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是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根據自己的理解與實踐所寫的一本哲學類書籍,它相比其他哲學書籍而言更加通俗易懂。現在來談談我讀完此書的感悟。 此書認為,所謂科學,不過是“現階段所認知的范圍內的事實”。它既不可能正確地解釋一切事物,也不代表唯一的真實。稻盛和夫心法讀后感。對此我非常贊同,因為人類社會在不斷地高速發展中,對某一事物的理解會越深刻,有可能會推翻之前所堅信不疑的觀點。所以,我認為在哲學這一范疇,是沒有絕對正確的觀點的,不同的人的理解或許會產生偏差,但是,只要我們的理解足以讓我們懷有樂觀積極的心態以及擁有正確的人生方向,那么就可認為這種理解是可行的。 因此,在上述這一結論的延伸之下,http://dhg./25140.html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接受稻盛和夫在其他問題上所提出的新穎的見解了。在現代科學的推廣之下,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出生是偶然的,是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隨機結合所產生的生命。雖然這結論很容易接受,看上去也很正確,但是如果人的出生只是偶然的產物的話,難免會有人覺得自己只是“偶然的產物”,即出生也好,不出生也罷。這種消極想法對于人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為有害的,所以換一種思維,即認定或假設人的出生為“必然”,那么就會產生提升我們人生價值的愿望。抱著“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的觀點,我們才會對生活充滿熱情。稻盛和夫心法讀后感。因此,哲學是與科學極為不同的,它能讓我們思考的角度更有利于我們的發展。 同時,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宗教了。在信息爆炸的當代,大多數學生都是崇尚科學的,認為相信宗教是迷信的表現。然而,宗教的目的只是宣揚一種信念,當一個人沒有內心的寄托時,就可以借助相信宗教而獲得內心的安全感和滿足感,認為“神”會保佑自己。我對于宗教的態度是“信則有,不信則無”。與其讓一個人迷失生活方向,終日渾渾噩噩地度過,還不如讓他信仰宗教,獲得內心的安寧。只要把握好信仰的尺度,做到不迷信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本書的主旨是“利他”,即做什么事都要考慮他人的利益。一味地崇尚利己主義只會讓自己墮落,最終墮入深淵,不可自拔。只有凡事為他人考慮,才能磨練自己的靈魂,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完善。雖然本人并不認同稻盛和夫認為人死后會產生的所謂意識體,接著轉生到新的生命上的這種說法。但是,假如我們認同這種說法,就不會認為人死之后就會失去一切,而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了。這樣想,就可以一心地磨練自己,不斷凈化自己的靈魂,因此這種理解的角度還是對社會有益的。 所以讀完此書后我的最終結論是:傾聽各種見解,從中選取最有利于我們可持續發展以及對社會有貢獻的看法即可。雖然大多數情況下科學的論證解釋非常嚴謹,但是凡事不必太認真執著未免不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個月讀<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在這本書中,稻盛先生對存在、意識和意識體、宇宙、造物主、科學、欲望、自由、善惡、因果、宗教、死亡等人生、社會和宇宙的重大命題,從哲學、科學、宗教三個角度交叉分析,耐人尋味。盡管書中的許多故事在稻盛先生其他書中已然見過,但是常讀常新,每次都有更深刻的體會。關于稻盛和夫的書,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復雜的情懷,應該是糾結的喜歡。說喜歡,是因為他向我們講述的是作為人應該有的最基本的品質,每每能夠觸碰到我們的心靈。糾結則是由于其與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所反映出的思想大相徑庭,非努力修煉和踐行不得覺悟,給人以“烏托邦”似的感覺。 言歸正傳,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吧! 提升人性,磨練靈魂,這樣的道理應該在少年時代就灌輸給孩子,可惜在現在的學校里,沒有任何人傳授這樣的道理,取而代之的除了考試還是考試。“努力學習,考進好學校,成為有出息的人。”這是我們從小聽到的最多的話,我們很努力的沿著這條道路努力奮進,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研究生,我們踏著考卷一路走來,歷經大大小小無數次考試。但是當我們畢業的時候卻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樣子,理想終究被現實打敗。于是在一個個應試體系下培養出來的滿腦子功利的“產品”面前,在超現實的社會大背景下,再來傳授這些最基本的品質,珍貴但卻有些無力。學校,一個傳道授業、培養高尚、為人性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地方,應該是純潔無暇的。可如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侵入其中,()本應教育“教育”社會,現在卻變成了社會“教育”教育,想來令人痛心。 煩惱產生于欲望,而發展又放大了欲望。在久遠的奴隸社會,很多人尚且沒有自由,“吃”是他們最大的欲望。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貴的自由卻因為使用的方向不對而造成了罪惡。經濟富裕了,人們漸漸忘記了大自然教于的真理。似乎不用拼命工作也能過上很好的生活,于是,與其正式就職,受到約束,不如當自由職業者,想工作時工作,其余時間用來休息玩樂。精進、持戒、忍辱與我無關。投機、貪腐滋生蔓延,看看十八大以來,打掉的腐敗官員,職務之高,人數之多,令人震驚。而且,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金錢和權力帶來了快樂,但帶來更多的是欲望的膨脹和無盡的煩惱與罪惡。 稻盛先生的書總是向上而充滿正能量。在身處逆境挫折時,在心情沉悶壓抑時,翻一翻,讀一讀,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心態,走出陰霾! 更多相關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