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止瀉藥 五味子烏梅

     平安大家 2016-04-20

    止瀉藥 五味子烏梅

     
    各論>>第二十六章 收澀藥>>第二節 止瀉藥

      以澀腸止瀉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滑脫不禁之久瀉、久痢的藥物,稱為止瀉藥。
      本類藥物均具有澀腸止瀉的功效。其作用旨在澀腸止瀉以治標。該功效主治久瀉、久痢邪氣已盡或僅存余邪而正氣虛衰,滑瀉無度之證。本類藥物常分別兼有斂汗、澀精、止帶、止血、止咳等不同功效,還分別可用治其他滑脫不禁證、失血證或久咳肺氣耗散者。
      本類藥物的藥味以酸澀為主。其中,具補益作用者,可有甘味;具行氣作用者,可有辛味。藥性以溫或平為 主。個別藥物能清熱降火,其性寒涼。止瀉藥主要歸大腸經。其中,能溫中者,可歸脾胃經;能滋腎者,可歸腎經;具止咳作用者,可歸肺經。除罌粟殼有毒外,其 余藥物在常用劑量內可視為無毒。
      使用本類藥物治療滑脫不禁之久瀉、久痢時,除應結合其兼有功效綜合考慮外,還應針對不同病情作相應配 伍。對脾胃氣虛者,需配補中益氣之品;脾腎陽虛者,需配溫補脾腎之品;陰血虧虛者,需配滋陰養血之品;余邪未清者,宜針對病邪作相應配伍,以清理余邪;久 瀉、久痢損傷腸道絡脈便血者,多選用或配伍能止血的藥物,以制止出血。
      
    熱毒瀉痢、濕熱瀉痢或食積腹瀉等在實證階段,瀉痢既是實邪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失調的表現,亦是機體抗病排 邪的反應,因此,從治法的角度來說,忌用澀腸止瀉法,以免斂邪。從藥物的角度來說,雖然少部分藥物因兼具去邪治本的作用,古今都有將這類藥物用于瀉痢實證 者,但對瀉痢實證來說,其澀腸止瀉作用已成為不為病情需要的副作用,所以瀉痢實證并非此類藥物的最佳適應證。這類止瀉藥的最佳適應證應是滑脫不禁之久瀉、 久痢余邪未盡而正氣已衰者:對于這類證候,此類藥物可發揮清理余邪和澀腸止瀉雙重作用
    止瀉藥 <wbr>五味子烏梅
    止瀉藥 <wbr>五味子烏梅

    止瀉藥都有止瀉的功效,或者說都有澀腸止瀉的功效,也可以單獨地稱為澀腸,它主治的證,是久瀉久痢,這個也是屬于滑脫不禁的,也是屬于虛證。
    久瀉久痢,一個是脾虛,二個是腎虛,前面也提到過。脾不傷不瀉,腎不傷不久瀉,所以久瀉久痢,除了脾氣虛以外,更常見的是脾腎兩虛,使用這一類藥物的時候,可以分別配伍補氣健脾或者補腎的藥,比如說什么補骨脂、益智仁這一類,或者補氣藥當中的白術,或者利水滲濕藥當中的茯苓、薏苡仁,這些都是常常配伍在一起使用的,如果有寒,還可以配伍溫中散寒的一些藥物。

    主治證,泄瀉和痢疾,除了虛證以外,也常常能見到實證。
        實證那就不能用止瀉的藥物,尤其是痢疾,需要清熱解毒、清熱燥濕。一些臨床的專著當中說:“痢無澀法”。就是痢疾沒有收澀的方法。強調這個痢疾初起,不能夠誤用收澀的方法或者收澀的藥物,尤其是不能以收澀的藥物為主。到了日久不愈,正氣虧虛,也是成為一種滑脫不禁,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這個收斂固澀的藥物,但并不是絕對的,只是在邪氣盛的時候,肯定不能使用的。
        下面要學的藥物,有的藥物在一些實證的瀉痢當中也使用,前人也用,因為那些藥物本身就有祛邪的效果,它對于那種實證,它不是收斂,但它收斂之性,同樣存在。
        所以這一類的藥物,最好是用于滑脫不禁的瀉痢,或者說久瀉久痢。雖然是邪氣末盡,但是它是以正虛為主的也可以使用。純粹的邪氣盛而正氣不虛的,少數的藥物,它雖然也有一定的祛邪作用,但是它的收斂性質是對于祛邪不利的,所以一般上很少用,只是有的時候在複方當中,配伍的情況下使用也是有的,所以不能把它絕對地看成是不能使用。

    關于這個收澀藥的第二節,這個名稱的問題,大量的中藥書籍把這一類的藥一般稱為斂肺澀腸藥,或者稱為斂肺止瀉藥,就是同時強調的是兩個功效。這個理由是根據在藏象學說當中,肺與大腸相為表裡,就認為這一類的藥,能夠上斂肺氣、下澀大腸,就強調這兩方面的功效。其實這樣也有不妥當的地方。因為在我們這一節,要收載的藥當中,應該說每一味藥,它都能夠斂腸止瀉,但是其中有的藥物,還不止一味、兩味,它沒有斂肺,就是說沒有止咳平喘這個功效,上斂肺氣,下澀大腸并不是必然的一種聯繫。應該說把這一類的藥物,都認為具有止瀉的這種收斂作用,絕大多數,兼有收斂性的止咳平喘作用,把它作為一個兼有功效來對待,可能更妥當一些,沒有稱為斂肺止瀉藥或者斂肺澀腸藥,就是因為相當多的止瀉藥,并沒有斂肺的作用,它并不是必然的都有這種相關性。
    ===============================================================================================
    五味子
    【出處】 ------《神農本草經》
    【來源】 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或華中五味子 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的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為傳統使用正品,主產于東北、河北等地;后者習稱“南五味子”,主產于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取。曬干。生用或用醋拌蒸曬干用。用時打碎。
    止瀉藥 <wbr>五味子烏梅

    【性味歸經】 酸、甘,溫。歸肺、腎、心、脾、大腸經。本品酸溫而潤,收澀之中兼具補益作用,上能斂肺,下能固腎,外可止汗,內又益氣,功用頗多,廣泛地用于虛而不固,散而不收之證。
    【功效】 止咳祛痰,止瀉,斂汗,澀精,補肺腎心脾氣,養腎心陰 ,生津,安神。
    【應用】
      1.用于咳喘痰多。本品止咳祛痰作用較強,可用于咳嗽痰多者;因其具溫補固澀作用,故多用于虛寒證。屬寒飲內蓄者,宜與溫肺化飲之品配伍,如《金匱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湯以之與干姜、細辛等品同用。若寒飲內停而兼風寒外束者,宜與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之品配伍,如《傷寒論》小青龍湯以之與麻黃、桂枝、細辛、干姜等品同用。對肺虛久咳痰多者,本品又能補益肺氣。常與人參、黃芪、紫菀等補益肺氣、祛痰止咳之品同用。對腎虛腎不納氣的虛喘短氣,本品既能補腎氣,又能益腎陰以納氣定喘。治肺腎氣虛的虛喘短氣,可與人參等補益肺腎之品同用。治腎陰虧虛,腎不納氣之氣喘,常與滋陰補腎之品配伍,如《醫宗己任編》都氣丸以之與熟地黃、山茱萸等品同用。
      2.用于久瀉不止。本品亦能澀腸止瀉。對脾腎虛寒之久瀉不止,兼能補益脾腎之氣,常與溫補脾腎、澀腸止瀉之品配伍,如《內科摘要》四神丸以之與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同用。
      3.用于自汗、盜汗。本品又能收斂止汗。對肺心氣虛自汗者,兼能補益肺心之氣;對腎陰虛盜汗者,兼能滋養腎陰;對汗多傷津口渴者,還能生津止渴。治氣虛自汗,常與補益肺心之品配伍,如《內外傷辨惑論》生脈散以之與人參、麥冬同用。治陰虛盜汗,常與滋養腎陰之品配伍,如《醫級》麥味地黃丸以之與熟地黃、山茱萸、麥冬等品同用。
      4.用于遺精、滑精。本品還能補腎澀精,適用于腎氣虧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常與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等補腎澀精之品同用。
      5.用于津傷口渴及消渴。本品能生津止渴,適用于津傷口渴。對熱傷氣陰,汗多口渴之證,兼能補益心肺之氣、斂汗,常與益氣生津之品配伍,如《內外傷辨惑論》生脈散。消渴病腎虛胃燥者亦常用以滋腎生津止渴,常與益氣生津之品配伍,如《醫學衷中參西錄》玉液湯以之與黃芪、山藥、天花粉等品同用。
      6.用于失眠多夢、心悸。本品還能安定心神,適用于心神不安之失眠多夢、心悸等證 。對心氣不足者,又能補益心氣;對心腎陰虛者,又能滋養心腎。治心氣不足之心悸、失眠 ,常與人參、茯神、酸棗仁等補心氣、安心神之品同用。治心腎陰虛之失眠心悸,常與滋陰 養血、補心安神之品配伍,如《攝生秘剖》天王補心丹以之與生地黃、當歸、人參、柏子仁等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3g。搗破入煎,核內有效成分才易煎出。入嗽藥生用,入補藥熟用。
    【使用注意】 凡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參考資料】
      1.本品含揮發性成分,有機酸類,木脂素類(五味子素、戈米辛等),檸檬醛,葉綠素,甾醇,維生素C、E,樹脂,鞣質及少量糖類。五味子有鎮咳、祛痰作用;有明顯的呼吸興奮作用;有與人參相似的適應原樣作用,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五味醇 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對大鼠應激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對胃液分泌有調節作用,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對離體豚鼠回腸、氣管和結腸帶具有松弛活性;有舒張血管及強心作用,能增加冠脈血流;對血壓似有調節作用;能促進肝糖元異生及分解,改善機體對糖的利用;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的靈活性,并促進兩過程趨于平衡,從而提高大腦的調節功能;有鎮靜、抗驚厥作用;有鎮痛、安定及一定的解熱作用;能降低血清轉氨酶;在體外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在體內和體外都有抗病毒作用;γ-五味子素對癌細胞DNA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興奮子宮作用。
      2.五味子所含酸性成分有祛痰作用,揮發油有一定的鎮咳作用,木脂素類成分有強壯和降酶保肝作用。炒制后五味子的酸性成分及揮發油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或損失,酒制或醋制后揮發油亦略有減少,而各炮制品中具強壯作用的木脂素類成分均比生品偏高。提示五味子入補藥宜熟用,入嗽藥宜生用的傳統認識有一定科學性。
    【功效鑒別】五味子、烏梅鑒別
      皆上能斂肺,下能澀腸,均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之功,都可用治肺虛久咳,久瀉久痢之證。并能生津止渴,用于津傷口渴。不同之處在于: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而潤,上能斂肺氣,下能滋腎陰,又可用治肺腎兩虛之喘咳;
    并能補腎澀精,用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者。尚能寧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多夢。
      烏 梅──酸澀性平,又能安蛔止痛。此外,烏梅內服還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瘡毒,并治胬肉外突。

    五味子放在這一節裡面不是很妥當,因為五味子有很多功效,止瀉作用對于五味子來說,是比較次要的一個功效,一般來講,這個藥物的歸屬,都應該是它的第一功效,或者是比較重要的功效,那五味子放在這一節裡,對這一點,必須清楚,它有很多功效,止瀉不是它的主要的,相對比較次要,這個五味子在收澀藥這三節,它都可以,它也是止汗藥,也能固精縮尿,廣義的固澀腎氣,都可以。如果一定要放到收澀藥,那可能比較恰當一點的還是第三節,固精縮尿用得多一些。實際上五味子更主要的功效是補氣,它是一個補氣作用相當明顯的一個補虛的藥物,不完全是一個收澀藥,尤其是從唐代孫思邈開始,一直到金元以后,很多的本草書上,都高度重視五味子的補氣作用,比如說孫思邈在《千金方》裡面,就說:“暑傷元氣,無力以動”,就倦怠乏力了,這個非常地疲乏,不想動,無力以動。服用五味子這一類的補氣藥,能夠使人精力從兩足涌出,就很快地消除氣虛的這種癥狀,就是說五味子能夠補元氣,而且還有的本草書說它大補元氣,雖然我們現在認為元氣虛,都是氣虛的重證,從這個角度來講,它不一定大補元氣,至少它對于臟腑的氣虛證,是有良好的補氣作用的,這一點必須充分地肯定。
        由于兩方面的原因,給人們一個錯覺。
    第一個五味子本身很酸,好像這個酸的東西,一定就是以收斂固澀為主,所以就認為它主要是在收斂,是收澀。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從我們編《中藥學》的教材以來,五味子一開始就把它放在了收澀藥,給人們的印象,它就是以收斂固澀為主,所以后來曾經試圖改變這種現狀,所以在全國統編的三版、四版教材的時候,當時把五味子曾經放到補氣藥中,放在黃耆的后面,當時很多學校的老師就提出意見,就是怎么五味子變成了補氣藥,不是一直它就是收澀藥?就這種先入為主,就改不過來。
    五味子的補氣作用和收澀作用相比,補氣是主要的,所以最佳的歸類,還是應該在補氣藥。

    五味子的命名,前人認為這種果實五味俱全,辛、甘、酸、苦、咸這五味。認為它的果肉,就是古書上說的皮肉,它的果皮和果肉是酸甘的,皮肉酸甘,核中苦辛,就是說它的種仁,好像裡面有苦辛味,具有咸味,就是整個這個果實,從果皮、果肉,到果核,到它的種仁,都是有咸味的,當然這是前人的這種認識,它之所以把它稱為五味子,就是五味俱全,但實際上我們真正口嘗的時候,這個藥應該說它果肉是酸甘為主,這個是對的,這個果仁當中是香的,可能甘或者辛可以。至于它的苦,尤其是咸,可能都不會明顯地嘗出來。當然古人怎么嘗出來的不清楚。

    目前用的五味子,有五味子和華中五味子兩個不同的品種。五味子主要產在東北地區,它的果實比較大,果肉也比較厚,一般認為品質比較好一些,一般稱為北五味。這個華中五味子,分佈比較廣,它主要分佈在華北或者西南這些地區都有,品質稍次一些,但是等同地使用。

    這個五味子的功效非常地多,首先,五味子是一個補氣的藥,這個補氣的藥,應該說對全身臟腑氣虛,都有補益的作用,肺、腎、心、脾氣,沒有肝,因為《中醫診斷學》沒有肝氣虛的這樣一個證型。實際上嚴格地講,應該是有肝氣虛的,只不過現在在基礎課裡面現在沒有充分地肯定。
        五味子是一個酸味為主的,是擅長入肝的,擅長歸肝經的,所以認為它補肝氣,也未嘗不可。所以為了記憶的簡化,它就是補臟腑之氣,哪一個臟腑的氣它都能補,第一個功效就是補氣。
        第二就是收斂固澀,這個收斂固澀,是廣泛的。另外還能生津安神,主要就在這四個方面,補氣、收澀、生津、安神,生津這個酸味的藥能夠生津,這很容易理解,這個甘酸化陰,尤其李時珍說的這酸味的藥,如果用口來嘗的時候,感召相應,什么感召相應?就直接刺激了我們的舌頭,馬上這個津液就可以增多,他在論述烏梅的時候,李時珍就講這個非常有道理,這個酸的東西直接能刺激津液,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另外它又是一個養心安神的藥。

    五味子首先它能夠補肺氣,可以用于肺氣虛,肺氣虛常常就有久咳虛喘或者肺氣不斂,五味子同時又能斂肺止咳平喘,并且還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所以五味子對于肺來講,就是既能夠補虛,就是補氣,又能夠收斂固澀,就是斂肺止咳平喘,并兼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所以它最佳的適應證,是這個肺虛的久咳虛喘。在一些古方,比如補肺湯這些裡面和一些補肺氣的藥人參、黃耆,這樣的藥物配伍使用。

        另一方面,五味子祛痰止咳本身不完全是收斂,尤其是祛痰,所以這個咳嗽痰多有的時候不是虛證,這個五味子不一定就是完全禁止使用,也可以使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青龍湯,它是個外感風寒,內有水飲,出現了咳喘痰多。
        五味子在小青龍湯裡面,我們現在常常就是離開了它的功效,抽象地來談它的性能,說它是酸收之性,就是說避免這些辛散的藥,辛散太過,用它來收斂,我那天講過,這個還沒有能夠完全自圓其說。如果說辛散太過的話,我們可以少用一點發散風寒的藥,不讓它辛散太過,讓整個辛散恰到好處,這樣子的情況可不可以把五味子就省掉呢,那就應該說能夠省掉。其實我們在研究小青龍湯的五味子的時候,我個人的觀點,我是這樣覺得的,應該聯繫五味子的具體的功效。首先這個小青龍湯的適應證,我覺得它是一個本虛標實的,實際上是一種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本身這個患者就有氣虛的癥狀在裡面,用五味子,首先就用五味子來補氣,這個補氣,也避免這些辛散的藥進一步地耗氣,這是其一。
        其二,五味子本身能夠祛痰止咳,這個小青龍湯的主治證,它就有咳嗽有痰,或者咳喘痰多,用五味子來增強全方的祛痰止咳的效果,緩減癥狀。所以象陳嘉謨在《本草蒙荃》裡面甚至還說:“風寒咳嗽,必用五味子”。他并不是說風寒咳嗽,不能用五味子,而且他主張一定用五味子。當然他那個也是偏激了,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們是可以這樣子來認識的,就是風寒外感,兼的咳嗽痰多,五味子是可以用的,不一定都是禁忌,它能夠祛痰止咳,它有一定的祛邪作用,并且緩減咳嗽的癥狀。
        再加上五味子能夠寧心安神,其實小青龍湯證這一類的患者,有的本身就是睡眠不好,加上裡面用了麻黃之類的藥,有的時候
    更加心煩不寧,可以它能夠針對這一個癥狀或反應,它也有它的意義。
        小青龍湯當中用五味子,那個含義是非常深刻,它與多方面的功效,可以聯繫在一起,是一個綜合的一個應用。如果僅僅認為它就是避免辛散太過,那就是小看了五味子在小青龍湯當中的地位,所以這個是我們值得探討的問題,當然是結合五味子的功效,我是談一點個人的看法。所以五味子對于肺來講,一個是補肺氣,在補肺氣的同時,它又能夠祛痰止咳平喘。所以它最佳的適應證,是肺氣虛的久咳虛喘,如果不是肺氣虛的,就說一般的咳嗽有痰,也可以用它來祛痰止咳,但是這個不是它的最佳適應證,但是它是可以選擇使用的一種藥物,這是對于肺來講。

    五味子
    作用于
    腎來講,五味子可以補腎氣,它又可以固澀腎氣,就是固精縮尿止帶,固精縮尿,主要是固精和縮尿。固精,就是對遺精、滑精的一種治療作用,縮尿,那就是減少小便,收澀小便,這個都是腎氣不固的一種常見的癥狀。五味子,既能夠補腎氣,又能固澀腎氣,所以用于腎虛的尿頻遺尿或者遺精、滑精,這個和我們前面補陽藥當中學過的很多藥,菟絲子、補骨脂,這些都是同類的,所以經常配伍在一起。
        腎氣虛,還可以出現腎不納氣的虛喘,五味子也能用,比如說都氣丸、六味地黃丸加個五味子,在補腎的同時,緩減這個久咳虛喘的癥狀,能夠納氣歸根。

    五味子
    作用于心,它能夠補心氣,同時能夠斂汗,又能夠安神。汗為心液,可以把虛汗不止認為是心液外泄、心液滑脫不禁,當然與衛分虛也有關,這裡可以把它初步地和心聯繫,當然也可以和肺聯繫,所以這個五味子對于心氣虛,出現了自汗、盜汗,可以根據陰虛和氣虛的不同,作相應的配伍用來止汗。
        如果是心神不寧,心失所養,五味子又是一個養心安神藥,比如天王補心丹當中,它和很多養心安神的藥配伍在一起,這是作用在心。

    五味子作用在脾,它既能夠補脾,又能生津,同時還能止瀉,又能生津,又能止瀉,用于脾虛的久瀉不止,或者脾腎兩虛的久瀉不止,比如說四神丸和這個補骨脂這一類的藥物使用。
        對于氣精兩傷的口渴或者消渴,五味子它又能夠益氣生津,這個益氣,可能主要與脾的關係更密切一些。

    對于五味子這么多的功效,可以這樣記:首先它補臟腑之氣,是廣義的。現在除了肝,另外的四髒都有氣虛證,每一髒的氣虛證,它可能都會出現相應的滑脫不禁或者其它的一些因為虛引起的癥狀,把這些功效,分解在不同的臟腑裡邊。比如說把這個斂肺,把祛痰止咳,就分割在肺裡面,與補肺氣聯繫在一起。固攝腎氣或者納氣平喘就歸到腎裡面,治療腎不納氣,或者治療遺精、滑精、遺尿這一類的證候。這個心,就和自汗、盜汗為心之液外泄,汗為心液,加上寧心安神,就與補心氣聯在一起。脾就和生津止渴,這個澀腸止瀉聯繫在一起。
    ===========================================
    烏梅
    【出處】 ------《神農本草經》
    【來源】 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 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 的近成熟果實。主產于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干后悶至皺皮,色變黑時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止瀉藥 <wbr>五味子烏梅


    【性味歸經】 酸,平。歸大腸、肺、脾、肝經。本品酸澀,功善收斂,上能斂肺氣,下能澀大腸,入胃又能生津、安蛔,凡久咳、久瀉、蛔蟲腹痛及內熱消渴等證,均為常用。
    【功效】 止瀉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
    【應用】
      1.用于久瀉、久痢。本品澀腸止瀉痢的作用較強。用于久瀉,常與人參、茯苓、肉豆蔻等補氣健脾、溫中澀腸之品同用。對于久痢便血者,本品兼能止血。久痢久瀉而濕熱邪毒未盡者,宜與清熱燥濕解毒之品配伍,如《傷寒論》烏梅丸以之與黃連、黃柏等品同用。
      2.用于久咳。本品又能止咳,主要用于肺虛久咳。如《雜病源流犀燭》烏梅膏,單用本品煎膏含化,治久咳經年。亦常與罌粟殼等斂肺止咳之品同用。如氣虛咳嗽痰多者,宜與人參、半夏、桔梗等補氣化痰之品同用。
      3.用于蛔厥腹痛。蛔蟲得酸則伏,本品滋味極酸,為安蛔要藥,適用于蛔蟲所致的以腹痛,嘔吐,四肢厥逆為主癥的蛔厥證。以其證多系寒熱錯雜,令蛔蟲躁動不安所致,故常與溫里祛寒、清熱之品配伍,如《傷寒論》烏梅丸以之與蜀椒、干姜、黃連等品同用。
      4.用于暑熱口渴及虛熱消渴。本品味酸,能刺激唾液分泌以生津止渴。單用有效。治暑熱作渴,常與葛根等生津止渴之品同用。治虛熱消渴,常與麥冬、人參、天花粉等養陰益氣、清熱生津之品同用。
      5.用于便血、尿血、崩漏、咳血。本品又能止血。單用有效。如《濟生方》治便血;《本草綱目》治尿血;《婦人良方》治血崩:皆單用本品。屬血熱妄行者,宜與生地、黃芩、地榆等清熱涼血止血之品同用。對于咳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止咳,通過止咳,使肺部 安寧,亦有助于止血,宜與人參、麥冬等益氣養陰潤肺之品同用。
      此外,本品外敷能消瘡毒、平胬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g。外用適量,搗爛或 炒炭研末外敷。止血、平胬肉可去核炒炭存性用。
    【使用注意】 外有表邪或內有實熱積滯者均不宜服。
    【參考資料】
      本品含揮發性成分、脂類、簡單酸類化合物、氨基酸、三萜脂肪酸酯、黃酮甙、苦杏仁甙、氫氰酸、谷甾醇、齊墩果酸樣物質、葡萄糖甙酶、過氧化物歧化酶、赤霉素A32和其它赤霉素系列物。烏梅煎劑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體外試驗證明,烏梅對宋內氏痢疾桿菌等多種細菌及須瘡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抗菌譜較廣;有脫敏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單味烏梅煎劑對豬蛔蟲有興奮作用,在30%的烏梅丸溶液中,經2分鐘蛔蟲趨于完全靜止,若將其移至生理鹽水中,經2~3分鐘即能逐漸恢復活動;能增加膽汁的分泌,并使膽汁趨于酸性;灌服烏梅煎劑的狗的膽汁有刺激蛔蟲后退的作用;有輕度收縮膽囊作用;烏梅水煎劑對華支睪吸蟲有顯著抑制作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蝕惡肉。”
           2.《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
           3.《本草求真》:“烏梅酸澀而溫,……入肺則收,入腸則澀,入筋與骨則軟, 入蟲則伏,入于死肌、惡肉、惡痣則除,刺入肉中則拔……癰毒可敷,中風牙關緊閉可開,蛔蟲上攻眩撲可治,口渴可止。寧不為酸澀收斂止一驗乎”。

    烏梅能夠澀腸止瀉,所以可以用于脾虛的或者脾腎兩虛的久瀉久痢。配伍的方法,也是分別配伍補脾或者補腎的藥,或者配伍一些除濕的藥為主。另外比如說有寒,配伍溫裡的藥。
        烏梅收斂性不強,同樣也有一定的祛邪作用,在古代文獻當中,以至于當代的一些臨床報導,單用烏梅,治療痢疾,或者治療濕熱的泄瀉,就這一點來說,和它的酸收是矛盾的。應該說烏梅它因為是一個收斂性的止瀉藥,所以用于瀉痢。
    最佳的適應證是虛證,是滑脫不禁的久瀉久痢,因為它有一定的祛邪的作用,所以對于不是滑脫不禁的瀉痢,并不忌用。但是那不是它的最佳主治,只能說它可以用,相對比較次要。
        現代研究,這個烏梅,對于這個痢疾桿菌這一類的病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它不完全是收澀,所以古方乃至當代的臨床,有的單用烏梅,能夠緩減痢疾,這個時候邪氣并沒有盡,它既不斂邪,而且還有明顯的療效。但是畢竟烏梅不是一個很強的清熱燥濕或者清熱解毒藥,有這方面的作用,只是可以用而已。我們
    以后見到有這樣的記載和這樣的報導,對烏梅就不能專門用它的酸收來解釋它對瀉痢的應用,有的不是虛證的瀉痢用它為什么呢?只能說它有一定的祛邪作用,它不完全禁止使用。

    另外烏梅也能斂肺止咳,從理論上來說,它也是適合于久咳虛喘,實際上烏梅也有一點祛痰止咳的作用,所以有的實證,咳嗽痰多,這個烏梅,并不禁止使用。
    另外這個烏梅有安蛔的作用,或者稱為安蛔止痛。講驅蟲藥的時候說過,蛔蟲,在躁動不安的時候,往往腹痛比較劇烈,這個時候就要用安蛔的方法,讓蛔蟲安靜,不要讓它躁動,否則的話,很容易造成腸穿孔,或者這個膽蛔證,就是蛔厥證,就是劇烈的膽絞痛,因為蛔蟲上竄進入了膽管裡面,這個是膽道蛔蟲。這個時候,一般不要用刺激性的驅蛔蟲的藥去刺激它,一般用安蛔的藥。安蛔的藥最多的是酸味,是以烏梅為主的,當然我們前面學的花椒,它也有一點安蛔的作用,常常配伍在一起。比如張仲景的烏梅丸,就是這種情況。
    另外烏梅能夠生津,酸的,它不是通過清熱,也不是通過益氣、也不是通過養陰,就是能夠直接地促進津液的生成,這個剛才講五味子時談過,李時珍說這個是感召相應,就是直接地刺激了我們味覺器官,促進了唾液的分泌,口腔當中的津液多了,口渴可能就暫時得到緩減。所以夏天都喝烏梅湯,就是用來生津止渴的,甚至于有望梅止渴的成語,這個也是李時珍說的感召相應,就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這種情況。李時珍這個見地應該是非常高的。
    烏梅止血,用于一般的出血證。
    此外,烏梅外敷能消瘡毒,平胬肉。這個地方指的胬肉就是瘡癰潰破了以后,最后膿液乾淨了,新肉就要生長,或者燒傷、燙傷了以后,它也要長出新肉,從現代的醫學就叫新生的肉芽組織,如果說新生的肉芽組織,中醫所叫新肉,沒有高出皮膚,就是正常的新肉,高出了皮膚,就認為它是一種胬肉,高出皮膚以后,可能這個瘡口,或者這個潰湯麵癒合了就留下比較明顯的斑痕,如果要減少斑痕,就不讓新的肉芽組織高出正常的皮膚,用這個烏梅,研成細的粉末,有的時候也可以炒一下,研粉末,把它散佈在表面。這個臨床經驗認為,它可以制止胬肉的生長,就是說新生肉芽組織就不會超過這個皮膚的表面,最后這個癒合了以后,斑痕就會減少到最小的程度,這個功效,就叫作烏梅的平胬肉,這是外科學當中的一個特殊術語,也是古人經常使用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不卡|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日本精品不卡一二三区| 又黄又硬又湿又刺激视频免费| 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成 年 人 黄 色 大 片大 全|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加勒比无码人妻东京热|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 国产不卡一区不卡二区|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人妻|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国产精品美脚玉足脚交欧美| 欧美和黑人xxxx猛交视频|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日韩制服丝袜|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99草草国产熟女视频在线|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