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態功能紅線劃定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總體要求?根據《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技術指南?試行?》(環發?2014?10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優化國土空間功能格局、推動經濟綠色轉型、改善人居環境的基本要求?在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劃定生態功能紅線?明確主導生態功能?制定生態保護措施?切實加強保護與監管?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省生態功能紅線劃定及配套管控政策制定工作?推動重要生態功能區域、重要生態系統、主要物種及其繁衍地、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區域生態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為全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自然資源有序開發和產業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撐?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態空間保護格局。 ;三?基本原則 1.協調性原則。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應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功能區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當前監管能力相適應?預留適當的發展空間和環境容量空間?合理確定生態功能紅線的面積規模?實施有效的生態補償或生態修復機制。 2.分區分類原則。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分為“紅線區域”和“黃線區域”兩個管控層級(根據區域不同類別?依據現有的法律法 - 1 - 1/16頁 規?制定差別化管控措施?有針對性地實施分類管理。 3.凸顯特色原則。根據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蓋率居全國首位以及主要水系自成體系、海域面積大、岸線長、海灣和海島多等基本省情?生態功能紅線劃定過程中凸顯山、水、海的保護。 4.一線到底原則。在確保省域重要生態功能區、敏感區和脆弱區納入紅線管控的同時?將市域、縣域的重要生態區域一并納入?實現全省生態功能紅線“一張圖”?一管到底。 5.相對穩定原則。生態功能紅線一旦劃定?要保證保護面積不減少、保護性質不改變、生態功能不退化、管理要求不降低。確需調整的?應依法依規進行。 二、生態功能紅線體系構成 生態功能紅線體系涵蓋全省陸域和海域?實施分區分類管控。根據我省自然地理特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生態保護需求?提出陸域生態功能紅線和海域生態功能紅線的類型組成。 ;一?陸域生態功能紅線的類型組成 包括9個類型?即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重要濕地保護紅線、水源涵養區保護紅線、陸域重要水體及生態岸線保護紅線、水土流失敏感區保護紅線、自然與人文景觀保護紅線、生態公益林保護紅線、沿海基干林帶保護紅線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紅線。 1.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各類自然保護小區、省級以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 2.重要濕地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重要濕地、濕地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城市濕地公園?等。 3.水源涵養區保護紅線 - 2 - 2/16頁 《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以水源涵養功能保護為主的森林生態功能區?包括?閩東鷲峰山脈山地、閩中戴云山脈山地、閩中博平嶺、玳瑁山山地、閩西武夷山脈北段山地、閩西武夷山脈南段山地等5個森林生態功能區。 《福建省生態功能區劃》中的水源涵養型重要生態功能區?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脈北段和中段、閩中大山帶的北段、中段和南段?具體包括武夷山河源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等22個重要生態功能區。 4.陸域重要水體及生態岸線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水口水庫、棉花灘水庫、街面水庫、池潭水庫、安砂水庫、山美水庫、古田溪一級水庫、洪口水庫、東圳水庫、金湖水庫等大型水庫、洪水調蓄區及其鄰近區域?以及“六江兩溪”—閩江、九龍江、敖江、汀江、晉江、龍江、木蘭溪、交溪等主要河流及其自然岸線等鄰近區域。 5.水土流失敏感區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土壤侵蝕敏感區域、濱海風沙與石漠化敏感區域、水土保持重要區3個類型。 土壤侵蝕敏感區域 根據《福建省生態功能區劃》?極敏感區域集中分布在武夷山市與寧德市轄區。高度敏感區域主要分布于閩中大山帶東坡和西坡以及武夷山脈的北段和中段。 濱海風沙與石漠化敏感區域 根據《福建省生態功能區劃》?主導生態功能為風沙與石漠化控制的重要生態功能區3個?包括莆田沿海突出部—南日島風沙與石漠化防治和濱海旅游生態功能區、?漳?浦—云?霄?—詔?安?—東?山?濱海 - 3 - 3/16頁 風沙與石漠化控制和旅游生態功能區、龍高半島土壤保持、風沙控制和濱海旅游生態功能區?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市縣。 水土保持重要區域 根據《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水土保持類型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包括龍江、木蘭溪、晉江中游丘陵茶果園生態功能區?以及九龍江下游和浦-云-詔西部丘陵山地茶果園和森林生態功能區?為限制開發區域。此外?還有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類型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包括閩東鷲峰山脈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閩西武夷山脈南段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區。 6.自然與人文景觀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世界自然遺產地、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濕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和水土保持型等類型?的核心生態保護區以及省級以上森林公園。市?縣、區?批建的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可以納入生態功能紅線。 7.生態公益林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市、縣級生態公益林可以納入生態功能紅線。 8.沿海基干林帶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沙岸、泥岸、巖岸沿海基干林帶。 9.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紅線 主要包括鄉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后備水源地。 ;二?海域生態功能紅線的類型組成 海域生態功能紅線區主要包括重要河口、重要濱海濕地、特殊保護海島、海洋保護區、自然景觀及歷史文化遺跡、珍稀瀕危物種集中分布- 4 - 4/16頁 區、重要海濱旅游區、重要砂質岸線和沙源保護海域、重要漁業水域、紅樹林、珊瑚礁及海草床。 ;三?分區分類管控方案 1.實行分區管控。依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重要程度?全省生態功能紅線體系分兩級管控?劃分為紅線區域和黃線區域。 紅線區域?對我國東南沿海和我省省域生態安全至關重要的區域?是全省生態安全的底線。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一切與生態保護無關的開發建設活動、禁止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和圍填海工程等海洋開發活動。擬今后并入國家生態功能紅線管控范疇。 具體陸域范圍包括?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世界自然遺產地、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水利風景區和地質公園的核心保護區(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省級以上一級保護生態公益林(水源涵養保護區中的源頭匯水區(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省級以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要濕地、濕地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城市濕地公園?等。 具體海域范圍包括: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海洋特別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區和預留區、海洋珍稀瀕危物種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核心區、海灣與河口分布的濱海濕地區等重要生態系統、自然沙灘等濱海重要景觀及旅游區、砂質岸線等自然岸線及特殊保護海島、重要天然紅樹林和造礁珊瑚分布區等。 黃線區域?對市域、縣域生態安全十分重要?目前保護力度較弱?生態系統有所退化?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允許適度的不影響主導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以保持區域生態產品供給能力。范圍是紅線區域以外的受保護生態區域?是紅線區域的重要補充。 - 5 - 5/1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