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燒起源于日本大阪,到了我們這兒有了一個形象又可愛的譯名:章魚小丸子。 圓滾滾的外形,外酥里嫩,熱氣騰騰的口感,最能撫慰冬日的胃啦! 做法: ①100g低粉、15g小麥淀粉、3g泡打粉混合,過篩一次后放置1小時。 ②卷心菜切碎;章魚洗凈焯水,撈出瀝干后切小丁。 ③丸子模具加熱抹一層油,擠入面糊,撒上卷心菜碎和章魚碎。 ④用竹簽挑動章魚丸子,不停翻動至表面金黃即可。 ⑤取出后撒上木魚花,淋上照燒醬、色拉醬等醬汁即可。 2、玉米熱狗 1942年,在德州的一個鄉村集市上,一個有商業頭腦的年輕人想出了一個可以讓他的熱狗熱賣的辦法:在腸上涂一層厚厚的玉米糖漿,熱油炸5分鐘,再在后面插根棍子。 就這樣,一個美國傳統的街邊小吃誕生了! 做法: ①希臘酸奶加適量水攪拌均勻。 ②玉米淀粉、面粉、泡打粉、糖和蘇打粉拌勻,倒入酸奶攪拌均勻,靜置。 ③熱狗腸用竹簽串起,裹上淀粉后放入面糊蘸勻。 ④油鍋熱后放入熱狗,炸至金黃色即可。 ⑤澆上黃芥末和番茄醬,一口下去絕對鮮香又多汁! 3、培根芝士薯條 對于這道美食,你也許會憎恨它的熱量,但是絕對無法拒絕它的美味! 做法: ①烤盤鋪上烤紙,薯條從冰箱取出后鋪入烤盤,220度烤10分鐘,取出翻面再烤5分鐘。 ②培根切小塊,平底鍋熱黃油融化后,放入培根炒香。 ③薯條烤好后取出,撒上培根和芝士。愛吃芝士的可以多放點,這時候就別計較熱量啦! ④重新放入烤箱,220度烤至芝士融化即可。 4、培根土豆濃湯 培根的焦脆、土豆的濃郁,簡直是冬日無敵的完美組合! 做法: ①土豆去皮切丁,洋蔥切丁,培根切碎。 ②鍋熱后不加油,直接放入培根粒炒香后乘出。 ③鍋內再放入洋蔥丁,炒軟炒香。 ④放入土豆丁繼續煸炒,然后加水沒過土豆,將土豆煮熟。 ⑤煮好的土豆加適量清水,放入攪拌機打勻。 ⑥將土豆糊再倒回鍋中,加適量淡奶油繼續熬煮,煮至合適厚度即可。 ⑦加入黑胡椒、鹽調味,再撒上培根粒、干酪和香草碎即可。 韓國 炸雞 其實早在“星你”沒有播出前,炸雞就已經是全韓國人最愛的美食之一了。韓國人對炸雞的癡狂,造就了很多超美味的韓國炸雞店的出現。 去韓國別只顧著掃化妝品,一定要嘗嘗炸雞啊。 英國 炸魚薯條 腐國的料理那是出了名的黑暗。所以作為能從1860年保留至今的食物,經過了這么多年頭和這么多張嘴的考驗,應該不會有什么差錯的吧。 撒上食鹽、醋及一團Tartar醬,就成了所謂的“新潮菜式”。 日本 天婦羅 要說霓虹國的美食,除了壽司,也就天婦羅最招人愛了吧。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面糊糊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的時候蘸上醬油和蘿卜泥的調汁。 除了政治,日本的其他都是很讓人喜歡的呢。別想歪了。 加拿大 肉汁奶酪薯條 肉汁奶酪薯條,看到這幾樣“橫東西”的“強強聯合”你是不是生吞了口水?你也許會憎恨它的熱量,但是絕對無法拒絕它的美味。這道美味的關鍵在于,選用新鮮出爐的、耐嚼的奶酪凝乳,最好是加拿大本地產。 他們竟然還搞了世界吃肉汁奶酪薯條大賽,加國人民歡樂多啊。 意大利 芝士炸飯團 廚師要是不夠浪漫,就造不出芝士炸飯團這道菜。芝士和米飯到了迷戀浪漫的意大利人手里,就變出一種出乎意料的味道。咬下去,外層香脆且味道濃郁,典型的西餐風格;內層綿軟且清香十足,居然是中國味道。 總隱隱的覺得,意大利和咱們大中華有著什么不可告人的關系,不然大伙兒怎么都同時愛上了面條,餃子和米飯。 中國香港 西多士 由法蘭西多士傳來的港式小吃。先在兩片面包中間涂上花生醬或椰漿,然后加入蛋汁及牛油油炸,最后再加上牛油及糖漿端上來。 港式西多士,可不是那些比較節制的周日早午餐之選,盡情擁抱煎炸油膩的烹調法吧。 印度 咖喱角 印度料理里很有名的小吃,在東南亞都很流行。如果是街邊的攤點,就在你的面前炸好,據說是絕對不可錯過的美味,全素的餡料清香可口。 你敢說你跟春卷不認識? 西班牙 油條 不要大驚小怪,這可是一種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西班牙經典食物,在西班牙是國民早餐。一般是生面團透過“花邊擠筒”擠出來,炸至金黃色后撈出來,灑上砂糖或肉桂粉,再蘸上稠稠的巧克力醬吃。 下次要不要拿咱們的油條蘸巧克力醬試試,該是別有一番滋味。 中國 臭豆腐 這絕對是世上最重口味的美味之一啦。發酵豆腐所散發出的濃烈氣味,令人印象深刻,時隔數月仍揮之不去,那到底值得一嘗這傳說中的御膳美食嗎?絕對值得。 臭豆腐跟榴蓮一樣,恨的人避之不及,愛的人趨之若鶩。 是啊,我是沒有辦法走遍世界,可這并不妨礙我吃遍世界美食啊。再說啦,天下油炸是一家,這些油炸小美味對我們中華美廚娘們來說,太easy了好嗎。有興趣的姐妹可以找來recipes DIY啦。 有大仙說,如果你想吃,說明你的身體需要它。還等啥,那就放心大膽的吃吧。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