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們行至滕州市官橋鎮(zhèn)時,無意中看到路邊一對闕門,再向前行,便看到路邊
史料記載,薛國故城最早的筑城者為奚仲。傳說夏禹時,奚仲造車有功,封于薛,為薛國始祖。春秋晚期,薛城是古徐州首府,為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國初齊滅薛,薛國遂被封為齊相田嬰食邑。田文繼父爵封薛國,號孟嘗君。孟嘗君招賢納土,焚券市義,施仁政,擴(kuò)城池,興商賈,善養(yǎng)民,一度城中居民達(dá)到六萬余家,
阿旺還看到北側(cè)一幢房屋圍墻上畫有不少關(guān)于薛國故城的歷史圖畫和詩文。便過去把它一幅幅照了下來,其中有篇清代人孫之庚寫的《過孟嘗君墓》詩一首:“薛 齊國有人叫馮諼,家境貧困,愿寄食孟嘗君門下。孟嘗君問:“先生有何愛好?”馮諼說:“沒有。”又問:“先生有何才能?”又說:“沒有。”孟嘗君笑了笑,還是接納了他。孟嘗君身邊的人因主人不太在意馮諼,就只給粗茶淡飯他吃。不久,馮諼背靠柱子,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意思是說,長劍呀,咱們回去吧!這里吃飯沒有魚。孟嘗君聽說后便吩咐手下人:“給他門客待遇,讓他吃魚吧!”過了不久,馮諼又彈著長劍唱道:“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嘗君聽說后又吩咐手下:“按照車客的待遇,替他配上車。”于是,馮諼駕車帶劍,向朋友夸耀:“盂嘗君尊我為上客。”這樣過了一段日子,馮諼又彈其劍,唱道:“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看到他這樣,周圍的人都厭惡他,認(rèn)為他貪得無厭。孟嘗君卻問:“馮先生有父母嗎?”左右答道:有個老母。盂嘗君于是供給他衣食費用,不使他母親窮困。而馮諼從此不再唱牢騷歌了。后來,孟嘗君出了張告示:“有哪位通曉賬務(wù),能替我到薛國收債?”馮諼報上名字說:“我能。”孟嘗君看了很詫異,問隨從:“這是誰呀?”隨從答道:“就是那個唱‘長鋏歸來乎’的人啊!”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吾負(fù)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并向馮諼道歉說:“田文每日為瑣事所煩,心身俱累,被憂愁弄得神昏意亂,而且生來懦弱笨拙,只因政務(wù)纏身,而怠慢了先生。好在先生不怪我。先生愿意替我到薛地收債嗎?”馮諼說:“愿效微勞。”于是,孟嘗君替他備好車馬行裝,讓他載著債券契約出發(fā)。辭別時,馮諼問:“收完債后,買些什么回來呢?”孟嘗君回答:“先生看著辦,買點我家缺少的東西吧。”馮諼趕著馬車來到薛地,派官吏把該還債的百姓都叫來核對債券。全部核對清楚之后,馮諼假托孟嘗君的名義將債款賞給這些百姓,并燒掉了那些券契文書,百姓感激得歡呼萬歲。馮諼又馬不停蹄返回齊國都城臨淄,一大早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奇怪他回來得這么快,便問:“收完債了嗎?”馮諼答道:“都收完了。”“先生替我買了些什么回來?”馮諼說:“殿下曾言‘買些家中所缺之物’。臣暗想,殿下宮中珠寶堆積,犬馬滿廄,美女成行,所缺少的,惟有仁義了。因此小臣自作主張為殿下買了些仁義。”孟嘗君問:“你怎么買仁義的?”馮諼答道:“殿下封地只一小小薛邑,不但沒有體恤薛地子民,反而像商人一樣想在他們身上獲利。臣為殿下著想,假傳殿下命令,將所有的債款都賜給他們,并焚毀債券,百姓莫不歡呼萬歲。這就是小臣替殿下買的仁義呀!”孟嘗君無可奈何地說:“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一年以后,齊王對孟嘗君說:“寡人不敢用先王的舊臣為臣。”孟嘗君只好回到封地薛邑,還差百里未到,當(dāng)?shù)匕傩站头隼蠑y幼,在路旁焚香迎接孟嘗君。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方才看到!”馮諼則對盂嘗君說:“狡兔三窟,才可得免一死。如今殿下只此一穴,尚不得高枕無憂。臣愿替殿下再鑿兩穴。”孟嘗君便給他五十輛車,五百斤金去游說梁國。馮諼西入大梁,對梁惠王說:“齊國放逐了大臣孟嘗君,諸侯誰先得到他,誰就能富國強(qiáng)兵。”于是梁王空出相位,派出使節(jié),以千斤黃金、百乘馬車去聘孟嘗君。馮諼先趕回薛地對孟嘗君說:“千斤黃金是極貴重的聘禮,百乘馬車是極隆重的使節(jié)。咱們齊國該知道這件事了。”梁國使者接連跑了三趟,可孟嘗君堅決推辭不就。齊王聽到這個消息,朝野震驚,連忙派遣太傅帶著一千斤黃金,兩乘四馬花車及寶劍一把,外附書信一封,向盂嘗君道歉說:“都是寡人行為的兆頭不吉祥,遭受祖宗降下的神禍,聽信讒言,得罪了先生。寡人無德,雖不值輔佐,但請先生顧念先王宗廟,回國執(zhí)掌政務(wù)好嗎?”馮諼告誡孟嘗君說:“希望殿下索取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廟。”未幾宗廟落成。馮諼說:“三窟已就,殿下可安心了。”孟嘗君做齊相幾十年,沒有絲毫的禍患,倚靠的正是馮諼的謀劃啊!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值得深思,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