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療即埋沙療法,是維吾爾族勞動人民長期以來與疾病作斗爭過程中利用當地獨特自然條件治療疾病的一種古老的維吾爾醫學治療方法,是維吾爾醫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維吾爾醫學(維基)治療方法中的一種特殊自然療法,它利用新疆的自然資源磁性沙丘,通過熱沙的傳熱、日光浴、磁性作用、礦物質的滲透及沙粒的按摩作用組成綜合性物理治療方法,在吐魯番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祖國醫學著作中就有“西域埋熱沙,除祛風寒諸疾”的記載。以后,歷代名人游記中多有“火洲埋沙療疾祛病”的描述,其中的“火洲”就是指吐魯番 。 沙療主要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特定氣候、特定環境、強日光照射下的熱沙中進行,是集熱沙的傳熱、沙子的磁性、礦物質的滲透、沙粒的按摩及光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物理治療方法。經臨床實踐證實,埋沙療法具有祛除機體異常黏液質、活血、消炎的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白癜風等皮膚疾病以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沙療僅屬經驗范疇,尚未形成理論體系。由于近年來醫源性、藥源性疾病的大量出現,非藥物療法受到了醫患的共同青睞 。因此沙療進一步引起大家的關注。 每年6月5日~8月25日之間,是沙療的最佳時間(2個月),吐魯番白天氣溫高達38℃ ~42℃ ,而沙堆表面溫度可達70℃~82℃ ,每日北京時間5:00~7:00為最適當的沙療時間,這時沙埋下的10cm深處溫度可達60℃ 以上。沙溫均勻,陽光強度稍弱,沙堆溫度仍然很高。按照沙療規定,先挖一個深10cm~20cm,長1 m~1.5m,寬70cm~80cm的沙坑。沙療醫師將患者的患病部位埋入沙坑中覆蓋10 cm左右的沙子,胸部不可覆蓋沙子,一般30 min調換1個沙坑,調換之間需稍事休息,待全身汗水干后再進行埋沙療法。一般每天進行2 h,10 d~15 d左右為1療程。由于沙溫高于氣溫,身體大量失水,可適量飲淡鹽水,以保持體液平衡。 治療白癜風維吾爾醫具有獨到之處及顯著的療效,其中埋沙療法也具有悠久歷史。沙療臨床應用以沙代藥、方法簡便、治表治本、無副作用、功能確切、療效迅速。 轉自新疆之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