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底的一天,在臺灣舉辦的海靈格夫婦工作坊上,隨著課程的進行,突然有一位學員受到了強烈的情緒觸動,在四百人的會場嚎啕大哭。 原本有序進行的課程內容暫時中斷,所有的人都安靜地看著聲音的 源頭。海靈格先生也放下了嘴邊的話筒,微笑著看著發生的一切。這時大家看到那位學員旁邊的另一位同伴拿起了 紙巾,塞給她—— 海靈格先生慢慢舉起話筒,緩緩地說,“請停下?!鄙院螅忠淮文闷鹪捦舱f,“任何助人者都是吸血鬼?!?/p> 四百人的會場立刻充滿了嗡嗡的聲音,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重復這句話,向身邊的同學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沒錯?!焙l`格先生繼續說,“我說的是吸血鬼。任何助人者都是吸血鬼。因為我們看到那位女士并沒有要求她的幫助?!?/p>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 這類助人者,我把他們稱為“單方助人者”,因為他們的 助人行為是單方面的一廂情愿。他們以為自己提供了幫助,他們以為自己做出了奉獻,他們以為自己在做一件高尚的事,甚至從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感。 然而事實上呢?當事人可能需要沉浸在自己的狀態中一段時間,然后從中體驗到很多深刻的感受,之后獲得自己真正的成長。 可是那些不適當的“幫助”,打斷了他們內省和覺察的思路,破壞了他們自身發展的規律,剝奪了他們體驗自己的人生的權利。
而助人者在這個過程當中,卻收獲了道德滿足感、自我價值感、和社會認同感。當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積極地去幫助一個未必是急需得到援助的人時,TA的內心甚至是有一點得意的。他們會認為有這樣一個好機會,可以讓自己做一次好人,得到大家贊許的目光,是非常好的。 因此我們能夠明白,海靈格先生其實他到底想要告訴我們的是 什么:當單方助人者通過主動助人這種行為,來獲得自己內心價值感的滿足時,其實TA對于被幫助者進行了能量剝削。這種剝削,可以理解為吸血鬼行為。
而當沒有求助發生時,單方助人者的幫助行為,就象吸血鬼一樣。因為當事人成為了單方助人者的施舍對象,喪失了對自己身感受的主權。 因此我們在進行心理咨詢的訓練時,最初級的課程當中就反復強調“不主動助人”的原則。遺憾的是很多人在實踐當中忘記了基礎培訓的內容,逐漸變成不折不扣的吸血鬼。 在此,我想善意地詢問各位成長中的同道們:今天,您吸血了嗎? 力爭分享給大家原創的、實用的、科學有據的可讀性文章,讓我們共同持續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