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6)

祝允明《草書七律詩》卷 30.8×396.5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六十六歲時書此四首七言律詩,詩文收於《懷星堂集》,其中《閑居秋日》更是多次抄寫。全卷落筆迅速,字勢跌宕,行間時而穿插,時而放筆縱橫,有密不通風(fēng),疏可走馬的強烈視覺效果。儘管為狂草作品,卻能狂而不亂,點畫間處處合乎規(guī)矩法度,展現(xiàn)出高超的用筆技巧與深厚的書學(xué)涵養(yǎng)。書寫時,今草與狂草交替使用,筆勢連綿不絕,氣勢縱橫,為其狂草書之杰作。
資料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釋文】:
閑居秋日
逃暑因能暫閉關(guān),未須多把古賢攀。
江(點去)并拋杯勺方為懶,少事篇章恐礙閑。
風(fēng)墮一庭鄰寺葉,云開半面隔城山。
浮生只說潛居易,隱比求名事更艱。
宿茅峰
下馬門前一振衣, 翠微髙迥逼清徵。
云滯洞里山中(點去)真人過,月下山中長史歸。
絳霧暈床砂氣伏,紫云穿竇術(shù)芽肥。
神方能詠不能遇,一夜爽靈峰外飛。
宿金山寺
窗中一抹海門焦,珠貝魚龍共此宵。
枕得善才參后石,洗來天漢轉(zhuǎn)時潮。
神游會解靈妃佩,耳靜能傳少女簫。
況是梵王宮闕里,蓮花葉上暫逍遙。
句曲道中
老至誰憐晝錦明,春來聊得客襟清。
宵依星斗宮壇宿(點去)臥,曉旁神仙宅舍行。
眼看山多城郭少,肩挑詩重簿書輕。
何時總?cè)霟熛既ィ灰娙碎g寵辱驚。
乙酉秋日叢村堂酒次書。枝山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