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節(jié)藏象論》專講天人合一之事,天人怎么合一?就是人道法天道,天道怎么變化,人也就跟著怎么變化,天人變化節(jié)律要同步進行。
▲天道一年有六個甲子周期的六氣合365天,人以九臟腑、九竅、365穴位與之配應(yīng)。如何掌握天道的運行規(guī)律呢?度量日月的運行規(guī)律。首先是確定一年的開始——“立端于始”,即后文說的“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所謂“始春”有兩個意思:一以太陽歷二十四節(jié)氣說始于立春,王冰:“謂立春之日也。”二以陰歷的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其二是“表正于中”的立桿測日影的科學實踐活動,通過測量日影的長短變化,來校正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和計算日月的行程及余閏,從而得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的天道規(guī)律,建立了一年365日的陰陽合歷,及一年360日的六十甲子歷歷法。
▲這里說的“氣”是什么呢?不是空氣,是天道十五天為一氣,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每月的月初叫做節(jié)、月中叫做中氣,有十二節(jié)、十二氣。每月兩氣,三個月“六氣謂之時”,一年有四時,四時各有旺氣,風木旺于春,火旺于夏,土旺于長夏,金旺于秋,水旺于冬,故曰“各從其主治”,“五運相襲而皆治之”。治,旺也,主治,當旺之時。五運有太過、不及和平氣三種情況,五運合五行,五行有生克,維持著大自然界的動態(tài)平衡。一年五季五行時各有旺盛之氣,就以那個旺氣配應(yīng)所對應(yīng)的臟腑。
▲“始春”之意見前文。若果還沒有到那個時令而那個時令的氣候已經(jīng)到來,稱為太過,太過則反侮自己所不勝的氣,并克犯自己所勝的氣,這種情況叫做“氣淫”。如果時令已到而那個時令的氣候還沒到,這稱為不及,不及則受己所克制的氣因缺乏制約而妄行,自己所生之氣因缺乏資助而生病,而自己則受到克制自己之氣的迫害,這種情況叫做“氣迫”。所以一個好醫(yī)生要掌握好時令節(jié)氣,并依據(jù)時令節(jié)氣來推求氣候到來的早晚。謹慎地觀察時令與氣候的太過、不及和平氣三種情況。假如一個醫(yī)生失誤了時令而沒有掌握氣候情況,分不清五運五行時的主氣及客氣,就不知道病人當時感受何種邪氣而生病,也就不可能把病治好了。禁,講治。
▲黃帝問:一年五運六氣有不按次序運行的時候嗎?岐伯回答說:自然界的五運六氣時令節(jié)氣次序,不可能沒有常規(guī)。如果失去了時令節(jié)氣的常規(guī),就是反常,反常就要變化成災害了。常規(guī)為主氣,反常多為客氣。黃帝問:反常會有什么變化?岐伯回答說:人感受反常氣候就會發(fā)生疾病,感受時令主氣所勝之氣(如春行長夏濕土之令)則病輕,感受時令主氣所不勝之氣(如春行秋令)則病重。所以重感邪氣就有死亡的危險。所以說,反常氣候的發(fā)生,不克時令主氣的時候病輕,克制時令主氣的時候病重。 以上講的是五運六氣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必須熟知。 本期圖片:攝影Zachary Snellenberger 下期預告:內(nèi)經(jīng) | 「六節(jié)藏象論」中 |
|
來自: 古今獨步劉 > 《難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