jié)果還是比較樂觀~~ 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魏永康式的“傷仲永”,不是不后進,而是不全面。這歸咎于家長偏執(zhí)的愛和對于教育的狹隘認知。當今社會,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心智健全的外向型人才,敢想敢做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而不是一朵搖搖欲墜的花骨朵。有時候早點放開手,才是最好的教育和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