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反高潮 圖|Julianna Swaney 請你花一分鐘思考一下,當你和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你的語氣和表情是什么樣的? 01著名學者劉瑜曾說過:“每次回國,最大的逆向culture shock就是中國人頑強地拒絕對陌生人微笑?!?nbsp;打招呼這件事,雖然這件事看起來平凡無奇,不足掛齒。卻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無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對我們中國人而言,越是這樣簡單的事兒我們做的反而越不好。問問自己,你習慣和陌生人打招呼嗎,甚至說,你習慣和熟人打招呼嗎? 記得我剛到國外留學時,最讓人驚訝的,莫過于打招呼這件事。 大馬路上隨便遇到一個人,只要我當時不是低著頭極速前進,眼神稍有交流對方就會微笑著和我打招呼,甚至大聲熱情的喊出問候語。開始我很不適應,一度懷疑這些人是不是我家鄰居或者學校老師(因為老外長得都好相似,剛開始很容易記不住誰是誰)。我當時總是回以抱歉的點頭和笑容,意思是你好你好,但是你是誰我想不起來了…… 后來時間長了才明白,這些見面微笑打招呼的人我根本不認識,人家也根本不認識我。只是西方國家特別的人際交流文化。路上遇到眼神相對的時刻,如果不微笑打招呼予以問候,在西方國家是很不禮貌的表現。 大部分馬路上行走的年輕人甚至老年人,臉上都洋溢著馬上就要笑出來的感覺。更不用說你在封閉空間里或者特定場景里遇到的人。在電梯里進門相遇的那瞬間通常會露齒一笑,在超市買東西,結賬前通常會配以How are you today的問候。如果再配上溫暖的陽光,真的瞬間可以治愈很多東西。 當然,當人心情不好的時候,通常很難打招呼,比如我也在學校里遇到剛公布成績發現掛科了的同學,見到你頂多就是勉強微笑,著實很難大聲說“Hi”。 所以,打招呼其實可以成為測量身心狀態的晴雨表。因為基本上,人在打招呼的時候大多精神飽滿,態度積極。如果身體不舒服,心情很惡劣,就不可能向陌生人打招呼。即使遇到熟人,可能也就是口齒不清的嘀咕一句。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愉快的像別人打招呼。 02回國以后我曾經嘗試用我養成的習慣和陌生人打招呼,或者只是簡單的點頭示意。但是得到的回饋相當少。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觀點一直占主流地位,如果一個陌生人突然和你說話甚至對你微笑,在大部分人看來是件很詭異的事情。中國人天生就有一種防御心理,而當和陌生人接觸的時候,這種防御心理會更強。 比如一個男的和另一個男的打招呼,對方可能琢磨:“沒事干嘛對我笑,是不是有什么企圖”。如果一個男的和另一個女的打招呼,得到的通常就不是琢磨你有什么企圖這么簡單,很可能還大罵你一句:“流氓!” 當我和朋友表達我的觀點時候,朋友的回應是:這是在中國,別整那些洋玩意,你莫名其妙對大馬路上的人笑,別人會罵你神經病。這讓我瞬間丈二和尚。打招呼竟然也變成了神經病的表現,一個友好的問候居然也會被扣上耍流氓的帽子,哭笑不得。 很多人會說,國情不同,區別對待。但隨著物質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精神文化難道不也應該和國際多接軌嗎?更何況,主動微笑,主動打招呼的好處太多了! 03打招呼是可以保護自己的護身符。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專業課的老師曾經給我們講個一個案例。關于“說話態度的力量”,放在這里也頗為應景。 地鐵里常常有很多小偷出沒,抱小孩的孕婦,老人這種相對的弱勢群體常常是這些案犯虎視眈眈的對象。一次老師的好朋友,一只手抱著小孩上地鐵,另一只手還拿了敞口的大袋子(很多寶媽喜歡用敞口袋子,因為容量大取拿方便)。上車以后發現有位年輕男子一直盯著自己,眼神不太友好。但是老師的朋友是個沒什么心機很善良的女孩,就主動用眼神回以微笑和點頭交流,還告訴那個男生手機放的有點往外注意不要丟了。男子感謝了老師的好朋友,并給她讓座下車。后來老師的朋友看報紙,才知道,這個男子居然是個盜竊慣犯。 老師說,如果當時她的朋友沒有友善的打招呼,而是流露出戒備或者鄙夷的眼神,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可見,即便是心存惡意的人,面對善意的招呼,內心也會柔軟下來。所以,一個微笑一個招呼,何嘗不是可以保護自己的護身符呢?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擁有七情六欲。人的心情和心態是可以隨時外界環境的變化而隨時發生改變的。當你長期處在陰暗懷疑的環境中,的確很難不產生畏懼和防護心里。 但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從自己做起,從最簡單的打招呼做起,傳遞出去自己的那一點點溫和和友好,我相信和諧社會的正能量絕不是空談。我們的行為也許不能很快讓整個社會的習慣有所改變,但我始終認為,做好了自己的這一部分,就是做好了世界的某一部分。 04打招呼可以創造心情。 每一個人面對打招呼時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造成惡劣的心情。 即使整天板著臉的嚴肅上司,遇到有人笑著跟他打招呼,也會很自然地覺得開心。哪怕他不茍言笑沒有回饋給你一樣溫暖的笑容,你也有理由相信他的內心喜歡你的這種方式。所以,如果在職場上,只要隨時帶著笑容打招呼,日后很可能對你的工作和人際關系帶來正面幫助。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理論,說人不是因為快樂而微笑,而是因為微笑而快樂。當我們微笑的時候整個人都會放松。 你會說,每天工作壓力這么大,掙錢又不多,上有老下有小各種事情鬧得不得片刻安寧,你還讓我隨時對陌生人微笑打招呼,這不是強人所難么。但就像我上面所說,打招呼不但是測試你心情的晴雨表,更是能夠創造你心情的利器。越是生活壓力大心情不好的時刻,越是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加以改變。 如果你此刻的心情一般,強迫自己微笑,強迫自己去和陌生人打個招呼或者點頭示意一下。然后去體會一下你整個臉部肌肉的變化和心態的微妙改變,我相信你會回來感謝我并把這種感覺傳遞出去。 作者:反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