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些人印象里,笨頭笨腦的郭靖應是個衣衫簡陋的窮小子,而聰明多情的楊過卻是個相貌堂堂的青年才俊。其實正相反,初入江湖時,郭靖已貴為蒙古大汗鐵木真的金刀駙馬,而楊過則是個一無所有的流浪小子。 郭靖離開大漠、南下中原時僅18歲,但他屢立奇功,已是蒙古的千夫長,與諸功臣名將并列;更牛的是,他已是蒙古金刀駙馬——成吉思汗將華箏許配于他。 臨行前,成吉思汗交給他一個任務:把大金國六皇子完顏洪烈的腦袋提來。成吉思汗還問他:“去干這件大事,你要帶多少名勇士?”也就是說,郭靖此次南下其實是以金刀駙馬的身份出公差。 既然是駙馬出門公干,差旅費自然少不了。我們還記得,《射雕英雄傳》中,完顏洪烈作為大金皇子到臨安公干,為追求包惜弱,出手甚為闊綽:住店吃早飯,是“一碟雞炒干絲,一碟火腿,一碟臘腸,一碟熏魚,另有一小鍋清香撲鼻的香梗米粥”,這雖算不得奢侈,但也見出皇子的講究,即便在旅途中,也不能降低生活品質。此后,他更是大買衣服,讓包惜弱每天換一套新的,因為“道上塵多,衣服穿一兩天就不光鮮啦”。 后來,楊康作為金國使臣南下,也是住欽差行轅,天天錦衣玉食。還有那個出身西域豪族的歐陽克,也是窮奢極欲:去趟燕京,單是姬妾就帶了二十四個,都是著白衣、騎白駝,要多張揚有多張揚。 郭靖不會像他們那么高調,但此次南下,卻一點不怕花錢。臨行前,成吉思汗賞了他十斤黃金作為盤纏;拖雷、哲別等都有禮物贈送——這些人不是王子就是大臣,所贈自然豐厚,像拖雷在正常禮物外,又加贈一件通體漆黑、無一根雜毛的貂裘,極為名貴。連張家口飯店的小二,一見都知道是好東西,不怕郭靖吃大餐沒錢付賬。 想想吧,貂裘、皮帽的郭靖,騎了漂亮的汗血寶馬,一看就是個富二代呀。在張家口,他請黃蓉吃飯,兩人點了滿滿兩大桌子美味佳肴,菜涼了就倒掉重做。一頓飯足足花了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銀子——這放古代可不是筆小錢呀。而此時,他身邊尚剩四錠黃金。黃金呀! 有人說,黃蓉正是因郭靖出手闊綽而芳心暗許。這是開玩笑。但郭靖請吃豪華餐、解裘相贈、黃金奉送等貼心舉動,雖不是為了炫富,但也確實得有良好的經濟條件為基礎。 離開蒙古大漠,郭靖自是舍棄了此前積淀的政治基礎和人脈關系,但他因結識并得到黃蓉芳心而迅速進入黃蓉的“朋友圈”——黃藥師、洪七公、周伯通、段皇爺、梅超風、陸乘風…… 有了這樣的朋友圈,郭靖想不得絕藝、想不成名都難! 而楊過初闖江湖,就慘得多了。 少年楊過,先是流浪嘉興,后被郭靖帶至桃花島,再被送到全真教,然后進入古墓跟小龍女學藝。后來,因尋找失去蹤跡的小龍女,楊過下終南山獨闖江湖。這年,與離開大漠時的郭靖一樣,他也是18歲。 這時的楊過,沒有絲毫經濟基礎。在桃花島時,他年齡尚小,雖然吃穿自有黃蓉供給,但想來也不可能有什么錢財;在全真教時,他連師父都得罪慘了,哪不餓死就算幸運;在終南山古墓時,他與小龍女雖不缺吃用(小龍女曾說墓中備有20來天食糧,加上蜂蜜,能支撐一個月左右。但古墓中究竟有無奇珍異寶或金銀錢財,則不得而知),但此次離開終南山,也沒見有楊過帶金銀的描寫。 有個細節表明,當時楊過身上肯定沒多少金銀,因為他下山后頻頻偷東西! 在一家客店,楊過摸進全真教兩個弟子房中,發現一個包裹,里面是二十來兩銀子,楊過心想“正好用做盤纏”,當下揣在懷里。“正好用做盤纏”,說明他囊中羞澀。 在豺狼谷外一家農院,楊過穿了農家衣服、腰扎草繩扮牧童,還偷了人家一頭大牯牛。此后,楊過騎此牛對付申志凡等全真、丐幫五人,救應陸無雙。陸無雙謝他幫忙,擲一錠二三兩的銀子在地上,楊過嫌不夠,陸無雙又擲一錠。事情處理完,陸無雙徒步先走,“楊過拾起銀子,揣在懷里,牽了牛繩跟在她后面。” 在鎮上飯店,兩人吃完飯,陸無雙“取出銀子,叫楊過去買了一頭驢子,付了飯錢后,跨上驢背。” 臨走從地上撿銀子,吃飯讓陸無雙埋單,楊過這些行為當然可解釋為是假扮牧童、裝可憐的需要,但我總覺當時他的身心都是凄苦的。 后來,見郭芙、武氏兄弟對陣李莫愁,他想起幼時在桃花島、全真教的遭遇,想起姑姑小龍女的失蹤,心下更感凄苦。他還自憐自怨地以為陸無雙、程英、耶律齊、完顏萍等人都瞧不起他,于是獨自折往他處,心中混亂,厭憎塵世,在荒山野嶺間亂走,以野果野菜果腹。此后,他上了華山,得遇洪七公、歐陽鋒,并目睹了他們的相斗、相擁而死。 一個月前上華山時,楊過自傷遭人輕賤,滿腔怒憤;下山時卻覺世事只如浮云,“小小年紀,竟然憤世嫉俗、玩世不恭起來”。 在陜南一處荒野,楊過路見這樣的場景:一匹黃毛瘦馬拖著一車山柴,緩緩走來。那馬瘦得胸口肋骨高高凸起,四條長腿肌肉盡消,宛似枯柴,毛皮零零落落,生滿癩子,滿身泥污雜著無數血漬斑斑的鞭傷。一個莽漢坐在車上,嫌那馬走得慢,不住手揮鞭抽打。 當時的楊過衣衫襤褸、化子模樣,見了那馬,如看到悲苦的自己一般。他抽打那莽漢一頓,竟將那癩馬搶了。誰想在七八日的充足食料后,那馬精力恢復,竟步履如飛,頗為神勇,遇有牲口在前,非發足超越不可。楊過心想:“這匹千里良駒屈于村夫之手,風塵困頓,郁郁半生,此時忽得一展駿足,自是要飛揚奔騰了”。 其實,楊過這何嘗不是在說自己?! 此后,他以化子模樣參加大勝關英雄大會,不光與郭靖、黃蓉重會,也終于見到日思夜想的小龍女,而且勝了金輪法王兩個弟子,名義上讓小龍女得武林盟主之位。此次英雄大會,楊過可謂揚名立萬,開始另一番際遇。終至成為一代大俠。 初闖江湖,郭靖可謂意氣風發、一路順暢,楊過卻是心中悲苦、遭際重重。但不一樣的起點,正適合不一樣的人物。郭靖心思遲鈍,但志慮忠純,在成為大俠的路途中,他的品性不需打磨,需打磨的是武功;年少時的楊過,聰明過人,但輕浮頑劣,與武功相比,他更需要接受磨礪的是品性。 而這正像他倆的坐騎一樣:郭靖的小紅馬品種優良,一旦成長起來,自然神俊無比;而楊過的癩馬,卻需經歷一番痛苦磨礪,才能變為絕世良駒。 金庸不愧大手筆,小小兩匹坐騎,便寫盡郭靖和楊過的不同。 (作者:飛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