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獻青,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主任醫師。 擅長:治療咳嗽、食積等兒科常見病和小兒腎病。 出診時間:每周五上午 門診時間:0371-66265427 孩子上幼兒園后,總愛生病發燒,這是讓許多家長發愁的事。怎樣預防孩子生病發燒?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任獻青博士的兒子今年5歲半,正在上幼兒園大班。讓我們聽聽他是怎樣給孩子調理的。 任博士認為,孩子“沒有內熱,不得外感”,只要孩子大便通暢,消化功能功能好,能吃能拉,免疫力就會增強,得病的機會就少。他說從去年春節到現在,兒子一共只生過兩次病,都是感冒,服了點中藥燒就退了。這主要歸功于他給孩子吃了一段時間的保和丸(正規廠家生產的均可,如北京同仁堂)。 保和丸里邊有神曲、山楂、茯苓、連翹、陳皮、萊菔子(蘿卜子)等,是一種很便宜的消食導滯藥,兼有清熱作用,適合飲食過度或消化功能不好造成的厭食、便秘等。任博士給孩子用藥的方法是,便秘明顯時連續吃一段時間,不明顯時偶爾吃。這樣調理半年下來,孩子大便通暢,胃口好了,體質明顯增強。 任博士用這個方法觀察了很多患兒,效果都不錯。醫院藥房有位同事的孩子,大便干,經常感冒發燒,因為血象高,一感冒就要輸抗生素。任博士得知后向那位同事推薦了保和丸。一兩個月后,同事說孩子大便正常了,再也沒生病。 對于很多家長喜歡用的通便藥王氏保赤丸、肥兒丸,任博士說,王氏保赤丸作用弱些,適合3歲以下孩子。雖然這兩種藥都有通大便、泄熱作用,孩子兩三天沒大便時臨時用一下可以,不能長期服用。吃藥就拉稀便,不吃不拉,會形成依賴性,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便秘問題。 兒子感冒發燒的第一天,任博士在給他口服消食清熱的“消積散”等中藥散劑后,第二天就變成白天不燒夜里燒。繼續服用,到第三或第四天才退燒。雖然孩子的燒退得慢一些,但連咳嗽問題都一起解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