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前段時間,我參加單位體檢,結果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我壓力挺大的,聽說這病會傳染,我也不敢跟大家一起吃飯了。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該怎么治療?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還是挺高的,在我們國家平均大概是50%,但是我們現在的資料沒有那么高。到我們醫院的病人,凡是有上腹部癥狀的,我們常規做胃鏡檢查,所有的病人我們都取活檢,現在的感染率是30%。 健康體檢需不需要查幽門螺桿菌?我們不建議沒有癥狀的人去查幽門螺桿菌。如果有家族史的一定要查,反復出現消化道癥狀的也要查,但是全民普查我們國家還沒有倡議。而且查完以后,又沒有相應的正規治療,我們更不建議體檢機構去普查。因為如果治療不規范的話,一次一次地使用抗生素,反而誘發了病菌耐藥,不僅對幽門螺桿菌耐藥,而且對其他的感染都會耐藥,因為就這么多抗生素。所以,如何選擇抗生素是很重要的。現在有的人病人治療幽門螺桿菌甚至用到了治療結核的藥物,這是很可怕的。一旦結核病抬頭,治療怎么辦?在沒有研究出更好的對抗超級細菌的藥物的時候,治療還是要小心,還是要規范。我們提倡對于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人要一次規范化治療。 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靠抗幽門螺桿菌藥物進行治療。 盡管幽門螺桿菌在體外對許多抗菌藥物都很敏感,但是在體內用藥并不那樣如意。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主要寄生在黏液層下面,胃上皮細胞表面。經口局部用藥因為胃酸環境、黏液層的屏障及胃的不斷排空作用等,使藥效大大地受到限制。再加上有些藥長期應用易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或耐藥菌株等問題。因此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本來看起來很容易治療的問題,實際上效果并不總是很理想。 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是: 1、采用聯合用藥方法,如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四聯療法; 2、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3、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4、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 判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后至少在一個月后,通過細菌學、病理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治療時間一般為兩個星期。 國內外常用的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有:胃復春片、 羥氨芐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環素、強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機膠態鉍劑(de-nol等)、胃得樂(胃速樂)、樂得胃、西皮氏粉和胃舒平等。潰瘍病患者尚可適當結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加上兩種抗菌素,或者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加上一種抗菌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