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乙肝發病率下降,肝癌疾病譜有了新的變化,由脂肪肝引發的肝癌患者明顯增加。近期,解放軍第八一醫院舉辦“全國腫瘤防治周”大型公益義診活動,該院副院長、全軍腫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提醒,肝癌疾病譜有了新的變化。過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這樣的“肝病三部曲”出現了新的“兄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式肝癌發病走高 據統計,全世界一年新發生肝癌病人達81萬,有43萬在中國,占全球發病率55%,死亡率的50%。 秦叔逵教授介紹,在我國肝癌發病率高與肝炎病毒、黃曲霉素、藍綠藻類毒素以及酗酒吸煙四大因素密切相關,其中乙肝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因素,我國肝癌病人80%以上有乙肝病史。 不過,他表示,隨著乙肝患者的規范化治療,兒童早期接種乙肝育苗,乙肝發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與此同時,肝癌疾病譜也有了新的變化。過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這樣的“肝病三部曲”出現了新的“兄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從2010年開始,門診接診的此類病人成倍增加。他們沒有乙肝病史,沒有飲酒,只是患有脂肪肝,但最后都得了肝癌,我們推測脂肪肝是背后的禍首。” 秦叔逵介紹,在美國的肝癌患者中有20%-30%是脂肪肝引起的,雖然中國還沒有達到這么高的比例,但脂肪肝式肝癌出現并加速,肝癌疾病譜正在出現變化,這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 肝臟1小時只能解酒10毫升 秦叔逵教授介紹,我國是乙肝大國,國內的肝癌病人大都有乙肝病史,從乙肝轉為肝硬化,最后少部分肝硬化病人發展成肝癌。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酒文化的盛行,不少乙肝病人也在飲酒,加速了肝病的發病進程,為其進一步惡化埋下了隱患。 “飲酒是肝癌的一個重要誘因,因為肝是人體的解毒工廠,飲酒對肝損傷是很大的。”秦叔逵說,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臟內可以轉化為乙醛,直接損害肝臟,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而人體肝臟1小時只能解酒10毫升,如果喝了半斤酒,那對肝臟來說,需要至少25個小時才能分解掉,對肝臟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容易受損。 “乙肝病人如果飲酒,對于本就受損的肝臟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等同于在喝砒霜。”秦叔逵提醒說,乙肝病人千萬不能飲酒,這點要謹記。 新研究寫入全球肝癌治療指南 日前,歷時15年的攻關,由秦叔逵教授牽頭和主持的以奧沙利鉑藥物為主的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臨床及實驗獲得了突破。 “過去認為,化療藥物奧沙利鉑主要是具有細胞毒作用,可以直接殺滅腫瘤細胞;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奧沙利鉑還可以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免疫原性死亡和激活病人的免疫功能而發揮更高效的抗腫瘤作用。”秦叔逵解釋說。其實,機體對于許多腫瘤細胞存在著一種“免疫逃逸”現象,也就是免疫系統“麻痹”甚至癱瘓,無法識別和有效地清除腫瘤細胞,從而使得腫瘤細胞能夠“逍遙法外,為所欲為”。新的研究顯示,通過奧沙利鉑的系統化療,可以大大改變這種情況,促使免疫系統恢復識別功能,又可以特異性地清除腫瘤細胞,而且這種免疫原性死亡誘導作用和其他免疫增強作用已經遠遠超過了藥物本身對于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抑殺作用。 據了解,這項研究,在全球首次證明了化療藥物對治療晚期肝癌有效,改變了臨床實踐,現已成為中美日韓等多個國家肝癌治療標準。 楊子江 崔娉 隨著乙肝發病率下降,肝癌疾病譜有了新的變化,由脂肪肝引發的肝癌患者明顯增加。近期,解放軍第八一醫院舉辦“全國腫瘤防治周”大型公益義診活動,該院副院長、全軍腫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提醒,肝癌疾病譜有了新的變化。過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這樣的“肝病三部曲”出現了新的“兄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式肝癌發病走高 據統計,全世界一年新發生肝癌病人達81萬,有43萬在中國,占全球發病率55%,死亡率的50%。 秦叔逵教授介紹,在我國肝癌發病率高與肝炎病毒、黃曲霉素、藍綠藻類毒素以及酗酒吸煙四大因素密切相關,其中乙肝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因素,我國肝癌病人80%以上有乙肝病史。 不過,他表示,隨著乙肝患者的規范化治療,兒童早期接種乙肝育苗,乙肝發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與此同時,肝癌疾病譜也有了新的變化。過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這樣的“肝病三部曲”出現了新的“兄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從2010年開始,門診接診的此類病人成倍增加。他們沒有乙肝病史,沒有飲酒,只是患有脂肪肝,但最后都得了肝癌,我們推測脂肪肝是背后的禍首。” 秦叔逵介紹,在美國的肝癌患者中有20%-30%是脂肪肝引起的,雖然中國還沒有達到這么高的比例,但脂肪肝式肝癌出現并加速,肝癌疾病譜正在出現變化,這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 肝臟1小時只能解酒10毫升 秦叔逵教授介紹,我國是乙肝大國,國內的肝癌病人大都有乙肝病史,從乙肝轉為肝硬化,最后少部分肝硬化病人發展成肝癌。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酒文化的盛行,不少乙肝病人也在飲酒,加速了肝病的發病進程,為其進一步惡化埋下了隱患。 “飲酒是肝癌的一個重要誘因,因為肝是人體的解毒工廠,飲酒對肝損傷是很大的。”秦叔逵說,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臟內可以轉化為乙醛,直接損害肝臟,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而人體肝臟1小時只能解酒10毫升,如果喝了半斤酒,那對肝臟來說,需要至少25個小時才能分解掉,對肝臟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容易受損。 “乙肝病人如果飲酒,對于本就受損的肝臟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等同于在喝砒霜。”秦叔逵提醒說,乙肝病人千萬不能飲酒,這點要謹記。 新研究寫入全球肝癌治療指南 日前,歷時15年的攻關,由秦叔逵教授牽頭和主持的以奧沙利鉑藥物為主的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臨床及實驗獲得了突破。 “過去認為,化療藥物奧沙利鉑主要是具有細胞毒作用,可以直接殺滅腫瘤細胞;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奧沙利鉑還可以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免疫原性死亡和激活病人的免疫功能而發揮更高效的抗腫瘤作用。”秦叔逵解釋說。其實,機體對于許多腫瘤細胞存在著一種“免疫逃逸”現象,也就是免疫系統“麻痹”甚至癱瘓,無法識別和有效地清除腫瘤細胞,從而使得腫瘤細胞能夠“逍遙法外,為所欲為”。新的研究顯示,通過奧沙利鉑的系統化療,可以大大改變這種情況,促使免疫系統恢復識別功能,又可以特異性地清除腫瘤細胞,而且這種免疫原性死亡誘導作用和其他免疫增強作用已經遠遠超過了藥物本身對于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抑殺作用。 據了解,這項研究,在全球首次證明了化療藥物對治療晚期肝癌有效,改變了臨床實踐,現已成為中美日韓等多個國家肝癌治療標準。 楊子江 崔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