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問,“你多久去一次圖書館?”而是應該問“你多久沒去圖書館了?” 圖書館可不是僅僅一個查資料的地方,你可以在這里學習、研究、思考等等,圖書館里面有各種沙發、懶人椅,你可以各種舒適的姿勢閱讀,就像在家里一樣。 斯特拉斯堡國立大學圖書館前身是一棟1871年德占時期的老建筑,ANMA建筑事務所試圖保持原建筑不朽的風格,強調本來的造型和圓頂,同時注入創新的、現代的內部空間。 27米超漂亮的旋轉樓梯連接著整個圖書館。
頂層還擁有一個21米寬的陽臺,坐下閱讀場所、舉辦小型音樂和講座。 位于首爾的圖書館是Wonderwall專為游客打造的,愛旅游的不能錯過。設計師力求一種旅游式的體驗,圖書館擺放厚厚的物品、展示大量信息,天花板覆蓋了整個暑假。 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窗戶穿過多層地板,自然光傾瀉而入連接起多個空間,這是位于葡萄牙圖書館Miguel Arruda Arquitectos Associado設計。 直向建筑董功設計位于河北秦皇島圖書館面朝大海,獨自佇立在空曠的沙灘,恍若世界的盡頭。一層和二層的書架上擺滿了圖書,看書的人或坐或立,寂靜無聲。一層南邊挨著玻璃窗戶擺著一排椅子。在二層和三層,同樣擺著一些座位,坐在這里的人,透過玻璃窗戶,大海落入眼前。 PLASMA NODO完成的書店也是咖啡館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你可以選個角落看書、玩耍、畫畫和休息,在哥倫比亞這間設有私密讀書室的空間。 這個位于加拿大社區圖書館像不像“打開的書本”,Atelier Kastelic Buffey操刀設計,主要是鼓勵大家在草坪休息時可借用一本書看看,不同尺寸的垂直板條讓光線穿過。 李曉東事務所這個作品位于北京郊區的懷柔小鎮,設計構思旨在與自然相配合。引入了當地村民常用的柴禾,將它們布置在玻璃幕墻后以形成籬笆。圖書館采用鋼與玻璃的混搭結構,采光與堅固度兼顧,外墻取材自當地村民的柴火——洋槐、桑木等十多種樹木的枝干,木板與亮光相互調和,并平均分配整個空間的亮度,營造出濃濃的書卷氣息。 伯明翰圖書館由麥肯諾建筑師事務將沉重的混凝土改建成透明的玻璃建筑,八個圓形大廳都有其不同的功能,還讓自然光傾瀉而入,體量之間的錯疊,形成被設計成屋頂花園的屋面露臺,成為這城市中最大的陽臺。 位于柏林這間圖書館是 Foster + Partners為了學生而設計的(據推測他們可能會在這里花費“幾百個小時”),沉穩的混凝土與建筑表皮結合起來。每一層環繞的書桌都有一大片自然光線,同時“文獻收藏則保管在四層高的核心筒之中”。 arquitectura 911sc 為了紀念作家 Jaime Garcia Terres而建的墨西哥城圖書館,僅占地170㎡位于18世紀建筑中。以兩個長長“懸掛于墻壁書架為特色”,創造一種與地板相映合的節奏,從天花板垂下的書柜讓光線穿過。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Anttinen Oiva Architects傾力之作,主要特點就是大門拱形開口和很多小窗格,充分解決空間采光問題。芬蘭人是最愛閱讀之一,是該地區最大的學術圖書館,它面向廣大用戶群,又包含隔音的小組討論室、安靜的讀書室、信息收集區等一系列功能。 螺旋樓梯極具藝術感。 位于穆因加的首間圖書館得到了當地的大力支持,BC Architects 與當地很多人參與其中建設,本地的壓縮土磚大量運用。夜晚還有一層光暈因其內部對流的視線,專為兒童而特別設計的空間,這個麻繩編織的吊床空間他們很喜歡呢。 Mj?lk architekti設計位于捷克共和國的圖書館以其本身為支撐框架,其中的書架從地面直通向頂部的觀景臺。 Dan Hanganu + C?té Leahy Cardas Architects 設計的這間位于魁北克的絕妙的圖書館位于一所老教堂之中,利用其書架和閱覽室為舊有的中殿帶來新的生命。
|
|
來自: 真友書屋 > 《閱讀 藏書 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