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高質量的X線片取決于許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最終X線片的質量評估。高質量X線片的取得并不是靠運氣,而是對變量的清醒認識。這種理解能夠把X線影像轉變成一件藝術品。 優質的X線片因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正確的幾何投影2.恰當的影像密度3.良好的影像對比度4.影像清晰5.較少的影像噪聲6.無各種污染、折痕、劃痕及偽影。其中對影像密度和對比度的控制尤為重要。 讓我們回顧一下。 X線片密度是指X線片的黑化度,反映的是到達膠片的X線束的量。密度主要取決于毫安秒。毫安秒(mAs)等于管電流(mA)乘以曝光時間(s),mAs越高,密度越高,X線片也越黑。但是千伏峰值(kVp)也會影響密度;mAs和kVp可以區分,因為后者同時改變對比度。 X線片對比度是指X線片上兩個相鄰區域的密度差異,差異越大,對比度越高。對比度主要受kVp影響。kVp反映的是X線束的穿透力,kVp越高,穿透力越強,而過高的kVp會使得骨骼和軟組織同樣穿透過度,再加上高kVp所產生的大量散射線使得圖像對比度下降。當然在相同的mAs下,高kVp所產生的X線束的穿透力強,到達膠片的X線束的量多,膠片更黑。 對X線片進行質量評估時,首先要問兩個基本問題。1.X線片太亮或太黑?2.穿透力是否合適? 第一個問題要評估的是X線片的曝光程度,確定增加還是降低曝光條件。如果X線片太黑,則為曝光過度,則需要減少mAs或kVp;相反,如果X線片太亮,則為曝光不足,則需要增加mAs或kVp。 第二個問題要評估的是X線片的穿透情況,確定調整mAs還是kVp。我們要先排除kVp引起的問題。如果排除了是由kVp引起的問題,則調整mAs。當X線片太亮時,應該增加mAs或kVp,這時我們需要評估X線片的穿透力是否足夠。穿透力合適的X線片可見解剖輪廓(例如腹片可見肝脾腎及腸管的輪廓)。當X線片太黑時,應該降低mAs或kVp,這時我們需要評估X線片的穿透力是否過度。穿透力過度(即kVp過高)的X線片的影像對比度較差(骨骼與相鄰軟組織對比度不高),片子發灰。具體調整可見X線片質量評估流程圖。
片子太黑,脊柱與周圍軟組織對比不明顯,提示kVp過高 片子太黑,脊柱與周圍軟組織對比明顯,mAs過高
|
|