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提醒我們要用生物學而不是用機械學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科技本身就是一個生物體,在新書《必然》中,凱文·凱利介紹了行為規(guī)則以及未然之必然走向,他預測了未來的30年哪些領域將出現(xiàn)巨大的財富機會。
凱文·凱利說:“講幾個我長久以來的想法,其中囊括了接下來10-20年的主流發(fā)展趨勢。10-20年看起來是一個比較長遠的歷史,今天、明天或者十年、二十年后各位從事的工作,也許將是現(xiàn)在看起來是遙不可及的東西。但,為什么要講10-20年的規(guī)劃?因為這個極其重要,理解未來趨勢,用歷史的角度看待現(xiàn)在的業(yè)務,有長久歷史觀,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將更大“。
趨勢的了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要了解這些趨勢,才能幫助我們在明年或者后年制定更好的商業(yè)策略。
1、AI:像購買電力一樣的購買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一切都變得智能化,這是10-20年所看到的最顛覆性的變化,它會成為許多事物的發(fā)展基礎,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將會基于此。人工智能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如果大家有蘋果手機或者用過Siri,就知道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實際上人工智能涵蓋的范圍很廣,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進行比人類醫(yī)生更好的醫(yī)療診斷,或者進行法律文件的審閱,他們甚至做得比律師更好,人工智能還可以開飛機,而我們人類的飛行員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掌控7-8分鐘的飛行時間,其他時間交給人工智能來掌控即可。大家也知道,剎車系統(tǒng)的電腦程序已經比人類的反應更為靈敏。
人工智能是看不見摸不著,但,正在發(fā)生是實實在在的。在人工智能中,我們需要了解幾個關鍵點。
完全融合
在過去的兩三年有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一種完全地融合,三個技術元素的融合,而這種融合快速產生出了的人工智能數量和質量的提升。這三個元素分別是:神經元網絡、平行的進行人工智能、和大量的數據。
第一個元素神經元網絡,這是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神經元網絡被加拿大的一些科學家進行持續(xù)的提升之后,性能變得越來越好了,所以現(xiàn)在的神經元網絡不光是100萬個網絡點,而是10億以上的網絡點。盡管他們只有50多年的歷史,但現(xiàn)在他們可以進行數字和數學以上的計算。
第二個元素是我們可以平行地進行人工智能,也就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同時做很多事情,可以把他們存儲在小的芯片上面,叫做GPU圖象處理單元,從而,同時處理很多事情。如今,GPU變得越來越低廉,如果我們可以把它賣給網絡游戲玩家,它甚至已經變成了一種商品。斯坦福或者多倫多人工智能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圖象處理單元讓人工智能同時進行大規(guī)模的幾件事情,而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元素是大量的數據,這樣才可以進行預測或者是進行視覺化的處理。比如它可以處理語言、處理圖像、識別聲音和語音,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想要做的事情。但,如何做到?這必須要有幾百萬、幾十億的案例或者數據才可以。過去五年,“完全的融合”發(fā)展非常快。因為我們有了神經元網絡,有了低廉的芯片和大數據,三者混合起來之后,把所有的東西混合起來后,我們就有了“深層學習”。
深度學習
如今,AI(人工智能)發(fā)展如此快速,讓深度學習變成一個很熱的詞。五年前,人們說有些東西只有人類才能做到,比如像圍棋,所有的圍棋大師都認為如果計算機要成為圍棋大師,可能要20年才行,但我們看到現(xiàn)在alphaGO就做到了。因為我們有了新的方式,把神經元網絡、平行的進行人工智能、和大量的數據三種元素結合就可以進行深度學習。
另外一個成就就是AI看一個圖片,問AI一些問題,比如這個女生是什么顏色的,她有沒有戴帽子,你給出任何圖片,AI都可以回答你,他們真正理解你的問題,并且給予正確的回答。五年前我們沒有實現(xiàn),但現(xiàn)在完全可以做到了,而且現(xiàn)在谷歌也用了同樣的算法,他不僅把這個算法用在圍棋大師上面,也利用人工智能玩游戲。不是玩電子游戲,我們來看看AI是怎么玩游戲的,比如他現(xiàn)在可以得到1分,之后人工智能可以了解到這游戲的規(guī)則就可以了,一天之后它可以比人玩得更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那就是怎么樣學習各種各樣不同的東西。
像購買電力一樣,購買人工智能
另外,我并不認為AI是人類一樣的機器,我們用另外一個稱呼叫“人工機智”。每次說到人工智能,都會想到人類,但這種人工機智、人工學習是可以應用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它是一個實用主義的東西,生活當中已經有很多東西都要比我們機智了,比如計算機、手機導航系統(tǒng)等。計算機其實比我們要聰明100倍都不止,它是用一種非常窄相的機制,同樣,車里面的導航系統(tǒng)比我們更加機智,它知道怎么去到目的地。或者像谷歌、百度這樣的搜索引擎,其實他們也是非常機智的,他們可以猜測你想要問什么樣的問題,就算你沒有結束你的問題,還沒有打完你的問題,他就可以猜出你的問題是什么了,你只要問他你想去那里,他就可以參與到你的題目中,這些也是一種機智。因為它是更加經濟化的方式,它是電力化、電子化的東西。
我想繼續(xù)強調一點的是這是與人類不同的一種機智。比如谷歌車,是用AI來駕駛的,目前正在試驗,這種車可以跑100萬英里,但它就是一個小車,它們的駕駛和人類是完全不同的,它們不會像人類一樣分心。我認為AI是可以購買的智能或者智慧的服務,你能付多少就買多少,你需要多少就買多少,它可以通過電線傳到你家里,它就像一個商品一樣,就像最早時的電力一樣,我們可以把電力加在自己的產品上面,而且其他的地方或許了這種電力,許多年前變成了富有,創(chuàng)造了財富,他們把一些東西,比如水泵加上他們購買的電力服務,之后變成了一個電子水泵或者電動的水泵,或者是他們把洗衣桶變成了自動洗衣桶,也就是洗衣機,他們把自己的產品再加上電力混合起來變成了新的東西,把他們原有的產品再加上電力變成電力化。今天,我們在這邊也可以看到很多的事物都會電力化。
如今,我們只是把很多的事物都智力化,比如洗衣機再加上人工智能會什么樣子?或者人工智能的車會是什么樣?無論它是什么樣子,我覺得在未來有數以萬計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將會將人工智能應用在某一個領域的工作,這是我得到的方程式。接下來的一萬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都是用這種方式來創(chuàng)業(yè)的,這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把很多東西再加上人工智能,我認為會具有非常巨大的潛力,不是你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AI,而是可以像購買電力系統(tǒng)一樣購買AI,AI將是成為一種商品,大家都可以去購買它。
我們也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可能會加上不同的用戶界面,有一些我們從來沒有想象過的方式,把人工智能加上去,這就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你可以把它加上所有類似于人類的智慧水平,加到你所有的產品當中,比如這個房間里面所有的機器或者是設備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的服務,24小時都為您服務或者他們?yōu)槟?4小時嘗試解決問題。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上面做某件事情,還有一點對于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是,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它變得越聰明,人工智能越聰明,使用的人會不斷增多,它會不斷地增長、增大,這就是網絡,就像越來越多人去到互聯(lián)網使用它的時候,互聯(lián)網變得越來越聰明和越來越吸引人。我覺得對于人工智能也是一樣的,越多人使用它,它越聰明,它越聰明,使用它的人就會越多,這樣的增長速度就會非常快速。
在未來可能會有3-4個大型的通用AI,但是會有各種不同的專業(yè)型AI,可能在每一個AI領域當中都會有1-2個領頭軍的人物或者是領頭的公司,比如像中國的BAT,或者在美國我們可以看到亞馬遜,他們可能都會發(fā)展這種智能產業(yè)。
人工智能也會因為自己的數量比較多,他的增長會更加多,比如用AI設計出更好的AI系統(tǒng)等。我們可以看到AI的增長速度和它的效率會越來越強,它的性能會越來越強。接下來20年,它的增長速度是顯而易見的,當我們把AI加上肢體的時候是機器人,它是這個樣子的。但我覺得接下來20年是不會實現(xiàn)的,有另外一種我覺得是非常有用的,它不需要到處走動的像人一樣的機器人,它可以通過試圖學習來模仿人類,你不需要人類的機器人,你不需要真正地編程它,只要它在旁邊看就可以學習其他的東西,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可以從你旁邊、身邊來學習到不同的事物,這樣的機器人你不需要給他編程,只需要給他做一遍示范,他就可以向你學習了,這是一種用戶的界面,你只要給它顯示一下,你是怎么做,他就會這么做了,這種交互式的學習方法就能夠讓它自己進行自我的更新和學習,同時它還能夠意識到周圍是不是有人。
特斯拉的工廠現(xiàn)在使用的特斯拉機器人,他們能夠感知到身邊是否有人,如果他們意識不到的話,有可能他們會傷害到你,但他們不會。同時,有些機器人在車庫旁邊,在你們的身邊工作,他們能夠意識到周邊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而且可以面對面的教他們怎么去學習,大家在特斯拉工廠就會看到一堆的機器人在工作,而不是人類在工作。同時我們還能看到跟人工智能一起進行游戲的或者下棋等這樣的競技運動。在美國有很多的政治家,很多在美國的人已經過去的20年因為自動化,因為機器化的生產而失去了工作,他們非常憤怒,我覺得在未來機器變得越來越自動化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這在中國也是一樣的,我覺得這只是暫時的,真正發(fā)生的事情是因為自動化會給我們創(chuàng)造新的工作崗位,就好像在上世紀的農民一樣,當時美國70%的農民都是在從事農業(yè)活動,現(xiàn)在只有1%在從事農業(yè)活動,這些農民去哪了呢?他們主要用機器化來工作,機器取代了我們的工作,但同時也會給我們創(chuàng)造新的工作機會。我們將會創(chuàng)造新的行業(yè),然后讓機器人去取代我們,并且自己投身于其他的行業(yè)。
任何一個行業(yè),如果他只是注重效率的話就會被機器人取代。
作為人類并不只是關注的是效率和產出,這不是衡量我們的指標。人類實際上是要有創(chuàng)意的,但創(chuàng)意并不是一個本身可以用工作效率來衡量的工作,大家想一想,如果用這個概念來看,科學并不是很高效的,因為在科學實驗中我們會犯很多錯誤,經歷比較長的發(fā)展過程,我們大多數的工作,有價值的工作都不是關于生產力,關于效率的,而真正有價值的工作是有關于創(chuàng)意的。人類可以把有關生產效率的事情和這一切的行業(yè)交給機器人來做,而這些工作本來不應該由人類來做,人類需要更加關注創(chuàng)意,機器人能做這些關于生產效率的工作,而且他們做的會比我們更好,接下來的10-20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會給我們帶來的一個改變。
2、虛擬現(xiàn)實和混合現(xiàn)實
虛擬現(xiàn)實和混合現(xiàn)實可能會成為移動電話之后的整個大系統(tǒng),這將是一個開放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會有很多人參與進來,也有很多人能夠參與進來。未來10-20年將進入到虛擬現(xiàn)實和混合現(xiàn)實中。
增強現(xiàn)實、混合現(xiàn)實是把虛擬重新疊加的效果,在房間里面看到一個虛擬的情況,這種情況又跟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是重合在一起的,而虛擬現(xiàn)實是更難得,因為它是一種完全浸入式體驗,VR就是虛擬現(xiàn)實。當我們沉浸到虛擬現(xiàn)實的時候,會覺得它是逼真的。Facebook在這周發(fā)布了一個新的VR產品,同時所有主流的制造商在VR、虛擬現(xiàn)實有很多產品,我試了一些,有大多數虛擬現(xiàn)實的產品做得非常逼真,也能真的工作。價格還比較昂貴,需要一段時間的發(fā)展讓它的價格變得低廉,但未來虛擬現(xiàn)實的發(fā)展速度會非常快,就好象我們的智能手機發(fā)展的速度一樣,就像我們從手機到智能手機跨越一樣,我們也在VR上面會體驗這樣一個發(fā)展過程。
VR這個概念已經提出來很長一段時間了,接下來,是VR的發(fā)展時期了。現(xiàn)在不同的是VR變得便宜了,因為手機屏幕和他們在Oculus的顯示器里面用的是一樣的。現(xiàn)在移動手機也變得便宜了,數字處理器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了。當手機變成一種便宜商品時,虛擬現(xiàn)實也會因為手機的低廉而變得越來越低廉。智能手機之后,虛擬現(xiàn)實VR將會成為10-15年、20年的一個新平臺。
同時我們還談到MR,也就是混合現(xiàn)實。混合現(xiàn)實就是說當大家來到一個屏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虛擬屏幕,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動它,大家在房間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成為屏幕,可以動你的手指,這個觀點是微軟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在未來人的辦公室就應該是這樣一種虛擬現(xiàn)實,在這個辦公室里面有一個神奇的玻璃,房間里面所有的墻都會成為我們的屏幕,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比如跟印度的一個客戶進行電視電話會議,用逼真虛擬現(xiàn)實的場景來進行,而且讓你覺得真的就坐在客戶的旁邊,當然他們看起來是不一樣的,但是很逼真。
現(xiàn)在有兩種虛擬現(xiàn)實的趨勢,是一種比較便宜的界板,通過它可以進行旋轉。另外一種是漫游式的,在房間里面進行游走,看到一些虛擬的現(xiàn)實,漫游式的產品比旋轉式的產品做起來工藝更復雜,但這是一個未來的趨勢。谷歌做了一個500多萬的產品,他們是能夠實現(xiàn)這個效果的。
現(xiàn)在主流的大公司都在力爭做虛擬現(xiàn)實的產品,這將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會給我們帶來互聯(lián)網上的改變,現(xiàn)在我們在維基百科上可以看到任何東西,因為它是一部百科全書,不管一個人住在雅加達還是重慶都可以進入維基的百科平臺,全世界是聯(lián)通的,電子郵件把人們的信息連接起來,我們可以隨時查詢、出售和下載信息,但現(xiàn)在是一個互聯(lián)網體驗的時代,而虛擬現(xiàn)實或者是混合現(xiàn)實給我們帶來的就是一種體驗的概念,它讓我們覺得虛擬的東西是真的。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卡通圖片,我們看到一只小象,我們知道這個圖片不是真的,但是它給我們一種存在的逼真感,它盡管是虛假的,但它卻給我們帶來真實的存在感,而這種感覺并不是在我們的頭腦中出現(xiàn)的,而是我們全身心體驗到逼真的感覺。
大家會通過這個虛擬現(xiàn)實感覺自己像在懸崖的邊上,感覺自己正在跳下懸崖,或者你能夠感覺到你的大腦,不光是大腦中有這樣的感覺,你的全身都會無縫地進行這種體驗,盡管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這是假的,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會有這種逼真的感覺,這就是虛擬現(xiàn)實給我們帶來的能量,它不光是一種信息,而是一種全身心的體驗,這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體驗式互聯(lián)網。
現(xiàn)在許多的網游都是以第一人稱來進行游玩的,但如果虛擬現(xiàn)實變成第一人稱,我們就不再是觀眾了,我們就是網游里面的射擊者,我們會看出到我們在游戲里面,會對自己的能量感覺更加強大,這點很難控制,因為我們不再是第一視角了,而是在看別人的第一視角,而這個別人卻是虛擬現(xiàn)實。而且我們關注的并不是發(fā)生了什么,而是虛擬現(xiàn)實發(fā)生了什么,我有過一次真實的體驗,所以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虛擬現(xiàn)實的能量,科技正在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高,我們能夠跟蹤任何東西,跟蹤我們的大腦、跟蹤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的圖像生成,而這種跟蹤比生成一個圖像更加困難,我們知道50%的東西不是由我們的眼睛產生的,而是我們全身體的一種概念,我們的觸覺、嗅覺和感覺,我們現(xiàn)在有一個Tactile眼鏡,它是個虛擬手,現(xiàn)在有很多研究朝著這個方向進行,我們全身的感覺里面有超過50%是由觸覺,由手帶來的。
重定向行走
接下來讓我來跟大家講一講,你所看到的并不是真實的,我們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欺騙身體,這叫做重定向行走,這是一個非常有序的小技巧,如果你在VR的世界里面轉90度,在你的視角當中可能看到的是轉了90度,實際上你只轉了80度,所以這是一種欺騙,其實他欺騙了你10度,你就一直在這個小房間里面轉圈,你覺得你走了好幾英里,其實你是在不斷轉圈而已,這是一個小的欺騙手法,它可以重新定向,可以讓你在VR的世界里面探索好幾百英里,其實你一直在這個房間里面行走,這就是它是怎么樣去欺騙你的身體。
遠程視在或者是網真也是另外一個賣點,好象有一個人站在你前面,這是在微軟的技術展示會上面的,當你戴上眼鏡的時候就好象看到有一個人在你前面,這還是在實驗室的產品,還沒有完全開放出來,但是你在看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面前站著另外一個人,而且他還在跟你說話,這種效果也是非常卓越的。
虛擬現(xiàn)實社交化
遠程視在還可以去到人們不想去的地方,一些危險、深海底或者是天空間,你可要戴上這個眼鏡之后,你就覺得自己就是在那個地方了。還有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當然你是這個樣子的,網真就是這個樣子,在網真上面我們還可以看到你的臉譜,有臉部識別,它會給你制造一個虛擬的臉,這個虛擬的臉可以追蹤你所有的表情,雖然并不完全是按照你的臉來的,但是它還是會給對方一個感覺,就感覺它就是在你的旁邊或者你就是在它的會議室里面。
這并不是一個特別的設備,現(xiàn)在蘋果已經購買了這個遠程視在的公司,所以我們覺得虛擬現(xiàn)實將是最社交化的社交媒體。
我所有試過的一些軟件當中或者是VR設備當中,如果只是看圖片,并沒有那么好玩,如果有10個人跟你互動,樂趣就會增加100倍,重點是你可以通過VR和別人一起來分享經驗,所以我認為虛擬現(xiàn)實將會成為一個社交媒體,在這里面大家分享信息和知識,我覺得這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驅動因素。
雖然VR是一個商業(yè)化的產品,但它的社交網絡肯定比它的商業(yè)化這點來得更加吸引人。如果沒有互動的話,這是不完整的。
3、跟蹤系統(tǒng)
最后一個是跟蹤。追蹤,這是必然會發(fā)展出來的趨勢,這是和電子商務有關系,和大數據、跟蹤數據這些都息息相關。總體來說,我們的想法就是非實時、可無視,所有你要做的事情必須要實時跟蹤,要不然它是不算數的,你不能去等待,因為追蹤的價值就是在于它是實時的;第二個原則是你和別人一樣獨一無二,也就是說每個人在這里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特性、特質、個性,而企業(yè)或者是商業(yè)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人都當做個人來兌換,為所有人做客制化服務,怎么做到呢?這就是用跟蹤系統(tǒng)來跟蹤做到,這個點也是非常有爭論性的,實時再加上個性化就等于跟蹤,這就是追蹤所包含的概念。
有些人想要更加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就需要跟蹤它的特性。任何可以被跟蹤之物一定會被跟蹤,在未來將會有很多可以跟蹤的東西。虛擬現(xiàn)實將會成為一個最能夠跟蹤的場景。在VR時代,你的所有東西、你的所有運動,你去哪里,你身體的活動,你在哪里停留了多久,這些在現(xiàn)實當中,很難追蹤的東西都可以用VR輕而易舉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完全可以跟蹤的或者是追蹤的情況。像蘋果手表或者是這種量化的追蹤設備,像是追蹤你的體質、技能,比如這是我朋友發(fā)明的一個小設備,叫scanadu tricorder,你只要稍微觸碰一下就可以實時了解到自己身體的一些指針了,而且它是24小時不間斷的,由此你就可以自我量化,可以追蹤自己的睡眠質量,你去過哪里,運動量是多少,甚至可以追蹤你的一生,從你出生到最后都可以追蹤你的身體質量,而且它還會有一個生命圖表,在這里面,會顯示出很多各種不一樣的指標,但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人的病例或者是健康因素都是不一樣的,體質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我們可以有一種治療的方法,它只是為你設計的,可以適應到你身體的一些指針。比如你的正常可能和別人的正常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希望可以由一個非常客制化的方案,這樣子我們就需要被追蹤。當然,不止我們自己可以追蹤自己,所有的朋友、各個地方都在追蹤我們。
所有可測量之物都會被測量
另外我還想重申的一點是任何可被測量之物,大家都會被測量的。我們的設備越來越小,它可以去測量你所有想要測量的東西。在臺上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是在被追蹤的狀態(tài)。這是來自一個電影,是湯姆克魯斯演的,所有的天眼都是在追蹤它的,所有的信息都是被追蹤的,可能這是我們想要的未來。
雙向監(jiān)督:誰在追蹤我,我也可以追蹤他們
另外一個想法,我們可以客制化所有的東西,如果我們被追蹤或者我們追蹤其他的東西,我們可以獲得定制化的服務,但問題是你是否想要被追蹤。我想可能有些人并不是想讓自己的信息所有都可以被追蹤,但是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文明化,我們有一個叫雙向監(jiān)督的東西,也就是說無論誰在看我,我都可以看他們,我知道誰在追蹤我,誰在跟蹤我,我也可以追蹤他們,我也知道他們是在做什么,而且我們可以互相獲取各種利益,這是雙面的。
什么時候我們會覺得非常不舒服呢?就是說如果我的信息都泄漏出去了,但我卻不知道追蹤我的人是誰,我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因為會覺得很恐怖,但這并不是我想要說的一點,我想說的是在雙向監(jiān)督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互相追蹤的,有更多可用的信息可以提供給雙方。
可以選擇自己被追蹤的有多少,有兩個維度,它們也是相關的:一方是完全私有化的,所有東西都是只對自己可見,并且其他人都不知道;另外一頭是完全透明的,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誰,我的所有動向都是可以追蹤的,它就變得非常透明。如果我不是透明的,我完全是私有的,我就會被像是一個平庸人來對待,沒有任何個性化服務,所以你如果把橫條選到其中一邊或者是另外一邊,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服務和不同的方式,有些是通用服務或者是你可以達到一個個性化的服務。我想現(xiàn)在大多數人其實都是把橫條推到極右邊,因為他們想要被對待得像客戶一樣個性化的對待,可能你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想不到會有人這么做,的確有人這樣做這件事情,因為英語當中有一句話是隱私讓位于炫耀,因為大家更關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得到個性化的服務,是否能夠讓大有更多炫耀的方式,而不是想要有更多的隱私。
4、電子商務:虛擬店和實體店的共存
接下來我想說一下關于電子商務的未來。我覺得現(xiàn)在在零售、實體店、電子商務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界限,有很多人開始用更加安全或者很好的方式來建造電子商店,現(xiàn)在看到在實體店跟網店之間有很多緊張的情緒,我覺得在電子商務上可以看到兩種形式的實體店和虛擬店的共存。到10-20年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實體店。亞馬遜剛剛發(fā)布了自己第一個實體書店,當然,他們發(fā)行得有點晚了。在過去的15年都是一直在這樣預測的,我在想亞馬遜一定會做這樣的東西,因為要把實體店和網店聯(lián)合在一起。我的預測是最大的電商會成為最大的實體店的擁有者,最大的實體店的擁有者會成為最大電商平臺的擁有者,兩者會相互進行融合。我覺得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不一定代表他們現(xiàn)在就要有實體店,但未來的趨勢是實體店和網店一定會進行整合,因為產品是數字化、數據化的,對于大多數人來講,你們需要創(chuàng)建一種不同的體驗,就是在網店和實體店購買有什么樣的區(qū)別。比如說在亞馬遜的書籍,他們在線和去實體店的價格是一樣的,所以他們并不在乎你是在手機上買的還是在實體店買的,但在虛擬現(xiàn)實情況下,大家可以親自去書店體驗這種纖維或者圖片帶來的感覺,或者去體驗那種在實體店沒有的顏色,因為我們有了高科技的幫助,或者我們也可以到實體店去,讓他們送貨上門,而不需要再自己把東西拿回家,這就像現(xiàn)在我們在網上購物一樣,所以我們需要打破實體店跟網店之間的這種阻礙。我覺得在未來兩者之間不應該有很大的差異,最大的、最好的零售商應該是最好電商平臺的擁有者,而電商平臺的擁有者也會把他們的實體店做得很好,這就是我覺得電子商務未來發(fā)展的一個趨勢。
我們做的東西進行數據化的發(fā)展,我們的鞋子會變得自動化,鞋子也會進行智能化的發(fā)展聯(lián)通到網絡上,所有的東西都通過物聯(lián)網來連接,他們會被掃描,被一種虛擬的方式在網上呈現(xiàn),所以未來電子商務就是大家所有賣的東西,不管是在實體店還是在網上都是物聯(lián)網的一部分,沒有什么區(qū)別,而許多的商店都應該有電商的平臺,電商平臺的企業(yè)應該也有一些實體的存在。
我覺得電商和實體店并不是完全分開的,比如說就好象增強現(xiàn)實跟眼鏡的概念是一樣的,虛擬的場景和現(xiàn)實的場景是完全套在一起的,同時如果把電商和實體店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能夠看到任何東西的價格在真實的世界里面,我們到處去走,我們戴上這種眼鏡就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東西,這就是增強現(xiàn)實所帶給我們的感覺,所以我覺得我們的電子商務也應該是這樣的,電子商務和實體店融合在一起。
5、我們的未來
我們的未來,為什么我現(xiàn)在如此的興奮,我覺得我們的未來正在變得越來越難以讓人置信,過去30年我一直在講虛擬現(xiàn)實,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我瘋了,在過去的40年我一直在講互聯(lián)網,大家覺得這是一個難以實現(xiàn)的東西,現(xiàn)在都變成了現(xiàn)實。
如果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告訴大家電腦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我們的電腦會變得越來越小,而且他們的速度會逐年提高,價格會越來越低,那時候的人們如果聽到這句話,當他們感覺到我們的電腦可以會被放在每一個房間里面,價格越來越低廉的時候,他們會嘲笑你,他們覺得你瘋了,但現(xiàn)在30年、40年之后,我們看到在賓館,在家里,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放一個電腦。不可能的事情已經變成可能了,現(xiàn)在電腦變得如此便宜,以至于隨處都可以放置。它已經變成了一個現(xiàn)實,我們必須要相信。
今天,我們有維基全科,這是一個百科全書,任何人都可以編輯、更新,同時它有現(xiàn)在全世界所有語言的版本,20多年前沒有人相信會有這樣一個概念,他們覺得世界上竟然有一個免費的百科全書,所有人都可以去寫的,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而現(xiàn)在我們能看到它真的存在,30年、20年之前人們都不會相信的,而且你沒有辦法從經濟的角度向別人解釋這是怎么樣去實現(xiàn)的,但現(xiàn)在這一切都變成了現(xiàn)實。
學到的教訓就是我們應該更多地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而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就在于我們要以一個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進行協(xié)作,這就是其中的奧秘。我們要創(chuàng)建的未來是需要我們進行共同協(xié)作的,我們要聯(lián)合起來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才能夠闖勁不可能的未來。我們看到有的大公司有幾百、幾十億的顧客,在很多年前這是不可能的,現(xiàn)在大家看到臉書并沒有什么實實在在的產品,他們真正的產品服務是由顧客來創(chuàng)建的,而他們的這種平臺讓所有的用戶進行互動,用戶的互動就創(chuàng)造出了效益,這在以前也是當年不可能的,但現(xiàn)在變成了現(xiàn)實。
如果我們看未來的20多年,許多的東西和建議可能會發(fā)生的,比如虛擬現(xiàn)實、第一視角或者是增強現(xiàn)實會像電力一樣被進行購買,大家覺得我可能瘋了,這是不可能的,但我覺得這些新事物會有一天降臨這個地球,我只想說我們只是在人類歷史的開端和起點,在未來的20年再看現(xiàn)在,我們就會了解在過去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并不重要,我們會覺得6千年、7千年這種歷史的演進才是神奇的,但這種演進所產生的變化還不如我們過去50年產生的更新速度快。
在未來的20年我們會看到這種更新的速度越快,也就是在2036年,也就是今年以后的20多年,可能會發(fā)生的東西,但我并不是非常確定,我也許會犯錯,但有一點,我覺得是完全確定的,我情愿跟大家打賭,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產品還沒有問世,在20年之后,當我們再一次對話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在今天完全沒有問世的產品,也就意味著今天我們的聽眾里面有誰,有任何一個人可能會發(fā)明一個最偉大的產品,而這個產品是20年前的人們聞所未聞的,我們都在從事這個工作,而我們并沒有為時過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