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南派導引術引論——陳全林

     天地虛懷xia 2016-05-03

    南派導引術引論——陳全林


     

      餘作《南派內功導引術口訣》諸篇,有道友雲:“勿以'口訣’名之,以示謙虛。”餘欣然接受,乃更名曰《南派內功導引術論》。意猶未盡,故作補篇,多引古真前賢經典之論,使夫今人,知古道傳真,吾言不謬。前論五篇,闡導引之正理,示丹家之玄功。餘修煉其術,神悟其理,探賾索隱,訪道求真,若有所得,快然命筆。

      導引者,先秦聖哲,名之“道引”,古之“導”字為“導”。故知導引之術,與道相關。《管子·中匡》曰:“道引血氣,以求長年、長心、長德,此為身也。”長,增長也。管子與老子、孔子同代,管子之言,道盡導引之妙。至百餘年後,《莊子·刻意》雲:“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此語古今引用最廣。清人吳師機,蒼生大醫,名重當時,吳氏《理籥駢文》曰:“'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八字,即導引法也。”可謂知音。導引“為壽”、“養形”乃其目的,故彭祖壽八百歲,西出流沙,不知所終。古傳《彭祖攝生養性論》雲:“關節煩勞,即偃仰導引。”人知彭祖之修導引、行房中,不知彭祖之修丹道、通神明也。

      餘幼時,見村中“司工”者,跳舞打鼓,以通神明。及長,乃知“司工”者,巫也。遠古巫舞,演化導引。古舞之源,一為巫舞,一為療舞。如《呂氏春秋·古樂篇》雲:“昔陶唐之始,陰多鬱滯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宣導之。”宋·羅泌《路史·前記》雲:“陰康氏之時,水瀆不疏,江不過其原,陰凝而易閟。人即鬱於內,腠理滯著而多重膇(腳腫),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導之,是謂大舞。”則知此“大舞”乃先民之“療舞”,“引舞以利導”,即導引也。上古洪荒之年,天降大雨,江河失道,氾濫成災,大禹治水,救民於難,歷時九年。地泛濕氣,民病筋骨,經絡不通,血流不暢。先聖明人天之道,通身心之理,乃制大舞以教民,民手舞足蹈,以療百病,乃有導引。古之巫舞、療舞,道家傳之,民眾習之,古道真傳,代不乏術。

      《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雲:“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按蹻,按摩也。導引按摩,療病要術。《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雲:“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導引之道,不外“升降出入”四字,升清降濁,出有入無。

      戰國《引書》,深藏古墓二千餘年,一朝出土,學界震驚,是書言導引療病之方、閉息養元之術,“治身欲與天地相求,猶橐籥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閉玄府,啟繆門,合五臟,通九竅,利啟合腠理,此利身之道也。”故知導引行氣,利身之道也。先民行之,後世繼之。書引《老子》之言,或為道家之籍。

      《漢書·留侯世家》言留侯張良“乃學辟穀、導引輕身。”《漢書·王褒傳》引《聖主得賢臣頌》雲:“偃仰屈信(同“伸”)若彭祖,吹噓呼吸如松喬。”松即上古真人赤松子,喬即春秋仙人王子喬。漢之王侯大臣亦多學導引修身者。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雲:“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言導引須及時也,方能“勿令九竅閉塞。”

      三國·曹植《辯道論》雲:“世有方士......甘陵有甘始......始能行氣導引......號三百歲。”曹植親驗其道術,真實不虛。則知導引能致長壽,非虛傳也。甘始能之,吾輩何欠?

      晉·葛洪《抱樸子·黃白篇》引《仙經》語雲:“茹芝導引、咽氣長生者,中士也。”《抱樸子·遐覽》有《道引經》十卷名錄,南朝真人陶弘景於《養性延命錄》中多引《導引經》文字,餘不知此《導引經》尚傳世否?可知魏晉南北朝時,已有成文之《導引經》傳世,一如三國時已有成熟之導引術(五禽戲)傳世。唐·孫思邈真人於《攝養枕中方·導引》論五禽戲雲:“五勞之損,動靜所為,五禽之道,搖動其關。”通利關節,導引初功,漸而活氣血、通經脈、安臟腑、悟神明,則近道矣。《抱樸子·別旨》雲:“或伸屈,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 “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動之則百關氣暢,閉之則三宮血凝,實養生之大律,祛疾之玄術矣。” “但覺身有不理,則行之。” 《抱樸子·至理》雲:“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故導引術,當多方求法,擇善而從。

      隋·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亦名《巢氏病源》,為中醫病因病機名著,五十卷,於第三十八卷、一百五十七候之末附有《養生導引法》,計二百六十條養生方、二百七十八條導引法,依病種列導引方,內、外、婦、兒,各科具有。唐·王燾於《外臺秘要》多引其法,流傳益廣。後世理之為《巢氏宣導法》。導引療病,普及斯世,巢氏之大功也。

      唐人胡愔,著《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內有五臟導引法,每髒之法、之時、之病、之治,論之詳細。唐·白雲子司馬承禎於《服氣精義論·導引》雲:“夫肢體關節,本資於動用,經脈榮衛,在於宣通。今既閒居,乃無運役事,須導引以致和暢。戶樞不蠹,其義信然。”我南派導引術,其地部重在運關節、練筋骨,人部則重在調臟腑、通經脈。人能於閒居之時修習導引,身心健康,人生快事。今之退休老人、休閒之士,皆可專心為之,雖在職之人,繁忙之暇,偷閒為之,亦有大益。

      司馬子微《靈劍子》曰:“凡欲胎息服氣,導引為先。開舒筋骨,調理血脈,引氣臻圓,使氣存至極,力後見焉。”真人之言,先修導引,後練胎息。所以者何?經脈通而後氣調,氣調而後胎息易成。常見修真之士,不修導引,急修胎息,用功甚久,不見功驗。不明先後,如何下手?《靈劍子》曰:“《元道經》雲:'元氣難積而易散,關節易閉而難通。故修生之士,以導引為先。’”人老則元氣衰、關節僵,而導引能通關節,聚元氣,陶煉陰氣,百關流潤,有益修生,內氣充滿,四肢輕健。詩曰:

      氣並血脈共肉髓,筋骨發形依次起。

      欲遣衰老卻童華,一年一變九載矣。

      唐·李榮《西升經·我命章》注雲:“命有窮通,若能存之以道,納之以氣,氣續則命不絕,道在則壽自長。”大哉斯言。導引修丹,納氣也,求道也,勤而行之,則氣可續,命可延,道可悟,壽可長。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雲:“更隨時加之導引,以宣暢關節。”爾後,方行靜坐調息凝神工夫。所謂“便兀然放神,使心如枯木,身若委衣,內視反聽,萬慮都遣。”

      唐·《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雲:“夫服氣導引,先舒手足,後鼓咽。即捩身左右,精思氣入骨節,行(氣)(導)引相應,令通不斷,謂之行氣導引。又,宛轉盤回,存思氣從手足關節散出。古經雲:'有行氣導引,非至道口傳,罕有知者。’”則知導引在服氣之先,且行氣導引之道,當口傳心授,乃知玄要。導引雖小道,亦有人所難知處。

      “夫服氣導引,當居靜密房室,不欲高屋當風。如遇暴風疾雨,沾濕沖寒,冒熱遠來,皆須歇息,候其體幹氣和,方可為之。若欲四肢常瘦,即數導引。服氣導引,不失其時,則神氣常清,形容不易,暴脂虛肉不生,永無諸疾矣。”此言導引之禁忌與功效。

      “問曰:夫上士先導引,後出入;下士先出入,後導引者,何也?答曰:上士先導引則穢氣隨舉動散出,下士後導引,恐其穢氣入肢節不散。此則行氣導引得與不得有殊也。”先修導引,後習吐納,則邪氣易去,濁氣不滯。先行導引者,即上士也。餘今宣導修習導引術者,先修之術也。無論養生、修道,皆可導引為先,以入道門。

      “凡導引服氣之時,衣帶常欲寬,若緊急即損氣,氣海中悶。夏冬寢處飲食常欲溫,勿食酸鹹油膩之物,食之損五臟,五臟損即神不安。豬狗肉及生果子尤宜切忌。”此亦言導引之禁忌也。

      唐·《鐘呂傳道集》雲:“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修煉導引,亦可得之,人仙者健康長壽,天仙者超凡入聖,不得人仙之階,難入天仙之境。老而無病是人仙,病而能健需導引。故曰:

      神意靜以和,形體動以柔。

      能知圓轉法,人體即宇宙。

      導引身即安,百病無蹤焉。

      能享天年歲,逍遙稱人仙。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寧先生導引法》雲:“導引者,令人肢體骨節中諸邪氣皆去,正氣存處。” “若卒得中風、病固、痿退不隨、耳聾不聞、頭眩癲疾、咳逆上氣、腰脊苦痛,皆可按圖視象,於其疾所在,行氣導引,從意排除去之。” “行氣者則可補於中,導引者,則可治於四肢自然之道。”則知前人修煉導引,治療百病重疾,有圖文可視,且動功體式與行氣意念合一,非獨肢體之運動也。又雲:“夫欲導引行氣,以除百病,令年不老者,常心念一,以還丹田。夫生人者丹,救人者還。全則延年,丹去屍存乃夭。”則知導引行氣之際,心存丹田,可以還丹而延壽。吾南派內功導引術,每式之後,有“引氣歸元”式,安心氣海,存神丹田,正為此也。

      《雲笈七簽·赤松子導引法》雲:“此(導引)自當日日行之,久久知益。” “能常為此法,令人耳目聰明,延年益壽,百病不生。”導引當天天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日曬網”。“久久知益”,此古真人之心得、養生家之法言,不可輕視。

      《雲笈七簽·玄鑒導引法》雲:“導引之道,務於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節。”此言精妙。“祥和”者,修煉之心態也;“安徐”者,修煉之形態也。心宜靜,身宜緩,行氣有則,內景自察。又曰:“導引於外,而病癒於內,亦如針艾(灸)攻其滎(穴)、俞(穴)之源,而眾患自除於流末也。” 滎(穴)、俞(穴)乃經脈之要穴,滎(穴)、俞(穴)通則經脈通,病氣除,此針灸之道,亦導引之理。又曰:“或以逆,卻未生之眾病;或以攻,治已結之篤疾。”此言導引可治已病,可防未病。“導引氣法,深能益人延年,與調氣相須,令血脈通,除百病。”古人行之有驗,論之有理,傳之有法,惜乎今人,昧理沒法。

      《雲笈七簽·紫陽真人周君內傳》雲:“子少知還陽,精髓不泄,又知導引服氣,吞景咽漿,不須陰丹內術補胎之益也。”景,日光也,漿,津液也,周君,西漢真人周義山,此傳為西晉華僑所作,則知周君因導引內修而固精不泄,不用房中陰陽補益之法。餘聞前輩雲:導引功深者,可以強骨實髓,自築其基,不用“神仙栽接法”(陰陽丹法)。與周君之事契。吾南派內功導引術,獨用則築基,雙修則鑄劍。

      宋·莆虔貫《保生要錄·調肢體門》稱導引為“小(同“稍”)勞之術”,“每日頻行(導引),必身輕、目明、筋壯、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塞。”又曰:“體中小(同“稍”)有不佳,快為之,即解。”則知導引當日日為之,有病當以導引自調。

      宋·《聖濟總錄·神仙導引》雲:“人之五臟六腑、百骸九竅,皆一氣所通,氣流則形和,氣盭(乖戾)則形病。導引之法,所以行血氣,利關節,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其亦由是。故修真之士,以導引為先。”此言煉丹者,必修導引以立丹基,則餘所論導引築基修仙,與古人相合,非杜撰也。

      元·孫不二元君詩雲:

      縛虎歸真穴,牽龍漸益丹。

      性須柔似水,心欲靜如山。

      調息收金鼎,寧神守玉關。

      導氣引體柔,形動質自安。

      疏通血與脈,常令氣綿綿。

      日能增黍米,鶴發複童顏。

      此女丹詩,言導引於女子修煉,意義非凡,有助於柔筋骨、通血脈、斬赤龍。故知女子修煉,不可不習導引術。《道院集》雲:“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氣和體柔,長生可求。”

      元·李鵬飛《三元延壽參贊書·導引有法》載:“夜半後生氣時(陽氣生髮時),或五更睡覺(覺醒),或無事閑坐腹空時,寬衣解帶,先微微呵出腹中濁氣。”而後行諸導引法,故知修習導引,當空腹為之,穿寬大衣,勿緊束其身,以利行氣。導引前當呵吐腹中濁氣,我南派導引之術亦然,在地字部第三式,即有出聲呵吐濁氣之法,吐故而後納新,納新而後培元,不可不知。

      元·張三豐《太極丹經·十三勢行功心解》雲:“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則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動須沉著松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運動如百煉鋼,何堅不摧。”此太極之則,亦導引之法,太極即導引也,導引融太極也。太極導引,皆丹家修身煉命之道要、養氣培元之方術。

      金元王重陽、張三豐傳“蘆芽穿膝”法,行小周天前,先通下身之關竅、補足兩腿之元氣為初功。丹田元氣,經下肢骨骼穿膝而過,運氣至湧泉,補養兩足,複由湧泉返丹田。此法吾派以導引行之,地部第三式之“潛龍守雌”即其法也。

      明人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空青居士,松江華亭人,年二十九,隱居昆山之陽,讀書養生,修道參禪,後築室佘山,杜門著述,名重當世。先生青年即知煉養之寶貴、名利之虛無,為我輩楷模。先生《養生膚語》雲:“虛病宜存想收斂固密,心志內守之功以補之;實病宜氣功導引,吸努掐攝,散發之功以解之;熱病宜吐故納新,口出鼻入以涼之;冷病宜存氣閉息,用意生火以溫之。”此言雖重導引治實病,實則導引能治虛病、實病、熱病、冷病,非獨專治某一類病也。既存想、氣功、吐納、閉息諸法,皆可融之導引,化之動功。

      明·冷謙《修齡要旨·十六段錦》雲:“凡行導引,常以夜半及平旦之時,此時氣清腹虛,行氣益人。”此真人之言。餘白日勞碌於文山字海,常在清夜子時,修煉導引。子時夜靜人寂,清閒無擾,腹空氣暢,正好用功。至於休閒之人,不拘於時,“一日中,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有謂上午乃陽生之時,為生氣,下午為陰生之時,為死氣,故煉丹導引,當在上午。此古人一家之言,不足為憑。血脈二十四時流,真氣二十四時行,則二十四時皆可修煉。古之十二時辰,即今之二十四時。冷真人詩雲:

      精氣沖和五臟安,四肢完固骨強堅。

      雖然不得刀圭餌,且住人間作地仙。

      刀圭者,量藥之具也,丹家用以代指金丹藥物。安五臟,固四肢,強筋骨,導引之能事也。《胎息精微論》雲:“夫修真學道者,切在存神固氣、養靜保神、骨堅髓實。”於此立基,則有:

      神氣真混合,萬竅千脈開。

      此心自然定,秋月如澄水。

      明·《性命圭旨·亨集》:“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落,髓落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體健康,顏色如桃,去仙不遠矣。”導引成之,內丹化之。

      明·陸西星《三藏真詮》雲:“煉己之功,何所證驗而可以臨爐?……要知當以髓實為期,髓實方可下手,髓實於'寒暑’二字上見得,耐得寒暑也,此在人自覺,一毫欺瞞不得。”實髓而耐寒暑之法,導引成之最速。餘修煉南派內功導引術後,夏不畏暑,冬不畏寒。尤於嚴冬時,穿單薄之衣外出,周身溫泰,經脈中有溫熱氣流,周身暖矣。

      清汪晸《壽人經導引訣》雲:“不拘時,不拘數,行功時,以自然為主,不可稍稍傷氣、稍稍傷力。如意行之最妙。蓋意到即氣到,氣到即血行,久而無間,功效自生,亦卻病延年之一助也。”此導引之正理。

      清·劉一明雲:“修命之道,有作之道;修性之道,無為之道。有作之道,以術延命也;無為之道,以道全形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為,於後天中返先天,還我本來命寶。命寶到手,不為造化所移,於是抱元守一,行無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導引者,有為延命之術也。命以術延,或導引,或辟穀,或觀想,或吐納,或行氣,或房中,皆道術也。諸術之中,導引為先;仙學之道,金丹的端。導引以立仙學之基,仙學以全導引之功。

      清·徐文弼《壽世傳真·修養宜行外功第一》雲:“外功有按摩導引之訣,所以行血氣,利關節,辟邪外幹,使惡氣不得入吾身中耳。《語》雲:'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亦猶是也,故延年卻病,以按摩導引在先。此訣傳自先哲,至平至易,非他奇特異術可比。……按摩導引之功既行之於外矣,血脈俱已流暢,肢體無不堅強;再能調和氣息,運而使之,降於氣海,升於泥丸,則氣和而神靜,水火有既濟之功,所謂精根根而運轉,氣默默而徘徊,神混混而往來,心澄澄而不動,方是全修,亦是真修。”導引為先,卻病延年,於此根基,修道還丹。此徐氏之高論,道門之真傳,南派之法則。孫思邈《攝養枕中方·導引》雲:“常行之(導引),勿語其狀,久而上仙”。此導引修仙論。古人重之,今人輕之,山人倡之,願眾習之。詩曰:

      胸宜空闊氣宜沉,心宜平靜骨宜緊。

      氣聚丹田縮穀道,真元自然運上頂。

      清·黃元吉《樂育堂語錄》雲:“伐毛者,真陽攻伐毛下之虛邪;反骨者,真陽逆行於骨中,自頂至踵,如水瀉地,無微不入,一氣貫注,通體之骨節皆靈,陰氣消除,通體之骨節皆健,故又謂之換骨;洗髓者,即空陽洗滌骨中之陰髓也;還丹者,還其既失之金丹也。丹以藥得名,藥以病得名。”餘謂導引之化功,可伐毛,可反骨,可洗髓,可還丹。不得四益,非真導引。雖有靜功致之者,然得之於動功者,成之易也。元吉又曰:“世人只知靜養,而不知動采,何以回宮?又,或但知動采,而又不知靜養,何以結丹?”動以采藥,靜以養元。動靜合修,則近道矣。“吾教人修命,是教人以水火周身運動,使血肉之軀,化為活活潑潑,隨人所用,無有阻礙,到得一身毛竅晶瑩,肌膚細膩,得矣。”命功以金丹成之,金丹以導引濟之,得矣。純修導引,亦能使元氣活潑、毛竅晶瑩、肌膚細膩。此導引所能至者也。

      清·李西月《道竅談·後天集解》引清人陶素耜語雲:“修道之士,若不開關,遽舍築基、煉己,乃是隔靴搔癢,無益於事。”又曰:“關竅既開,乃行養己之功,而談築基之道。”開關非一途,展竅有多方。人元用鼎器,世法用導引。世間修道之士,關竅未開而急求靜定,丹基未立而幻想成仙,欲速則不達,有妄必難定,不可不戒。吾南派融開關展竅之法於導引行氣之術,不可不知。

      清·周守儒(字官述)十歲得病,及長,沉湎酒色、吸食鴉片,服藥二十餘年,不見起色,“壯年幾與耄年無異,清夜自思,計惟坐以待斃矣。”後有緣遇松山陳老師、靜一空悟老師,得傳少林導引內功《易筋洗髓經圖說》六卷,“無日不習,方年餘,頗覺病去癮除,精神一振,體健身強,氣力漸增,後效雖不能預必,此功終不敢稍廢也。”乃作《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易筋洗髓大法,賴此傳世。《易筋經·總論》雲:“易筋者,謂人身之筋骨,由胎稟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筋和者,種種不一,悉由胎稟。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瘺、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若其人,內無清虛而有障,外無堅固而有礙,豈許入道哉!?故入道,莫先於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否則道亦難期。”大哉斯言,道盡導引之重要、入門之方便。仙佛再世,無以易之。

      濁身不堪入道,凡骨豈能結丹。

      修得身心靈化,方許問鼎金仙。

      民國·洪萬聲(字太庵)《五大健康修煉法·易筋洗髓·長筋術》雲:“莊子有言:'熊經鳥伸,為壽而已’。蓋即古之導引術也。導之者,乃由塞而通之;引之者,乃由屈而伸之。人之健康,系於筋絡,關乎氣血,氣血壅滯,則疾病叢生,筋絡萎弛,則衰弱立見。故必有以導之,則氣血之循環往復,於焉不滯;必有以引之,則筋絡之纖維組織,於焉不弛。唯欲導之使其不滯,引之使其不弛,而又便於自習,老少鹹宜。曆覽導引諸書,惟《十二段錦》中之'低頭扳足’一訣,複經邵博強先生演為'長筋術’者,方法最為簡便。今師其意,闡而明之,茍能信心修持,早晚行功二次,則筋絡舒長,氣血通暢,有病可化無病,無病自然不生,此真莊子所以'為壽’之道也。”又:“餘昔左肩膀不知何時閃筋,忽一日,左臂作酸軟痛,甚至輕物亦不能舉,雙手摸背,不但不能,而且痛楚。乃請教於一拳師,謂是閃筋,氣血至閃筋處,不能通暢,是以作痛,不亟治之,久則成風。乃施以手術,略覺輕鬆而已,反手摸背,依舊不能。未幾因練長筋術,乃於不知不覺中恢復原狀,此則餘自身之經驗也。”

      此民國佳作、前賢經驗,足見導引術具大用、生奇效,手術不能達其功者,導引能之。故知導引,不可不學,學而不可不練,練而不可不勤。

      圓頓子陳攖寧先生曰“洪君年過花甲,人視其貌,皆以為四十許,蓋其生平得力於長筋術及靜坐之功,故其效如此。” 太庵先生有自況詩雲:

      攬鏡欣看頂未童,誓將餘力起衰風。

      逢人便說長筋術,是我修行第一功。

      童,禿也。太庵“逢人便說長筋術”,山人則“逢人便說導引術”,此心此情,一也。攖寧夫子,民國仙學大師,有賴斯人,道學振衰於亂世,仙學得傳於萬民。先生亦重導引,有《讀洪太庵先生“五大健康修煉法”》宣導其說,推薦於民。文曰:

      “本書第一篇長筋術,據作者所列舉之功效如下:固腎、節欲、抗寒、安眠、通鼻、健足、舒筋、愈風寒頭痛、治睡夢遺精、治糖尿腳氣、預防中風、永免氣血不調所生諸疾。固有充分之理由,而餘最贊成者,則以此術能預防男子走丹(醫家名為夢遺)並女子回龍(或名為漏經,即是用功夫將月經煉斷之後,或數月或年餘又複行經。因去而複來,故曰回龍),兼能治女子白帶癥。蓋長筋術運動,全身最得力之部位在腰椎、命門、卵巢、子宮、督脈、帶脈及男女生殖器等處故耳。學者果能將此術與靜坐法相輔而行,必有不可思議之神效。”

      長筋術之神效,亦一切導引術之神效,南派內功,亦複如是。攖寧夫子《致洪太庵先生信》雲:“愚最近研究生命根源,即是腦髓中所儲蓄之放射力與神經所運用之攝取力,二力分工合作,遂成為吾人之生命力……尋常導引、吐納之動功,只能幫助身中之攝取力。”此夫子一家之言,可補前賢研究導引之不足。

      當代氣功,不乏導引良術,如健身氣功之新編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六字訣,如流行氣功之鶴翔樁、形神樁、大雁功、動意功、郭林功、一指禪。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各派動功,同屬導引。擇一而修,身心自應。餘親見隴上奇人張玉仙,靈映丹訣《瑞豐夜記》並動功“八仙延壽”,皆自然而得,無師自通,所師在隱,所師在心,所師在道,所師在靈。餘由是知:

      道非師傳方為妙,術經天授始稱奇。

      由來元神通天道,萬法歸一自化之。

      吾南派內功導引術,以柔綿見長,以修道為歸,處處見圓、圈、旋之運勢,時時有開、合、聚之運氣。剛柔相間,大小互含,內旋回帶,勁力自化,勢如連環,力如江河,四肢百骸,自然而動,一心三元,無為而煉。大弧帶動小弧,小圓運化大圓,內力含蓄,外氣內斂。緩慢出功夫,靜心聽內氣,沉著化暗勁,仁和得天機。導引之道,不求急而求緩,不求聚而求化。緩中感受身心氣脈之變,化中悟性命人天之機。“感受”二字最妙,性命一氣最貴。肢體形骸,外五行動則內五行隨;魂魄志意,內五行化則外五行固。運使呼吸,可以固元氣,祛陰濁。元氣固則丹田實,陰濁祛則真元充。真氣運行,濡養肌膚,血脈通暢,灌溉百骸。上下流通,真氣乃存。導引者,大用可以入道,小用可以養生。由博至約,化繁為簡,簡約則易學,易學則得大道之質而法門之髓。故知吾道:以導引煉其形,以內丹瑩其神,以和氣濯其質,以善德解其纏。藉眾術以共成長生,除偏病以健康度世。此道家之先則,南宗之法脈。

      藥不在貴賤,治病則神;功不分高下,修身則靈。故知導引,得藥修身,神而靈之,不論古今。《內經·素問》雲:“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先哲防患於未然,智士修養於斯世。導引者,防患之術也,修養之道也。孫思邈真人《千金方·養性序》雲:“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即逝之後。”真人於《千金要方》又雲:“勿以健康便為常然,常須安不忘危,預防諸病也。”今之年輕者,以為健康在握,不思養生,一旦病來,豈能涉險如夷、遇難呈祥?故養生導引,青年尤宜;參悟生死,長者更切。道術實修,一生受用,天長地久,自然成之。

      武者雲:“拳練百遍,身法自然,拳練千遍,其理自見。”比之導引,此理切然。在外為導引,在內為氣機,久練自化,熟極自神。故知導引,當練之千遍萬遍,修之八年十年,得其實益,悟其玄妙。“太極無法,動即是法。”論之導引,此理當然。可謂“築基無法,動即是法。”動者,丹道之聖功也。俗語雲:“練身不練心,樹大無有根。練心不練身,枯木不逢春。”身心並練,性命雙修,導引之法則,丹道之真理。導引以練身生春,則身如大椿,七千年為一春秋矣。仙道有易髓換骨而不必蛻化者,導引亦可助成。外煉筋骨,內煉真神。身化於功中,功化於身中;氣化於身中,身化於氣中;神化於氣中,氣化於神中。唯化,方能入丹道之境,而得真陽之功。詩曰:

      練到骨節通靈處,

      周身氣血自然靈。

      氣淨心明胸似海,

      龍騰虎躍任君行。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病求醫,不如趣以修身。山人著文,契當世之機緣,弘導引之古道,期修煉氣功者,能明哲理,能印心傳;盼養生修身者,能學古法,不輕前賢。

      餘著導引諸文,或問:“先生之文,美則美矣,惜乎有理無法,無從下手修持。”餘答曰:“先生所言極是。夫理者,導引修煉之原則也,根本也。不明理則陷於盲修,落於庸常。今人重法者多而明理者微,昧理者多而知道者稀。世間流行之氣功動功、武術拳法,何至萬千。萬千之法,不外一理。故曰:一本散為萬殊,萬殊還歸一本。山人所述,一本之理也。”

      有人讀吾作而歎曰:“道在是矣。餘修煉龐鶴鳴公所傳智能動功多年,今讀先生之文,與龐公之論合契若神。而先生論之更詳,述之更精,可指導餘修煉智能動功矣。讀先生文數遍,而知智能動功之精要矣。”有同修讀餘諸論,歎曰:“先生所論'動中調息,息自調矣;動中守竅,竅自守矣;動中止念,念自止矣;動中觀象,象自觀矣;動中化意,意自化矣。’'動在意中,意在動中;氣在動中,動在氣中’,真導引之真言,道家之實學。餘修煉氣功多年,不得竅門,今讀先生之論,玄理明矣,指南得矣。”山人曰:“君是知音,來,吾傳爾導引之術,使理法俱明,性命同修。”

      餘由是知,明理者,以山人所論導引之理,參同所修之法,則不廢所修,不昧吾論,和合體究,得益長久。理一而法萬,術異而道同,歸元則術精,執本則道通。萬語千言,一字未論。故曰:

      導引築基進修丹,養生有餘可修仙。

      試看古來多少人,迷心昧性病苦纏。

      留下散論五六篇,不遇知音不輕言。

      一理能統百千法,勿以文言另眼看。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鲁鲁鲁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免费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国产电影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丰满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成人亚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好男人社区影视在线WWW| A毛片毛片看免费|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 乱人伦无码中文视频在线| 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富婆推油SPA高潮了|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强开少妇嫩苞又嫩又紧九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在线|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在线|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