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痛風“治標不治本” “治療不對,藥費白費。”痛風發作,對患者來說是一場災難。不少人四處求醫,藥吃了一大堆,錢花了不少,卻都打了水漂,不僅病情難以根治,痛風還反復發作。 近日,被湖北省衛計委評為“省級痛風重點專科”的特色中醫醫院,對就診的百余名痛風患者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80%的痛風患者反復發作,是治療誤區導致。 “皇帝病”向年輕人進軍 業務員小張近年來因工作性質每餐頻繁舉杯,2個月前大腳趾關節突然疼痛,以為是扭到了沒在意,過了半個月疼痛讓他連班都上不了,無奈去醫院檢查,結果是痛風。 無獨有偶,王爹爹患痛風20余年,左手指關節還“長”出痛風石,四處求醫未果索性不治了。去年得知湖北省有個痛風重點專科,慕名找到了其學科帶頭人、湖北省中醫中藥專家邴飛虹教授,治療一年后痛風疾已除,至今未見復發。 “現在痛風越來越年輕化。”邴飛虹介紹,因為青年人生理功能活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擋”不住舌尖誘惑,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品在飲食結構中的比重逐漸增加,烤肉、火鍋等高嘌呤食物攝入量大增,造成血中尿酸水平異常增高。痛風這種“皇帝病”,開始向更廣泛、更年輕的人群進軍。 五大誤區讓痛風難斷根 八成痛風患者在治療上存在誤區:西醫比中醫治療效果來得快;不愿意堅持療程吃藥;有時尿酸指數不降反升是效果不好;服中藥病情好轉就不堅持;過分控制飲食。 “痛風其實是種免疫性疾病。”邴飛虹指出,痛風主要是因為體內濕寒過重、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脾腎失調。西醫雖能及時鎮痛但無法將患者體內的尿酸排出,使得疾病無法根治容易復發,且長期服用西藥會對身體造成毒副作用,影響肝腎功能。而中醫免疫調動療法,將沉積炎性物質溶入至血液中,隨尿液排至體外來降低血尿酸濃度。 邴教授說,痛風患者還應該管住自己的嘴,以素食為主,少攝入嘌呤、油脂類等食物,這樣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痛風治療。 痛風治療也要“個性化” “痛風發作也不用擔心,關鍵要堅持正規治療。”邴教授提醒,不少關節紅腫劇痛、病情頻頻發作的痛風患者首選激素治療,激素雖可在短時間內讓尿酸指數迅速降回到正常值,但本質只是將尿酸沉積到人體組織中,沒將它從體內排出,治標不治本。 治療痛風須通過“一人一方”辨證施治,配合服用特色中藥,通過補腎健脾、祛濕驅寒,減少嘌呤吸收,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一般早中期無并發癥的痛風患者,堅持半年以上治療多數患者可康復,晚期患者經過治療也可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痛苦。該療法還對紅斑狼瘡、類風濕等其他免疫性疾病有顯著療效。 痛風若長期誤診或不正規治療,可能會發展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廣泛形成、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痛風性腎病、腎功能不全和尿路結石等多種并發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