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是一種智慧,是一個人聰明才智的體現。 ![]() 我們生在這個世界上,平時說得多,聽的少,能聽懂的更少。在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的世態炎涼中染白兩鬢后,隨著歲月的沉淀,閱歷的積累,能聽得懂也就越來越多了,能領悟到的也就越來越多了,歲月是把殺豬刀,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軟了香蕉,在你的額頭上繡出來人生曾演繹過的樂章,此時此刻,眸然回首往事,才發現人生中有許多該聽懂卻當時沒有聽得懂東西太多了,才悔悟自己錯過了那么多不該錯過的精彩。。。。。。。。 ![]() 公園里,溫暖的陽光懶洋洋的揮灑在碧綠的草地上,一對親密的戀人依偎在草地上,姑娘將頭靠向小伙的肩膀,閉起眼睛對小說自己有點頭暈,小伙連忙推開姑娘,去尋找醫生了,待醫生請來,姑娘已不見蹤影。可小伙弄不明白的是,姑娘為什麼不留下來讓醫生給她看病呢,自己什么地方做錯了她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離開呢?時隔多年,兩人再次重逢,姑娘已成為母親,小伙還是單身狗,提起往事,姑娘莞爾一笑,說當初如果小伙將姑娘擁入懷抱,吻她一下,就什么事情都解決了,可惜,小伙沒能聽懂她的話。 ![]() 是的,人類確實有許多心事不便用語言直白的表達出來,尤其中國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一個思想可以婉約的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語言,表達思想感情,也掩飾思想感情,言不由衷,體現出的是一種交流的智慧,考查的是你的聆聽,領悟的能力。聽話,有時確實比說話還難的多。 ![]() 我們小時候,母親的話最動聽,句句是音樂,這也是最實在的話,最不摻雜水分的話;上學了,老師的話最可信,這也是最實在的話,最不摻雜水分的話;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積累,能聽得懂也就越來越多了,能領悟到的也就越來越多了,在人際交往,社交場中,對朋友的謊言,往往信以為真,而對敵人的真言,總會懷疑其別有用心,對大人物的信口開河,常常奉為金科玉律,,對小百姓的真知灼見,卻容易充耳不聞。其實,海誓山盟,兌現者寥寥無幾;召令宣言,難免裝腔作勢,趨勢應景。古往今來,由于未能領會正實意圖或領會的太過而鑄成大錯釀成大禍的事例枚不勝數,公園的小伙因缺少心眼而丟掉了情人,心眼多的楊修,從“口令”雞肋聽出曹操班師的意向而丟掉了腦袋。 過猶不及,學會聆聽,實屬不易啊, ![]() 而且,聆聽,不僅是智慧,更是一種品格。 世界上有些聲音,并非只要耳朵功能正常的人就能聽到。曹雪芹能從花團錦簇的榮華富貴里聽到分崩離析:鄭板橋能從縣衙的蕭竹聲中聽到民間疾苦;道元禪師能從花凋葉零的冬日,聽出“枯木里面有龍吟”;魯迅先生在萬馬齊喑的日子,“于無聲中聽驚雷”。一般人,恐怕就沒有這個本領了。 ![]() 不錯,這是一種非凡的本領。人要具有這種非凡的本領,就得有著博大淡遠的心懷。一個人,如果只豎起耳朵接受外面世界的信息,而不去聆聽心靈深處的呼喊,就難免會錯過許多人生的精彩和機會,得不到應有的賞識。現實社會,你的機會很多,但會聆聽的千里馬更多。
潮流都在海面涌動,不會聆聽的人只能隨波逐流,只有會聆聽的人才能聽到大海深出的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