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 ——頌杜甫 贊頌詩圣杜甫的,他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意思就是他的詩很多都是反映當時社會現狀的,好像史書一樣。 杜甫因為三吏三別故號稱“詩史”,曾客居成都浣花溪邊草堂,又自號“少陵野老”。此聯三處用典。 這是劉咸滎題于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的對聯。描寫的是唐朝的杜甫。作者是民國時期劉咸滎。 劉咸滎(1858-1949),字豫波。成都雙流人,室名靜娛(豫)樓。蜀中名宿劉止唐孫、劉桂文子。清光緒二十三年拔貢,曾任內閣中書。精詩文,書法遒勁飄逸,學黃庭堅。與其弟弟劉咸炘、劉咸焌并稱為“雙流三劉”。劉咸滎為成都五老七賢之一,今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及峨眉山風景名勝,存有劉咸滎墨跡。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河南鄭州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名的“詩圣”,世界文化名人。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 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
|
來自: 老劉tdrhg > 《10.綜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