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寫下這個題目時,倍感壓力和惶恐,因為我不知道配不配寫這篇文章,畢竟我的孩子才上七年級,離七年級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滿一個學年,不到中招的最后結果出來,就寫這樣的文章實在是太過唐突,但思考再三,我想:“拋磚引玉”還是勝過“一言不發”吧?
從小學到初中,孩子在生理年齡上僅是一歲之差,但他們面臨的卻是一個極大的學習斷層,能否成功飛躍這個斷層,實際上更多的決定權在家長。
從小學的兩三門課到初中的十門以上課程,相當多的孩子有點措手不急,不知如何下手,要不“偏科”,要不“四處開花”,結果自然是不理想的。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進入初中后,個個都是鼓足了勇氣,都會暗暗下決心:重新開始,取得理想的學業成績!
這個時候,家長的重要性尤其顯得突出。我曾和一個孩子成績不太理想的家長聊過,這位家長說:我是真沒辦法了,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主科一直在上課外培訓班,但上了初中一考試還是不及格,這孩子我是一點辦法沒有了。我當時很直率的對這位家長說:責任不在孩子,而在于你!我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我的兒子在小學從沒上過任何學習類的培訓班,學習成績也是中等。但上了初中后,經過和兒子共同的努力,他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我不敢說兒子已成功飛躍小學和初中之間的這個“斷層”,但起碼他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兒子進入初中后第一個月,數學小考只有七十分,當時我是十分吃驚,怎么會這樣?我當年上八中時,從初一到初三數學沒低過九十五分的啊,甚至高考也是差三分就滿分。然后我開始重視了孩子的學習,全面接管孩子的學習管理。這里我僅用我兒子學習的三個階段情況來剖析下兒子是如何飛躍這個斷層的(權且算是飛躍了吧):
1第一階段,進入初中到期中考試-----做個心狠和貼心的家長
首先我發現兒子天天回來僅是滿足認真完成作業,這里的“認真”是打引號的,因為他認為他認真了,但錯誤不少且并不檢查,這種“認真”價值不大。從作業開始,我要求他必須天天全對。此外,每天作業外強制同步練習課外習題,這下我是捅了“馬蜂窩”了,第一個跳出來的是愛人,她和我大吵:都十點了,你還讓他學,要累死他啊!我說:必須把今天的任務完成,否則十二點也不準睡!愛人當然不干,我們爭吵中,兒子早趁勢鉆進被窩會“周公”了。這不能怪孩子,懶惰是人之天性,孩子更是如此。于是,我強行把兒子揪出被窩,看著兒子含淚學習,說真的,當爹的心里也不好受啊,但必須如此!在飛躍這個斷層時,家長必須心狠,否則你不輕不重的推一把,還不如不推,你不輕不重的推一把(比如報個培訓班就不管了),孩子不但不能成功飛躍斷層,反而可能落入深淵,因為孩子付出了,但由于家長沒有狠心推一把而導致成績沒有提升,孩子會感覺相當的沮喪和失望。 不少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培訓班,甚至一對一的輔導班,但效果多數并不理想,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參與其中,家長花了金錢想讓外力幫孩子飛躍這個斷層,但您注意:課外培訓班是謀利的,他不會和你家長的心情一致,假如一個課外培訓班有20名學生,只要出一個尖子,他就有對外宣傳的資本和源源不斷的生源,對另外19個孩子,實際上就是無情的放棄!我們僅有一個孩子,他們可不是!我們賭不起的!
有家長會說,這么多年,我都忘掉了,輔導不了。首先我認為這是借口,現在的教輔基本上都有詳細的習題解答,如果您真是下了功夫,看著答案和孩子一塊學不是不可能吧?
經過一個月的“貼身輔導”(實際上更多的僅是我陪著他學到相對晚的時間),到了第一次期中考試,兒子數學考了89分,三學科總成績并列全班第二。表面看提高了,但在年級排名還是差的很遠。成績出來后,我沒表揚他,我對他講:數學和英語在中學階段,低于95分就是不合格。你英語98分,達標了,但數學還差的太遠。
階段總結:這個階段,家長要狠心鞭策,同時要陪著孩子學習,否則孩子看家長都休息了,他也沒勁了。
2第二個階段:從期中考試到期末考試------丟掉檢查作業的惡習
經過一個多月的磨練,他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過去要熬到十一點的學習任務(包括作業和課外習題),十點左右就可以完成。作業的出錯率也大大降低,因為他作業后認真檢查了。這時候我和兒子談話,我說,寫完檢查是個惡習,必須改掉!從今天開始,作業寫完就馬上交給我,不準檢查!兒子吃驚啊:從小學開始老師都要我們認真檢查,你怎么說檢查是個惡習呢? 我告訴兒子,數理化的學習,一要效率;二要準確率;很多時候同一場考試,有時候題目過難或者時間過緊時,你根本沒有時間檢查。因此,你在作業和平時的練習過程中要爭取一次成功,而不是寫完后從頭到尾的再檢查一遍。中招和高考幾乎沒可能給你這種時間的。
于是痛苦的過程開始了,寫完后給我,錯誤了被我吵,然后改,再錯再吵,再改。。。。。。我有時候罵他“豬頭”,他就小聲說:你是“豬頭”的爸爸。。。。。。漸漸的成功率越來越高,這個過程中我認為少鼓勵,多批評,我們的孩子現在缺的不是鼓勵,而是刺激!獨生子女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傲!不要動不動給他鼓勵,要刺激他,這時多數獨生子女都會暗下狠勁,孩子的潛力很多時候是刺激出來的,并不是專家說的鼓勵出來的!我們給他們鼓勵時,是取得明顯進步的時候,要讓他們知道從家長這里得到鼓勵是來之不易的!
期末鄭州市統一考試,數學成績97分,總成績依然是班級第二,但注意變化:一是他達到了我要求的英語和數學95分以上才是合格的標準;二是在年級排名也是第二!
實際上兒子已經開始質變了!這次我表揚了他,實際上我即使不表揚,他內心也是歡愉的,因為他品嘗到了努力后取得成果的喜悅。
階段總結:多刺激,少鼓勵,徹底丟掉作完作業檢查的惡習。
3第三個階段:七年級下期期中考試------“粗心”=不會!
這個階段我就輕松多了,無非是抽空了解一下書本的難點,然后就難點做出專題輔導,比如數學的下冊,總共六個章節,但難點僅是第一和第四章,期中考試前三章,所以第一章我重點讓兒子練習,兒子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也嘗到了進步的甜頭,經常會在課余時間主動找我要些題來練。因為他知道只寫作業是不行的了,多吃點“課外小灶”很有必要,這時候他的主觀能動性徹底被我調動了。 閑話少說,期中考試結束,數學依然是97分,這次的變化是班級第一名,年級第二名,又進了一小步。但這次我沒鼓勵他,數學卷子我看都沒看,因為我知道他答到97分,丟的三分不可能是不會。我問兒子:為什么丟了三分?兒子答:粗心!
問題來了,我當時就告訴他:粗心就是不會!不要拿粗心來做“擋箭牌”,你中招和高考時,閱卷老師不會考慮你這道題是粗心還是不會!因此“粗心”=不會!
階段總結:孩子在進步到一定階段后,會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此時我們要注意細節了,目前我和兒子面臨的問題是:“粗心”=不會!希望能早日解決掉這個問題。
通過上面的三個階段總結,實際上細心家長會發現,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存在問題,但我們必須即時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并解決掉問題。
有位老師說的好:“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哪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優秀、良好、及格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成績不理想而怒發沖冠之時,要想一想我們是不是努力和孩子一起飛躍小學到初中這個斷層了?如果僅是簡單的給孩子報個培訓班,僅是簡單的要求孩子完成作業,僅是泛泛的要求孩子要努力學習,那么,這個斷層是極難飛躍的。
因此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年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讓我們做一名有“戰略頭腦”的家長,和孩子一起飛躍他們人生中第一個“斷層”吧!
條妹送福利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快快把它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并截圖回復給本公眾賬號吧!您會得到歷年中考真題大禮包哦~~O(∩_∩)O 嗨嗨嗨,我是中考一條的值班小編,愛你們的條妹!直擊中考復習策略,學霸家長現身說法,名師在線專業指導,分享高效學習技巧,中考一條微信,每一天,都在幫您成為更好的中考家長,助力中考,一起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