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之前,非哥給各位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號:二樓(微信號:LLStudio-2L),公眾號的主頁君是兩只身在設計界的吃貨,感興趣的非友可以上「二樓」小憩,來「二樓」小酌,到「二樓」小敘。 很多人心目中的Dream City都是紐約 從電影中勾勒心目中的紐約和曼哈頓,心神向往 說起紐約可以看的經典設計 光是用文字羅列出來恐怕都要一大篇文章 我們沒有辦法在短短一次旅行中覆蓋到所有想去的地方 因此期待著下次旅行再會 紐約絕得值得逛很多遍,春夏秋冬晴天雨天 ///
PLACES ▼ 01 | High Line Park 紐約高線公園 By James Corner & DS+R 02 | National 9/11 Memorial 世貿雙塔紀念廣場 By PWP 03 | Central Park 紐約中央公園 By Frederick Law Olmsted 01 High Line Park 紐約高線公園 紐約高線公園是L小姐在最開始確定紐約行程時就定下的目的地,因為真的很喜歡這個改造設計。將廢棄的鐵路改造成獨具特色的空中花園式城市綠道,給紐約曼哈頓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成為當代國際設計改造的典型案例。
從高空俯瞰高線公園 ▲ 關于城市綠道在城市中的重要性體現 應兼顧生態、文化和休閑游憩三大功能 紐約高線公園作為城市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三個方面都有體現 ▼▼▼ // 野性之美 //
“雜草”與“亂樹” ▲ 設計尊重自然,自然與人工痕跡的對比 ▲
冬季景色也很美 ▲ 硬質鋪裝滲透進植被中 ▲ // 場所精神 //
城市小劇場的模擬,隔著玻璃欣賞車水馬龍 ▲ 工業風的座椅 ▲ 管道般的欄桿 ▲ // 休閑之地 //
安置在廢棄鐵軌上的座椅 ▲ 部分座椅下方有滑輪,可以來回拖動 ▲ - High Line Park是紐約不可忽略的一張文化名片 - 02 National 9/11 Memorial 世貿雙塔紀念廣場 2001年,世貿雙子塔的倒塌震驚世界。 11年后,在原世貿雙子塔的位置上,建起了這個紀念廣場。 PWP的方案獲得了2012年ASLA獎項。
總平面圖 ▲ 與世貿大廈建筑同等大小的空洞 ▲ 市民在紀念遇難者,遇難者的名字被刻在鋼板上 ▲ 伴隨著瀑布的轟隆聲和燈光,烘托了紀念氛圍 ▲ 在世貿雙子塔被摧毀的13年后 新建成的紐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正式重新開放 沒有任何剪彩和慶祝儀式 大樓首批租戶的員工在早晨進入大樓開始工作 新世貿中心,由SOM設計,從觀者的一般角度來看,其結構或許和雙子塔一樣都是矩形的。但是從斜角角度來看,它顯現出尖形柱一樣的斜面。八個平面都是拉長的等腰三角形,能夠從不同角度捕捉和反射光線。設計師介紹說,不規則的形狀將“搞亂風向”,使得該建筑的結構比在頂部擁有一個“捕風”的“大橫帆”更牢固。 新世貿中心(L小姐脖子都快仰斷了才拍下全貌)▲
(由丹尼爾·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擔任總規劃師) 在兩個水池中間 是911事件紀念博物館 高反光率玻璃幕墻表皮現代感十足 作為紀念廣場上唯一的建筑,它謙虛的立于地面之上,不影響廣場的氛圍,同時又以活力的有機形體向游客展示和開放。紀念館里陳列著世貿大樓的殘骸、事發當天的各種記錄,以及媒體報道等。 從紀念廣場看紀念館 ▲ 高反光率的建筑表皮 ▲ 紀念館入口處有兩根頂端呈三叉戟形狀的柱子,高約21米,每根重約45噸,是原先世貿雙子樓建筑結構中的一部分,在清理世貿廢墟時被找到 原雙子塔的構造柱子 ▲ 在館中存在的精神意義 ▲ 夜幕下的紀念館(從空洞瀑布望去) ▲ 紀念廣場旁邊還有這個“網紅”建筑 傳說中花了40億建造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 /// “建立在911廢墟”、“歷經12年建設”、“40億美元費用” 整個工程花費最初預算兩倍并且推遲七年 西班牙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的設計想法是一只飛翔的白鴿。
建筑的外觀采用了極具特色的框架結構,這樣的結構可以為內部空間帶來充足的光線、新鮮的空氣,還有仿佛自然天成的大理石貼面內墻。 - 世貿雙塔紀念廣場代表紐約人朝前看的決心 - 03 Central Park 紐約中央公園 在波士頓篇(文末有鏈接直達)中,L小姐提到了Boston Park的設計者Olmsted,紐約中央公園也是出自這位景觀大師之手。 從天空俯瞰中央公園 ▲ 高聳摩天大樓中的一片綠地 ▲
中央公園是紐約的“后花園”,坐落在紐約曼哈頓島的中央,是一塊完全人造的自然景觀。 西蒙茲評價中央公園說:“凡是看到、感覺到和利用到中央公園的人,都會感到這塊不動產的價值,它對城市的貢獻是無法估計的。” 傍晚的中央公園 ▲ 秋季景色 ▲ 冬季景色 ▲ 高密度城市下的綠地顯得尤其珍貴 ▲ 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 中央公園內 ▲ - 國際大都市不是光看經濟,一個Central Park足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