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亮劍賦》 乙未八月,日麗天藍,四方龍族,云集華山, 五峰簇立,高朋萬千,抗戰勝利,隆重紀念。 穿越時空,遙想國難,日寇侵華,國土淪陷, 南京屠殺,重慶轟炸,冀中掃蕩,鐵蹄兇殘。 中華兒女,浴血奮戰,臺莊大捷,百團大戰, 延安燈塔,萬丈光焰。小米步槍,持久抗戰。 中條山下,陜軍血戰,面對強敵,慷慨亮劍, 站為砥柱,倒化青山。亮劍精神,雄傲云天。 七十年前,日寇投降,抗戰勝利,舉國歡顏, 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眾志成城,國威彰顯。 莫道境遷,劍休鞘安;時不我待,出鞘亮劍, 亮劍精神,一往無前;亮劍力量,擎舉向天。 亮劍雕塑,聳立華山,軒轅魂魄,龍泉肝膽, 一劍擎天,磐石基奠,正義凝聚,威嚴盡顯。 勇進開拓,智通天演,敏而創新,仁濟博涵, 華夏子孫,華山論劍,中國精神,響徹宇寰! 今朝亮劍,凝聚華夏民族強國之信念。 今朝亮劍,傳揚五洲四海和平之宏愿! 【轉載8月16日《華商報》華商報記者李小博報道】】 華山亮劍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傳承和發揚中國精神 華山腳下昨舉行亮劍儀式,2000余人參與 活動由華商報聯合華山論劍西鳳酒、華山景區管委會、華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舉辦 “抗戰老兵影像展”昨在西安城墻開展,將持續到 9月3日 “穿越時空,遙想國難……面對強敵,慷慨亮劍……華夏子孫,華山論劍,中國精神,響徹宇寰!”一首氣勢恢宏慷慨激昂的《亮劍賦》回顧了中華民族遭受外辱侵略卻又不屈不撓的抗爭歷程,而正是因為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敢于亮劍,終于將日本侵略者在1945年8月15日趕出了中國的土地,而在70年后的8月15日,陜西各界人士齊聚華山腳下,豎起了“一把凝聚愛國精神的民族之劍”——亮劍雕塑,共同來傳承和發揚中國精神。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確定了今年的紀念活動的主題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對此,華商報社聯合陜西省愛國企業華山論劍西鳳酒策劃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昨日的華山腳下,迎來了系列紀念活動的最高潮——由華商報聯合華山論劍西鳳酒、華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華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華山論劍中國精神’抗戰勝利70周年大型紀念活動暨亮劍雕塑揭幕儀式”拉開帷幕,來自陜西抗戰老兵家屬代表、黨政軍、文化藝術界及企事業單位的20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紀念為發揚中國精神 70年前,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同仇敵愾,用血與火的生死之搏,換來了1945年8月15日偉大的抗戰勝利。盡管戰聲遠去、硝煙散盡,但為中華民族奮力拼搏的英雄們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他們的抗爭精神將永垂不朽。活動一開始,在威武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現場所有的人起立,向為將侵略者逐出國門的英雄和英魂致敬,同時為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及陜西山陽山體滑坡中犧牲的同胞默哀一分鐘。 華商報社副總經理聶保剛在致辭中說,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這一特殊的時刻,陜西各界人士齊聚華山腳下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是為了再一次重溫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提醒人們勿忘國恥、增強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聶保剛說,從今年5月開始,華商報相繼推出了“踏尋先輩足跡,尋找陜西抗戰遺跡”、“還原戰爭殘酷,尋訪抗戰秦人悍將”等大型系列報道,同時還聯合社會各界人士前往山西垣曲縣中條山抗戰紀念館舉辦“中條山上祭陜軍故鄉水土緬忠魂”活動以及組織“永遠的老兵,永遠的致敬”系列圖片巡展,其目的是為了緬懷先烈、傳承和發揚偉大的中國精神,讓我們不忘歷史,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肩負起光榮的使命和責任,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亮劍精神值得學習 “中華兒女,浴血奮戰,臺莊大捷,百團大戰,延安燈塔,萬丈光焰。小米步槍,持久抗戰……”由華山論劍西鳳酒運營公司董事長董小軍領誦的這首《亮劍賦》,是由陜西著名作家商子秦專門為昨日亮相的亮劍雕塑而作。 董小軍說,作為一家有責任心和擔當的企業,其命運和國家命運永遠牢牢地拴在一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70年前,中華民族用不屈不撓地抗爭,趕走了侵略者,這種“亮劍”精神正是一種傳承已久的中國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70年后的今天,我們用紀念的方式來緬懷先烈,更是為了把這種'亮劍’精神在巍巍華山腳下發揚光大。” 作為亮劍雕塑的總設計師,張金平表示,亮劍雕塑是對中華民族敢于亮劍進行抗爭的一種緬懷,華山險峻挺拔,就好比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華山腳下亮劍,就是在向中華民族表達一種敬意,雕塑中的劍是華表的造型,華表本身就代表了正義和正直,而一把插進磐石的寶劍除了象征著中國人民敢于亮劍的精神,更是表達了繁榮盛世之下中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舉雙手傳遞紅旗 在昨日的活動現場,還邀請到了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陜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鐘鏑,在一張長達8米的紙上地書“華山亮劍”4個字。鐘鏑表示,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是每一位中國人都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日子,但是追憶歷史,又感到分外的悲愴和憂傷,“中華民族有太多的苦痛,如今的繁榮昌盛尤其值得每一個人珍惜。作為一名年輕人,能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見證和參與這一紀念活動,能激發我們年輕人更加蓬勃向上,當然也是對我們莫大的鼓勵和期盼,我們只有好好地發揚'亮劍’精神、'中國精神’,才能讓中華民族永遠富強壯大。” 在亮劍雕塑揭幕之后,一面巨型紅旗在現場人們的頭頂展開,現場所有人共同舉起雙手將紅旗傳遞過去。家在澄城的吳先生激動地說,作為華商報十多年來的忠實讀者,今年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報道他逐篇閱讀。為了參加活動,他上午5時許就起床了,帶著妻子和孫女驅車來到活動現場,“舉辦大型的紀念活動,能激發中國人民更加奮發圖強的精神,傳紅旗其實就是在傳遞一種愛國情懷,只有愛這個國家了,作為個人才能有幸福安穩的生活。” 活動最后,現場所有人紛紛來到會場旁邊的形象墻跟前,印下自己的愛國手印,一個個鮮紅的手印,不僅代表三秦兒女對抗戰勝利70周年的紀念,更代表了對抗戰中浴血奮戰的同胞們的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