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姓的起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據(jù)說源于子姓,出自商末周初鼠族,屬于以宗教圖騰標(biāo)志為氏。鼠氏族人的后世子孫在周安王姬驕?zhǔn)?齊康公十七年,田齊和子十七年,公元前386年)“田代姜齊”事件之后,多改為諧音之蘇氏、舒氏、束氏、菽氏、殳氏、戍氏、俶氏等。 另一種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如今,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彝族中仍有鼠族,至今仍然保存著以鼠為名的十二個鼠族,多稱鼠氏。在云南傈僳族中亦有鼠氏族人,分布在云南省麗江市新華辦事處的小箐村,后有改為賀氏。 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牛姓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另外,安徽、山東、山西、河北、隴西等亦多此姓。 在12生肖中,“牛”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姓氏。是中國十大古姓之一(姒 虞 嬴 子 風(fēng) 金天 偃 高陽 陶唐 牛),牛姓遠(yuǎn)祖,可一直追溯于中華人文始祖——黃帝。 戰(zhàn)國時趙有牛翦、秦有牛缺等名人。東漢時期,牛邯擔(dān)任護(hù)羌校尉,牛姓遂成隴西望族。十六國后趙石季龍“以韋杜牛辛皇甫胡梁七姓衣冠華胄,不在戌后限?!北背瘯r期,隴西大量牛姓因官播遷到山西、河南等地。唐宋以來,山西牛氏日漸繁衍壯大,尤其在晉東南地區(qū)廣為分布。 虎姓一說源于姬姓,讀音作hú。二說源于回族,原為忽氏,后改為虎氏,讀音作hú。三說出自唐朝回族虎巍將軍,讀音作māo。四說源于古老的虎圖騰信仰。 虎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古老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五百七十七位,以晉陽為郡望。 如今四川省南部縣五靈鄉(xiāng)岐山壩村有八十余名村民姓虎,但虎氏讀音卻為“貓”。岐山壩村第八組被當(dāng)?shù)厝朔Q作虎家灣,這里的村民都姓虎。此外,在云南省也有些地方把虎氏的姓氏讀音讀作māo。 虎姓歷史上也出過一些名人。漢代有一個名叫“虎旗”的太守。元代以后出現(xiàn)了虎子威、虎大威、虎臣等名人。明朝時期西域人忝(虎)克里別兒的,入中原居于南京任職錦衣衛(wèi)副千戶。其子虎歹別兒,以虎為姓氏,后有孫虎先、虎馬鎮(zhèn)、虎夢解、虎如聲、虎承瑞等。 兔姓人十分稀少。兔姓起源不詳,目前只有我國臺灣、江蘇興化、四川等地有此姓氏。根據(jù)記載在江蘇興化,一位出生于1927年的居民名字就叫“兔子”。 在山西河津市清澗街道辦事處侯家莊村就有兔姓村民居住,而且有幾十人。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雙頭鎮(zhèn)龍嶺村曾經(jīng)也有姓兔的,據(jù)當(dāng)?shù)鼐用窠榻B,曾經(jīng)還見過兔姓墓碑石,不過可能是距今兩三百年的事了,如今沒有了。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來源多不可考。 龍姓的人口已近280萬,為全國第八十位姓氏,主要集中于貴州、湖南、四川三省。 龍姓的名人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主張“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貢”的聾子,又稱“龍叔”;魏惠王時的大將軍龍賈;項羽帳前第一猛將龍且;清代著名戲曲家龍燮;奧運男子舉重冠軍龍清泉等。 蛇姓,據(jù)《康熙字典》引《通志·氏族略》,蛇姓望出于雁門。上古時代,蛇被人尊崇,成為先民最早的姓氏之一。后來,蛇的地位不再顯赫,許多蛇姓人紛紛改姓。 在東晉十六國中,有個羌族建立的后秦,后秦國主姚萇的皇后姓蛇,南安(即現(xiàn)在甘肅的隴西縣)人。蛇皇后有個哥哥叫蛇越滂,任南安太守;她還有個本家侄子叫蛇玄,后來當(dāng)了建武將軍。此外,據(jù)史書記載,晉國有蛇平。 馬姓較為常見,尤其是近年來更有幾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謺r常充斥在耳邊,馬化騰、馬云幾乎是無人不識!,馬在《百家姓》中排第52位,在現(xiàn)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9位。是屬于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馬姓是回族的大姓,但姓馬不一定是回族。 馬姓可謂人才輩出,古代有東漢名將馬援、東漢著名哲學(xué)家馬融、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朱元璋妻子馬皇后等。近代有著名經(jīng)濟(jì)學(xué)家、教育家馬寅初、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shù)家馬季等。 羊姓并不常見,但也是中國較為古老的姓氏之一。據(jù)傳羊姓最早出自中華人文始祖之一的黃帝系統(tǒng),是黃帝裔孫后稷的后代。在《百家姓》中名列第202位。 當(dāng)今羊姓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江蘇、甘肅、湖南等地。另外,在臺港及海外地區(qū)也有羊姓繁衍。 歷史人物也有不少,例如春秋時期邾國謀臣羊羅、南朝宋書法家羊欣、東漢靈帝時名臣羊續(xù)、西晉著名的戰(zhàn)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羊祜等。 雞姓也是一個罕見的姓氏。周代官名為雞人,其后代因以為氏。明代有雞鳴時,為陜西苑馬寺監(jiān)正。歷史上西夏青唐族姓氏。另有復(fù)姓雞彌沒,《北宋》載為倭王妻。 (圖為雞啟賢本人) 臺灣省有雞姓,著名的人物為雞啟賢,據(jù)其介紹從軍的祖父雞廷昌隨國民黨到臺灣,原住在新竹市眷村,后來搬到中部,“九二一”地震時成受災(zāi)戶,遷到桃園定居至今。 據(jù)說這是獨特的姓氏給雞姓人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所以后來大多數(shù)的雞姓人都改名為“奚”。 狗姓非常古老,自從狼被馴化為狗之后,就有這個姓氏了。 南宋以前,狗姓不受歧視。漢朝有位大臣叫狗未央,不過,他的后代改姓茍了。西晉還有一個人叫狗劍。目前在全國,河南省姓狗的人較多。宜陽縣、偃師市都有姓狗的,不過據(jù)說原來姓“敬”,因他們祖上因為得罪了石敬瑭而被賜姓為狗。后來經(jīng)河南省民政局批準(zhǔn)改回了“敬”。 豬姓最早起源于三國時期,如今在在貴州六盤水地區(qū),姓“豬”的大約還有40多個人,除了年長一些的人還保留原姓外,年輕一代人多數(shù)已把“豬”姓改成同音的“朱”或者“諸”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